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余果。曾经我和大家一样,是个从新手起家的小白作者,目前写作两年,主要方向有影评、小说、历史等等,其中影评的稿费从最初的一篇50元涨到400元以上。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写作影评的经验,希望能给急于上手的小伙伴们一些启发。
影评,听上去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它不像小说需要巧妙的构思和优美的文笔,不像热点类文章需要紧跟实事搜集素材,也不像历史文章查阅资料严谨考据。写影评的成本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花两个小时看看电影。
也是因此,我见过许多不确定写作方向的新手小伙伴一股脑地跑去写影评,希望借此打开写作之门。但真正写时,却又觉得下笔无言,海投一阵也没有结果,因此心灰意冷,放弃了这个最容易拿下的类型。更有甚者一蹶不振,连写作也坚持不下去了。
其实,对于写作者,尤其是新手小白来说,影评就是个白送的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随着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急速增长,影评类平台也随之层出不穷,亲测“深焦”等大号的单篇稿费可达500元以上。考虑到影评写作付出的相对较少的精力,可谓耗时短,收效快,这样的回报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了。
作为一个经常写影评的作者,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以往积攒的经验。只要掌握以下这些技巧,靠影评赚稿费再也不是梦!
1.什么是影评
写影评,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影评”。
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新手常见的误区:影评,绝不是简单地介绍电影!
许多小伙伴误解了“影评”的含义,一篇文章洋洋洒洒,用一大半篇幅介绍电影剧情和背景,结果自然免不了被退稿的命运。这些作者没有想清楚:如果你的读者想要了解相关电影,他们为什么不去查百度、翻豆瓣,而要舍近求远读你的文章呢?
一言以蔽之,影评的重点在“评”,而不在“影”。如果你把影评写成电影说明书,那么文章投到哪里都不会有人要。
关于这一点,某家公众号的投稿须知里写得很清楚:“只聊剧情的影评都是耍流氓!”
请谨记:在影评里,你没有义务向不熟悉电影的读者介绍电影。影评写作应该本着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你的读者都看过这部电影”。你写文章的任务不是扫盲,而是与读者的辩论,分享你独特的观点与看法。
明白这些,可以省去你许多弯路。
2.开始写作:两个大方向
接下来正式进入写作,首先还是要大家明白一个概念:你写的是哪种类型的影评?
影评写作大概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电影类的影评;一种是非电影类的影评。
所谓电影类的影评,就是将影评内容集中于电影的专业领域,例如你可以分析剧作技巧、摄影、导演技巧、艺术风格,属于比较专业的影评;这一类影评可以参考“深焦”、“导筒”等大号,
点击进入例文:
非电影类的影评,就是不触及这些专业领域,而是从电影中的某些细节出发,分析人物形象、行为方式、文化背景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们能看到什么,我们从中学到什么”,这种影评与热点文有一定的相似性,大多数公众号倾向于这种影评,
点击进入例文:
虽然这两种影评都叫“影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大差距,收稿的平台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对新手来说,首先明白影评的方向是重中之重。
如果你是电影专业的学生,或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阅片量也还不错,那么建议你写前一种影评——这类影评相对来说比较缺稿,稿费也比较高;
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作者来说,可以将后一类影评当做主要的写作方向,这种影评容易上手,收稿的公众号数不胜数,对新手非常友好。
3.视点、切入点与结构
