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终,对于职场人来说,是个疯狂写年度工作总结和新年工作规划的时间。掐指一算,从毕业到现在,我已快工作四年了。不过,说来也怪,工作了这些年,每年到了年终,想到的更多的却不是“工作”,而是“学习”。
更加吊诡的是,我突然发现,就在2017,刚刚过完的这一年,我第一次由衷地爱上“学习”这件事。感慨最多的是,我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其实从未真正爱过学习,只是为了“获得什么”“成为别人眼中的什么”而学,从没有为了自己而学。当工作后,不再为了学而学时,反而感受到学习的巨大魅力。
那么,当别人都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时,我更愿意总结下我2017的学习心得。如果说最重要的,我觉得有五个关键词在今年给我带来深刻的改变。
绿灯思维
这是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里提出概念,意思是生活中要减少否定性、负面性假设,多一点正面、积极假设。
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哇,她说英语说得好棒,也好想像她一样……”——坚持了几天,发现还是没有改变,算了,人家本身底子就好,我可能很难像她那样……
“哇,这哥们居然可以一年读100本书,而我一年也读不了5本书,他都能做到,我也要做到!”——读第一本书很开心,读到第二本发现有一章就是读不懂,就放下了,然后就再也没拿起来,又是一年没读完5本书,心想,大概我本来就不擅长读书吧,我还是找点难度更低的事做做好了……
我们对于别人做到的,做了过于乐观的自我评估,又对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做了过于消极的假设。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
2012年,做英语培训做的风生水起的罗永浩,不顾所有亲朋好友的反对,赌上全部身家转型做手机。在常人看来,隔行如隔山,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供应链、硬件技术的搞教育的,怎么可能把这件事做成?
如果老罗也是这样想,那么也就没有后面的锤子手机了。正是因为他对自己想做的事,有盲目的“能做成”的自信,才真正把这件事做成了。
这就是“绿灯思维”。遇事先别假设自己做不成,先假设自己能做成。这听起来有点鸡汤,甚至有点盲目,但它却有两个底层思维:
1.心理暗示:跟鼓励的作用差不多。经常被鼓励的孩子比经常被贬低的孩子,自信程度要高得多,做成一件事的概率也大得多。
2.概率论:给自己开绿灯,假设能做成,尝试去做,成功概率总是正值;给自己开红灯,假设自己做不成,放弃,成功概率一定等于0。
正是应用了“绿灯思维”,在这一年给我带来了切实的收益。
今年年初换了份工作,虽说还是做产品经理,但是新工作明显路数不同。刚一入职,分析产品需求时,师傅就让我看开发用的一堆“接口”,说这是做产品需求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当时就蒙圈了……
混迹产品圈那么久,从来就不知道产品经理还要搞这些东西。如果换作以前的我,我肯定会想,我不擅长搞这些偏技术的工作啊,是不是这工作不适合我?但是,当时转念一想,成甲老师不是说过“绿灯思维”吗?既然这里的产品经理个个都懂,大家也都是普通人,那我一定也能搞得定。
经过一段“拿到需求就像看天书”的日子后,后来,每次就着问题多搞懂一点点。这么过了两个月,发现这玩意也能看得懂了,跟人谈需求也知道如何从接口、数据流的思路去谈了。
我发现,其实所谓的“接口”,很像我读法律专业时学的“合同”。合同讲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对等,接口讲的是两个系统之间彼此交互数据要约定的规则。
举个例子,A系统缺一个数据,比方说是销售数量,B系统才有这个数据,A和B就要签订一个协议:当A给B输入一条指令说“我要销售数量”时,B要给A输出这个数据。那么,协议的内容就是,A给B的输入指令是什么格式,B给A返回数据又是什么格式。有趣的是,“接口”在开发代码里的名称一般就叫“contract”,就是“协议”的意思。
这一段经历,其实归根结底就得益于从一开始就把“红灯思维”转化为“绿灯思维”。没有这个视角的转化,我可能到了现在都还在抱怨、懵懂。
思维模型
“绿灯思维”让我尝到了改变思维带来的甜头,而接触到“思维模型”这个概念,则让我真正看到了思维的能量。
记得我在毕业找工作那会儿,一位有多次创业经历的老兄告诉我,老板真正看重的不是你的学历,而是思维方式,职场人能力差距最大的就是思维方式。我当时很不以为然,我觉得虽然他说的有点道理,但未必言过其实了。不过,随着这几年职场经验的不断积累,我才慢慢掂量出他这句话的分量。
