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萧
经过自己很喜欢的主播的推荐,迫不及待的买下了《斯通纳》这本书。刚拿到手的那一刻,只觉得纸质很正派,文字的质地也很好,却并没有一睹为快的想法。
当时想着找几个阳光正好的下午,在图书馆靠窗子的沙发上顺畅地读完,可惜的是,临近期末,那段时间并没有如此充裕的时刻。寒假回家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把这本一时兴起买下的书看完。
如今,已经圆满完成。《斯通纳》整本书一共有17章,但是每一个章节并没有小标题,只是一个干干净净的阿拉伯数字。
由于之前对于外国文学的虚构作品有些抵触心理,我便让自己不多不少地每天只看一章,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会有想一直看下的欲望。
而阅读完之后,才发现,正是因为有一种复杂性贯穿在整部作品中,才使章节的标题似乎取成什么样子都显得只是一隅,无法真正表现这一段的生活。
斯通纳是书名,也是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我不知道用何种感情去描述这部作品带给我的感受,既不悲伤也不兴奋,既不无聊也不有趣,就是处于中间状态混沌不清的那种情绪。
书的封面有一句话:
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而我在阅读之后就已经到达了第三眼的感受:这就是最为普通的生活。
01
斯通纳是平庸人生的一个缩影
在书的一开头,就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他的课后记忆犹新的学生寥寥无几。对年纪稍长的同事来说,他的名字意味着让人想起等待大家的那个最后结局;在年纪更轻的听来,这个名字不过是勾起毫无意义的过去的某种声音而已,而且没有什么共性可以跟他们本人或者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
突然就让我想到了“性冷淡文风”, 作品中的“性冷淡”是指普罗大众惊异于作品从情节和人物设计上所表现出的不温不火,文字叙述也是一股过分沉着冷静的气质,孑然独立于让人又悲又喜跌宕起伏的文风。
整部作品阅读完,就是不咸不淡的风格,惊不起几丝波澜,却又让你觉得余韵悠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总会时不时勾勒出斯通纳故事的模糊轮廓。
或许每一个没有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平凡的人,在逝去之后的某一段时光其实都像极了斯通纳的离去。
如果你是身患某种严重的疾病不幸去世,那么人们想起你时就会联想到那种致命疾病的名称,担心未来自己是否也会如此;如果你是自然地死去,人们往往回想你的时候大概能描绘出你的形状,但是你生活过的痕迹已经让死神拂去了痕迹。
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性冷淡”的描写片段:
「他在大学做功课完全就像在农场干农活——全心全意,兢兢业业,既谈不上愉快也没有多大的痛苦。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他的分数平均在B略微偏下。他很高兴,不是很低,也不在乎不是特别高。」
「直到第二学年回校的时候,威廉·斯通纳才明白自己为什么来上大学。」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斯通纳呢?对大学真正的概念其实都还不太明朗,就懵懵懂懂踏上了一个小型社会,诚惶诚恐。
大一的时候,怀揣着摆脱了应试教育束缚的激动,对期末考试漫不经心,不高不低就是自己觉得刚刚好的舒适感。
到了大二,才惊觉自己是学长学姐了,也似乎懂得了如何在大学混的更优秀一些,也才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逐渐的重视。
后来,就读于农学院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自己母校的教授英国文学的老师,这个决定并不是斯通纳自己思考过后决定的,正当斯通纳茫然地发现自己就要毕业而不知道要何去何从时,他的英国文学老师斯隆给予了他方向。
「“可是你知道吗,斯通纳先生?”斯隆问道。“你现在还不了解你自己?你想当个老师。”」
02
与原生家庭的割裂
斯通纳的父母都是在农场干活的农民,他也是从小在那片广袤却干枯的土地上生长的。
父亲决定让他去密苏里大学农学院就读的初衷,其实是希望斯通纳在学有所成之后回来帮助夫妻二人管理这片愈发贫瘠的土地,让它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可最终的结果就像许多从农村去到繁华城市上大学的人们不愿回到落后的村镇一样,斯通纳从直觉上都不愿意回到那片土地,也越来越厌恶干这些重复的农活。