大方向确定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下笔无言”的问题。常有新手小伙伴确定了题目不知如何下手,对此我的建议是,找到合适的视点和切入点,并事先安排好行文结构。
(1)视点
所谓视点,就是统筹全篇的立场。你对这部电影是赞赏还是批评,是热衷技术还是热衷艺术,在写作前就要有清醒的认识。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统一的视点会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不太赞成五五开(又好又不好)的立场。
例如李安的《双子杀手》,你可以站在技术的角度加以赞美,也可以站在艺术的角度加以指责,但最好不要想着两者兼得。
再如前段时间评价两极分化、豆瓣是有5分的《热情花招》,大家可以参考“深焦”的这篇影评:
既然是“评”,就一定要立场坚定。
(2)切入点
切入点指的是具体的论述范围。一部电影,特别是经典电影,可写的方面是很多的,甚至几万字的论文也写得出来。自媒体平台上的影评大多在两千字以内,也不需要太深刻的分析,一般可以选择两三个切入点进行评论,这些评论便构成文章的主体部分。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评论,可以参考我常用一些切入点:
电影类影评:电影史;作者论;摄影技巧;剧作方法,等等。
非电影类影评:人物形象;人际关系;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等。
举个例子:例如“作者论”,你可以结合导演以前的影片进行讨论,列举出本片相对以往的突破或不足。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是什么》,这本书想必大多数小伙伴都有所耳闻。它不仅是电影史上的经典著作,也是数一数二的影评教材。在论述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时,巴赞着重使用了作者论作为切入点:
“在观看《卡比利亚之夜》时,我对费里尼第一次编排出如此精巧的情节感到惊讶……当然,《白酋长》和《浪荡儿》都不拙劣,但它们还是借助传统剧作表达费里尼的主题……《道路》《骗子》《浪荡儿》中都有无目的的举动,但在《卡比利亚之夜》中,费里尼完成了革新……”
再如“人生态度”,你可以探讨主角对恋爱、婚姻、生死的态度,以及对我们的启发。上面给的《生之欲》就是这样的影评:
(3)结构
影评文章的结构是比较简单的,基本遵循“开头切入+情节介绍+第一个切入点+第二个切入点+结尾”这样的模式。
开头介绍的方式有很多,如豆瓣评分、收获奖项。主要情节三句话概括即可,切记不可占用太多篇幅。两三个切入点并排,类似中学的议论文。
例如巴赞在论述《卡比利亚之夜》时,使用的是这样的结构:
开头,介绍影片,给出赞赏+结合费里尼以往的影片,论述本片在情节设置上的突破+费里尼对新现实主义的超越+费里尼对叙事的革新+结尾,描述“目光流盼”的细节,再次表示赞赏。
再次推荐巴赞的《电影是什么》,只要读上一篇,就基本能掌握影评常用结构。
4.三种小技巧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具体写作时可以用到的小技巧。
(1)立场上:制造冲突
一篇优秀的影评,应该在开头就提纲挈领地告诉读者,为什么这篇影评值得花时间去读。这就需要作者在开头首先表明你的不同寻常。所谓“不同寻常”,就是你的立场与大多数读者立场的冲突。
或者说的难听一点,要有猎奇性。
这里不是要大家哗众取宠,而是告诉大家,既然要写影评,就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立场。
例如《寄生虫》和《1917》拿了很多奖项,最初的舆论是一边倒的叫好,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关于它们是否“德不配位”的问题。在写《1917》的影评时,开头可以这样写:
“无可挑剔的摄影固然是《1917》成功的关键,但也成为本片的“阿喀琉斯之踵”。观影时,我们不难发现,被滥用的技术不仅未能带来传说中的“沉浸体验”,反而削弱了影片的艺术表达空间。
换言之,《1917》的技术令人叹为观止,但实际收效甚微。门德斯对技术的偏执使《1917》沦为华丽的空壳,艺术最终沦为技术的附庸品。”
再如李安的《双子杀手》,面世时评价一般,多数人批评它故事老套,情感缺乏,你就可以将笔墨集中在“4k、120帧”的技术创新上,给出欢呼雀跃式的好评:
“李安逆流而上走了多远,北美影评人就掉队多远。”
还是那句话:你的影评就是你与读者的辩论,而辩论就是冲突,就是与众不同。
上面给的几个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道理是相通的。你可以站在读者的立场想想,谁会去读一篇思维老套、重复验证大众想法的影评呢?