在职场上,你会发现有很多厉害的人可能同时操盘好几个百万、千万级的项目,却能做到有条不紊,也有很多人拿着一个月四五千块钱的工作却连最基层的几件小事都做得漏洞百出。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精力、体力、智力差别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那造成这种巨大差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读了成甲的《好好学习》,我发现牛人是能用一个系统来思考问题。读了黄有璨《运营之光》,我发现牛人脑袋中都有一个流程框架,通过框架来做事。读了《穷查理宝典》,我发现牛人都善于总结底层规律,用一些底层模型来分析问题。上了李叫兽的“14天改变计划”培训,又让我看到了牛人都善于用清单来优化自己的思路。而这一切,都可以用李善友教授在他的“第一性原理”大课中讲过的一个概念来概括: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对于我们能带来什么价值呢?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做电视机的,你会怎么分析自己的竞争对手?如何做企业的生产、营销战略?
通常的想法时,看看TCL、三星、长虹这些彩电厂商是怎么做的,要么跟进他们,要么就跟他们差异化(价格低一点,设计好一点,型号多一点,配置高一点……)。持这种想法的,都是头脑中对于“竞争对手”概念的理解限定在一个平面、单一维度。
进一步想一个问题,假设你把所有的彩电厂商都打败了,就一定会赢吗?未必,有可能你发现,现在的消费者根本就不买电视了,80后、90后可能就成天拿个手机看看优酷视频、腾讯视频,根本不需要打开电视。那你的竞争对手真的是彩电厂商吗?
再看看小米面对同样的问题是怎么做的。当初他们进军彩电市场,直接就定位为“年轻人的第一台互联网电视”,结果成功避开了竞争激烈的彩电红海市场,开创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蓝海。小米又是如何看待“竞争对手”的?
下面这幅图就是关于“竞争对手”的思维模型。
竞争对手会有三种,如果你的眼中只有彩电厂商,那就是第一类;如果你还看到了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一些线上视频平台,那就是看到了第二类;如果能避开这些,重新开创一种模式,那就是第三类。总之,你头脑中有什么,就会影响你采取什么样的决策,当头脑中有个完成的框架模型时,决策也会更缜密、全面,发现大众不容易注意的角度。
知道了“思维模型”这个概念后,我开始留心各种有用的思考模型,并实际应用,确实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改变。
比如,过去在做演讲或者做工作沟通时,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嘴皮子还算利索,思路也很清晰,但是身边的人却觉得我废话太多,不够简洁。今年在听樊登老师讲的《高效演讲》时,我发现了一个设计一个好演讲的模型:坡道——发现——甜点。
坡道:演讲的引子。可以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问题,一个让人震惊的数据,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个真实的案例……总之,演讲一开头要用最短的时间抓住听众的注意。
发现:给出三个重点,一上来就告诉听众。接着就围绕这三个重点,一个点一个点讲。这是演讲的中心,耗时最长的部分。要注意,每讲完一个点,做一个总结。
甜点:讲完了主体部分,最后要送听众一个礼物。可以是整篇演讲提纲挈领的总结,可以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呼吁,可以是一段意味深长的名人名言……
当我知道这个思维模型后,每次设计自己的讲话,我心里立刻就会有个结构,知道内容要如何组织,形式如何选择,每一小段的时长分配是怎样。听别人的演讲时,也能辨别出是不是好的演讲,并且能迅速给演讲内容作出条块化分割,拎出重点。
记得上个月,教会组织圣诞节筹划活动时,需要做一个动员宣传,5分钟内要调动大家的参与热情,并交代清楚接下来一个月大家要做的准备工作。当时,我就立刻想到了高效演讲的模型,我的5分钟就是这么安排的:
坡道(1min):讲两个小故事,调动大家的注意力。
发现(3min):说一下圣诞节组委会成员、节目类型、报名方式三件事。
甜点(1min):小互动,现场微信群,发投票链接让大家现场填报表信息。
结果,宣布完半小时内,就收到了50多个人的报名信息,说明大家都听明白了,达到预期效果。
关于思维模型,还有很多我现在一直在用,比如黄金思维圈、金字塔模型、2X2矩阵等,感兴趣的可以阅读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看到这条内裤只是觉得有点贵?
