不忙回答,还是先从欣赏《诗经》之《郑风·子衿》说起吧!
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贻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会过来看我?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解析:这是一首小女子的怨情诗。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想来往日情意非浅,连青青衣领、饰物都那么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心神能不悠悠吗?爱之深也!
"纵我不往",既然不忘,为何自己不往?小女孩可是薄责己而厚望于人哟,只想对方主动付出,不讲理了,爱之昏也!(不往的原因是什么?是矜持吗?!)
情不自禁,终忍不住出门上城楼,望眼欲穿仍不能及,爱之切也!
想你时一日之短,竟似三月那么长,能不怨吗?恨死你了,爱之痛也!这怨言多夸张呀,怪不得孔夫子说"郑风淫"!夸大了吧,女孩!要是想他了,还是前"往"吧!
这就是《诗经》之情感的魅力!女孩,看过来,你有没有这样的情愫吗?你会这样表达你的情感也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吗?
《探源读书会》认为:
任何民族的文学都有其源头,如欧洲文学之源是《荷马史诗》。中华民族文学恐也不例外,其始发站当属《诗经》无疑!
《荷马史诗》讲故事,是叙事诗;《诗经》讲感情,是抒情诗。你看《诗经》中的主角,从贵族到牢骚满腹的小官吏,到小清新文艺男女青年,乃至征夫游子,无一不情发于中。我在想,是不是因为《诗经》,才奠定了中华民族多情的特质呢?
《诗经》是由孔子编定的。人之情何其多,为何孔编辑在《为政》篇中说:“《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呢?《诗经》为什么具备无邪特质?无邪又有何指呢?
《探源读书会》想解其中味,特向广大朋友征集征集再征集!!!
有惊喜的!(嘻嘻,红包呢?)
一两句不嫌少,鸿文巨制不嫌多,说不定您的真知灼见会在《探源读书会》上刊登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