当然,如果你写的是《泰坦尼克号》这种级别的电影,最好还是不要轻易站在读者的对立面,否则你的下场会很惨,小编也不敢收你的文章。
(2)内容上:善用对比
如果大家仔细研究几篇优秀的影评,也许就会发现,“对比”可以说是影评写作中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技巧。对比又可以分为两种:与电影史上其他影片的纵向对比,以及与该片导演其他作品的横向对比。
例如,在《1917》的影评中,用一部分篇幅论述了本片中使用“伪长镜头”的失败,将《1917》与希区柯克、伊纳里图的相关作品做了对比,可以这样写:
“希区柯克使用伪长镜头不是为了客观真实,而是为达到戏剧性的紧张效果;
《鸟人》使用伪长镜头,是要表现都市的虚伪及人的扭曲,这不是客观,而恰恰是将导演的意志强加给观众,使观众获得感性上的直观体验。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1917》试图用这样不客观的手法,来达到现实主义层面的客观。最终的结果便是矫枉过正,导致事倍功半。”
这段文字如果去掉对比的部分,就只剩下:
“令人困惑的是,《1917》试图使用伪长镜头这样不客观的手法,来达到现实主义层面的客观。最终结果便是矫枉过正,导致事倍功半。”
比较这两个段落,相信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对比的作用。对比不仅可以使论证更加具体、形象,也可以显示出作者的努力,至少下了功夫查阅资料。
如果没有对比,影评就会沦为干巴巴的说教,不仅缺乏趣味性,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至于横向对比,就是前面提到的“作者论”,巴赞用得如鱼得水,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果你写的是知名导演的作品,那么建议你多多使用横向对比,这样可以使影评显得更专业,提高过稿几率。
(3)结尾处:突出细节
影评的结尾部分与主体部分不同:主体部分偏重论述,而结尾可以适当抒情。对于影评来说,最好的结尾是“细节描述+适度抒情”。细节可以是一个打动你的点,也可以是一个漂亮的镜头。
例如写《海街日记》,你的结尾可以先描述那个放烟火的镜头,然后抒发时光易逝的情感;写《泰坦尼克号》,你的落点可以是夕阳里张开手臂的画面——张开怀抱,拥抱爱情。
在巴赞论述《卡比利亚之夜》时,他的结尾是描述女主角的目光:
“这是费里尼全部作品中最富独创性和感染力的形象。卡比利亚失去了一切,失去了金钱和爱情……她孑然一身地走到路边,走入一群青年男女,他们边走边唱,卡比利亚的脸上渐渐又绽放出微笑…她的目光与观众相交……当然,假如卡比利亚目光直逼,俨然一位真理的天使,那恐怕是不恰当的。
导演的处理是让卡比利亚直面镜头,目光游移,而始终没有对准前方……她是用目光邀请我们同她一起上路的女主人公,这是纯真的、谨慎的、毫不犹豫的邀请。
我们可以佯装她邀请的是别人,然而这目光又是如此直接和诚恳,使我们最终无法安于旁观者的处境。”
看到这样的结尾,我们可以感受到,不仅女主角在邀请观众,影评作者巴赞也在邀请读者,而读者会欣然接受这样的邀请。
5.写影评的忌讳
最后谈一下写影评的一些忌讳。由于报纸、杂志、自媒体等平台的用稿风格大不相同,这里列出的忌讳主要针对自媒体文章。
(1)立场不要太过火
虽然前面说了立场要求新奇,求不同,但也不要钻牛角尖。太过火的立场容易引战,小编一般不敢采用这样的稿子。
(2)选题不要太冷门
自媒体平台一般只录取两种影评:热点和经典。如果你要写小众欧洲文艺片,还是要先看看你的目标平台有没有类似的历史文章。
(3)内容不要太晦涩
有些小伙伴虽然在写作上是新手,但在电影上却是老司机,写起影评来对作者论、电影史、后现代美学信手拈来;另一些小伙伴具有丰富的社科知识,可以从电影的小细节联系到深刻的文化背景,比如从《小偷家族》看到日本养老制度和风俗店文化。
这些太过晦涩的切入点都不宜在自媒体影评中使用。自媒体是面向大众的媒体,如果你的内容太高深,还是建议写成学术论文,到《电影学院学报》等专业杂志上发表。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些经验,至于具体的写作,还是要由大家亲自动手去做。希望大家早日写出满意的影评,早日赚到自己的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