刻意练习
只是空有理论和工具,没有实践,还是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要想让这些思维、工具真正发挥效用,就要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把这些方法训练成自己的肌肉记忆。
在去年的年终总结中,我特别提到“刻意练习”对我的巨大影响。今年就梳理下做了哪些刻意练习。
1.拆书阅读法
受李叫兽一篇文章的启发,我发现自己以前读书,之所以没有给自己多少改变的原因是,只是满足于记住一些概念,并没有去做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去刻意应用知识。李叫兽就提出他自己看书,看到一个知识点,就会强迫自己想出5个例子和3个应用场景。
后来看了赵周老师的拆书法,发现李叫兽说的这个方法就是拆书帮一直在使用的方法。(具体可参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RIAS学习法:以碎片化方法对抗碎片化时间)
于是,我也学着这个方法,找了一群小伙伴组成刻意练习社群,一起训练这套方法。差不多一年多一年的时间,我们阅读的内容变了很多,但是这个基本的方法却一直没变。而这个方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好处一:让我们学习一个新知,就强迫自己跟过去学过的某几个关联知识串联,串联的多了,我们的知识体系就出来了。
好处二:强迫我们去思考如何应用这个知识,而应用的过程又会反向刺激对知识的理解,最终真正让知识变成自己的。
2.快速阅读法
我一直以来的遗憾就是自己读书速度太慢,每次看到那些一年多几百本书的人,只有羡慕的份。直到我看到Xdite老师的一篇文章,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半小时读完一本书的工具。(具体可参看:普通人如何做到30分钟读一本书并做完笔记?)
虽然实际上不是真的能半小时读完一本书,但是工具里渗透的“带着问题读书”的思路还是让我大受启发。在与刻意练习小伙伴持续两个月的训练中,我们一起用这套方法读完了10本书,现在基本上可以轻松做到两个小时读完一本畅销书的程度。
3.本质思考法
这个思维最初是受了李善友教授的影响,在他的“第一性原理”大课中,牛人都是能透过现象回到事物的本质,从本质层重新做演绎,才有了不同于常人的思路。
就像技术狂人马斯克,当大家都觉得做电动汽车的障碍在于电瓶的成本时,他却回到成本的本质,把电瓶拆掉,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重新评估,最后排列出新的价值组合,帮助特斯拉成功突破了技术瓶颈和成本障碍。
但是,对于这种思维让我觉得能落地应用的,还是要归功于刘润老师。在他的付费专栏“刘润五分钟商学院”中,几乎每篇文章都会有这样一句话:要回答这个“怎么办”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
其实,好的思维往往很简单,难的不是操作步骤,而是能不能想起来用。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只是想不起来用。刘润老师的思路就是,面对任何一个具体问题,先不急着从表面解决问题,先去挖深一层,想想这种现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除了这个例子外,跟这个例子相同的情况又有哪些?这些相似的情况都反应了一个什么共同的问题?
