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鸿班的项目,是我目前参与最完整的项目了,从前期策划安排到现场主持,再到一直进行的运营维护。有一些是我以前的工作经历可以给我帮助的,也有一些是我必须全新接触的,总体的工作还是比较流程化的,但是“与人”的工作从来都不是模式化和流程化的。从完成开班到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篇一 与人沟通
其实多数情况下,我是不善于主动沟通的,所以在让我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按照计划的课程联系老师的时候,我是很慌张的。其实就像我述职汇报中说到的,真的很“迷”。
首先,我不知道这个课程是完全自己排的课程,没有调研,也没有沟通过,完全需要我自己沟通。所以我一开始带着有些理所当然或者说“对方已经了解一些事情”的基础上去沟通的,所以一开始沟通的几位,都是比较不顺畅。中间还有几位是根本没有参与课程开发,却要找他讲课的领导,导致沟通一度尴尬。一是,领导尴尬,二是,我尴尬。我自己的尴尬更大一些,因为,我刚入职,情况肯定了解较少,资历也浅,我这样很莫名的打电话过去沟通,领导可能觉得我这个小姑娘“莫名其妙”或者“小小有点不靠谱”吧,所以对自己的信心有点打折。这导致第一天只沟通了两个人,工作效率极慢。期间自己思考了一下沟通方式,潇潇也给了我些建议,而且一回生,二回熟。所以后来沟通,自己主观方面就不是很难了。也就缓解了一开始的不适应。
第二,是课程的情况。在之前的课程安排上,各位领导反应大多是这个课程我不熟,课件还没有准备好,时间有些紧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企业内训,一门好的,完善的课程是十分重要的,相信经过讲师认证,这个问题会有所改善。然后,我觉得要完善讲师相关制度,以便提升讲师身份的认同感,自身对于培养人才的使命感。也提醒自己,在我们跟他们沟通的语言和方式上也需要注意。(比如,讲师费现在已开始进行,在教师节的时候我给老师发了祝福邮件,但是好像没有收到回复,有些尴尬,不知做的好不好)
篇二 维护运营
天鸿班的培养计划只有三次集训,将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总体来说集训时间间隔过长,没有有效将大家集中一起,使得过程培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都有些不足,建议增加线下集训。 线上培训形式过于单一,目前就是读书和汇报相结合的形式,长时间下这样的形式不够有效,学习也比较单一。
微信群运营目前也是正常运营,但是感受到大家的激情不如一开始,我认为这是长时间缺少集训导致的,还有线上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目前能做到的是帮助班委运营班群,第二在适当的时候增加群的活力及氛围,如一些节日海报等。
我目前也是尽量跟学员们保持联系,有问题第一时间反应解决,但是这样的维护,我觉得不够有力度,还在想怎么改进,需要怎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