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非常不入状况,写文更文全是应付差事!——想来如果不是得益于加入从容小主千天班,恐怕老毛病早犯了,早就放弃了吧。——信誓旦旦也早成“啪啪”打脸。
好在有了几篇“存粮”应付了几天,有的备用文自己都没怎么再去读,更没有“字斟句酌”。青黄不接的季节,“坐吃山空”,终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开了个公众号,阅读量少得可怜,也只是从简书上复制粘贴过去的,以后如果没有优质输出停更也未可知。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信心把一个事坚持下去,缘于攀比和虚荣。太在乎外界的声音,别人的目光和评价,让自己失去个性,丧失自我的价值。感觉梦想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勇气消失殆尽。
对于写作,李修文说:“要拿出力气来,结结实实地活下去,在活里写,在写里活,写什么人,就去眼见为实,写什么地,就去安营扎寨。”
截止到今天,我日更了266天,虽然有点踉踉跄跄,磕磕绊绊,但总算坚持了近一年,已算奇迹了。张爱玲说:“人生就像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生活中纷纷扰扰的事早巳焦头烂额。虽然表面看起来云淡风轻,但内已滔天,兵荒马乱了。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参加一个著名作家讲座:“想写作,却不知道如何开始写。”经验丰富的老作家给出的答案是:“去生活,去爱,去受伤。”
出身不同,阶层不同,际遇不同,家境不同,悲喜不同,财富不同,当然感觉不同了。特别是进入从容小主文学院千天班,一天一篇文章也全是晚上用心改了又改,第二天发出去,虽然良莠不齐,总算没有在表格的触目惊心的黄色缺勤记录上留下“污点”。想来班长用那“焦黄色”也是用心良苦,就是为了给我们提个醒,不要触碰黄线,“触目惊心”吧!三次触碰就“出局”了。好比驾照的十二分,扣完就要重新开始。
群里规定在简书发了文之后,把文章发到文学群里,然后填表打卡,报上字数才算完成。每天在上午打卡几乎成了一种习惯。
群里的文友都很优秀,虽然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要去奔波劳碌,但他们都坚持的那么好,对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感同身受”。
曾经听到著名的鸭子定律,想必最能诠释写作者的咬牙坚持。——鸭子在水面上游泳的时候,他在水面上的身体几乎是不动的,看起来很平静,很淡定。但是潜到水下之后,你会发现它的秘密,原来它的鸭蹼一直在拼命的划水,一刻没停过。
体会到文友更文不易,有时间恨不能把文友的文章全部都读个遍,然后点个赞给予鼓励。(在此感谢所有一如既往给予我鼓励的文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了那些文章受益匪浅啊!怎奈自己的懒惰,焦虑,彷徨,一个几分钟小视频有时仅仅有几秒钟的耐心,更何况一篇文章呢。
创作是个苦差事,创作者是苦行僧。路遥的随笔《早上从中午开始》写道:“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写作整个的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路遥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他写作从来都是中午起床,喝一杯极浓的咖啡,吃完饭就直接开始写作。直到晚饭后,再工作到凌晨。好像“修仙”一样,“修”成了整整100多万字的《平凡的世界》。高强度的创作生活,对他的身体产生了巨大的负担,长期缺乏睡眠和休息,饮食不规律,导致身体逐渐衰弱。只靠大量的抽烟提神,保持工作状态,最终他患上了严重的肝病。在创作的过程中,多次病倒,经历无数次住院治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病去世时,年仅42岁。
史铁生说:“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成功,生活中少有一蹴而就的胜利,更多是在反复淬火后百炼成钢。找到热爱,全力以赴。在敢于拼搏的岁月里,品尝追梦成功的喜悦。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自从开始日更,短视频抖音几乎少有时间去触碰,但是纸质书也相应读得少了些,多年来养成的用笔写日记的习惯也一度中断。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本末倒置?有时日更也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话可说的感觉,起心动念开头写篇“小说”,至今虎头蛇尾,弃之于敝履。
所以之后的日子,要把拉下来的“功课”补上,用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和记录,积极的输入,才能有优质的输出。
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唯有不断学习,更新迭代,才能不被时代淘汰,被社会抛弃。作一个终身学习主义践行者,活到老,学到老。
坚持早起跑步,把开了头没读完的书读完,并认真做好笔记,写2小时文章。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所得少时不终日愤懑,静默努力,愿所得过多时不终日恐慌,持戒,慈悲。
吾日三省吾身——希望以后的自己,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事,睡安稳的觉,把时间用在进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