那么,学了这个思路后,我也刻意在我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比如,当业务方的同事在抱怨系统的一个问题时,我常常会让他描述一遍他面对的问题的细节。当他说完后,我会引导他去想是不是还有类似的问题,他一般也会想到一些。然后再接着引导,那你觉得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问到最后,往往抽象出的问题并不是表面的那个问题,找到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也未必是他最初想的那样,但是却能更根本地解决问题。
MVP
这个概念来自《精益创业》这本书,意思是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很多人对此都很熟悉。
它的底层思路也很简单。一开始创业不要全线进攻,投入过大,可以先做一个勉强能用的雏形,哪怕很粗糙也没关系。然后拿到市场上找一些目标用户快速验证,如果哪里好就保留、强化,哪里不好就立刻改。经过多轮打磨后,一个能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可能就诞生了。这套方法的好处是,试错成本低,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调整。
应用这个概念,应该说是我今年最大的受益。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使命,就是希望“让-1-5岁的(准)职场人不再迷茫”,也想着把它作为自己以后的创业方向。可是从大学一直想到工作,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在成长,这件事好像并没有什么推进。特别是受到“刻意练习”这些行动型概念的影响后,我觉得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总要做点什么才行。所以,今年就围绕这个愿景做了第一次创业推演。
首先,我知道“迷茫”的确是个巨大的市场,谁能提供好的解决方案,就可能成功。但是,想要落地,我就要结合我当下能做的,为这个命题找到一点点答案。我不奢望自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估计千百年来多少聪明人都没办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只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方面的答案,提供某个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这也就够了。
于是,我开始假设这个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我的第一个洞察就是,这类要找工作和初入职场的人,之所以会迷茫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个自然有教育欠下的债,我们的教育很少能让我们发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这个既定事实很难改变。
那么,另外的原因可能也是缺乏一个正确的职业再学习途径。因为确实有很多人表现得不那么迷茫,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发现差别在于思维方式。那思维方式又该如何改变呢?我觉得可以通过通识教育学习的方式实现。
因此,我提供的产品形态可以是基于思维方式训练的某种东西。再结合自己手中的资源和能力,就决定用粗糙的产品形态:学习材料+微信群+写作业+讨论。这也是我们刻意练习最初的雏形,可以把它称为MVP。
从最初的三个人,到后来的十几个人,到如今的几十个VIP会员+400+外围粉丝,我们用三个季度不同的训练模式,不断探索更容易被职场人接受的刻意练习形态。根据小伙伴的反馈,我们的模式、内容仍然在迅速的变化中。
将近一年的实践,感慨良多。我常想,如果今年年初又是啥也不干,空想一年,可能还是老样子。正是因为行动了,想法才变得具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有可能做,边界才变得更清晰。因此,那句“想到什么就去干吧”,虽然有点鸡汤,但是理儿还是对的。
家
除了职场和学习,今年另一个主题是我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从一个男孩变为一个丈夫。这个虽然跟学习好像没啥关系,却是我需要重点反思的部分。
今年因为工作变动,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再加上还有很多工作外的学习和任务,挤压了我与妻子相处的时间,对于家庭和工作的优先级,信仰与家庭的关系,这些更重要的问题,我反而关注不够。因此,作为家庭的带领者,我是失职的。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案还是学习。既然工作技能可以靠刻意练习而不断精进,那么,家庭的建立和维系也是能通过投入时间、精力,依靠上帝,把它做好。
因此,我也打算从现在开始,无论多忙,都要抽出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在个人学习这块,除了专业和职场外,还要加上婚姻家庭、亲子教育、家庭理财这方面的阅读和学习。希望新的一年,可以从不及格变为及格。
好了,絮絮叨叨那么多,最后再用这五个对我影响至深的关键词总结下我的2017:
1.绿灯思维:遇到困难,先别假设自己做不了,先假设自己可以做,然后再想办法把它做成。
2.思维模型:有时候也不需要学太多,掌握一些底层的思维工具,把它用熟、用透,学习效率往往更高。
3.刻意练习:从“懂了很多道理”到“过得好这一生”,关键在于要刻意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出来,反复操练,成为自己的肌肉记忆。
4.MVP:想到什么就去干吧!但也别一下投入太多,先立一个小目标试试水,确定可行,再下重金,全力投入。
5.家:打拼到最后,你可能才意识到,家才是最重要的。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性命,又有什么益处呢?懂得安排信仰、家庭、工作的次序,才能活出智慧的人生。
PS:想要在新的一年通过不断学习持续精进的小伙伴,可以加我微信 shi6113 私聊,明年的刻意练习带上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