在斯通纳本科毕业典礼那天,父母从家乡赶往密苏里大学参加典礼,满心欢喜地以为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家,但是斯通纳早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了,只是他像沉默寡言的父母一样,到最后一刻才和盘托出。
在此之后,他发现自己与父母、与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的联系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父母见到他后很开心,他们好像并不怨恨他的决定,但他发现自己跟父母无话可说;而且,他意识到,他和父母已经逐渐形同陌生人。」
「他在田里帮父亲和那个雇来的黑人帮手干了一两天的活儿,可是脚下那温暖湿润的泥土和鼻孔里闻到的新翻泥地的味道已经难以在他心中唤起过去或者熟悉的味道。」
在上大学时寄宿的那家人也解雇了他,他在那里一个昏暗的小房间度过了大学时期的业余时光,但是经常因为要给这家人干农活而挤占了许多他自己十分珍贵的学习时间。但是这场解雇则真正意味着他与原生家庭以及年少时的过去的割裂。
「他早就料到自己会被解雇,在某种意义上他倒乐意如此;但是,这事真的到来后,他却有种恐慌的刺痛感。好像自己和原来的生活之间最后的那条纽带被割裂了。」
原生家庭在每个人的身上打下或深或浅的烙印,但是这些烙印不是我们与过去生活的联结,在我们逐渐遇见更多人更多事的时候,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与父母早已相去甚远。
父母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诚实、正直、勤劳,但是重塑我们观念的一定是别的某种东西。
03
无望的婚姻:斯通纳与伊迪丝
斯通纳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他的妻子伊迪丝,他的女儿格蕾斯,还有他的情人凯瑟琳。
「不出一个月,斯通纳就知道自己的婚姻失败了。不到一年,他已经不抱改善的希望。他学会了沉默,不再固执地去爱。」
斯通纳曾经心动的女子——伊迪丝,在日复一日的无望中消磨殆尽了彼此的爱。
他们从一开始的恋爱就是仓促和不确定的,他们聊天时总是碰上尴尬的沉默,伊迪丝也从不主动表现她对斯通纳的爱,伊迪丝在双方还未足够了解的情况下仓促地决定尽快和斯通纳结婚。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斯通纳和伊迪丝思想观念不同。
「她从来没有想过可能要对别人的幸福生活负责。她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就像低沉不变的嗡嗡声;母亲监管很严,伊迪丝还是个女孩的时候,就会在旁边坐上好几个小时看着她画画或者弹钢琴,好像两个人都没有别的正事可干。」
「从那天晚上第一次相处以后,他们的谈话奇怪地没有了人情色彩;他无法把她从保守中拉出来,当发现这样的努力让她难堪时,他就停止了尝试。」
伊迪丝从小成长在一个严苛保守的家庭环境,上的女子私立学校,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本质上都是保守的。
她知道自己需要对丈夫尽到做妻子的一切,不过,这一切在她看来只是各种必须要履行的义务。比如在婚后的一些选择上:要孩子、买新房子等等,她是一个合格的家庭女主人,但是在斯通纳面前,却只是一个尽好一个妻子义务的冷冰冰的机器。
伊迪丝不论是在生理还是精神上都无法满足斯通纳,甚至还经常与他针锋相对,把他们的家庭当场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更让人失望怨念的是,他们共同的女儿格蕾斯,都被伊迪丝当成了对抗斯通纳亦或者对抗这虚无混沌的生活的武器。我当时在书的空白页写了一句:我不喜欢伊迪丝这个角色。
「他没有跟伊迪丝讲起自己的新动向,她的活动在他心里只是激起一些小小的烦恼,她好像很开心,尽管也许有那么点故意的味道。最终,是他自己对伊迪丝选择的新的生活方向负有连带责任。他已经无法从他们一起的生活以及婚姻中为她找到任何意义。因此,对她来说去追寻在那些与他毫无关系的领域里自己能找到的意义,并且走上他无法追随的道路,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当一段婚姻关系走到这番情形,我想不论是对于伊迪丝还是斯通纳都是一种无望又无助的失败吧。
04
理想的感情状态:斯通纳和凯瑟琳
当斯通纳的情感已经无处安放时,他势必要寻找到一个出口。
起先这个出口是他背对着自己的办公桌往外看那片绿色发呆,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遇见凯瑟琳之后,他的热情和情感寄托便找到了一个让他自由释放的出口。
凯瑟琳是大学的年轻助教,严格意义上来说,凯瑟琳是斯通纳的学生,虽然只是旁听了他的几门课。他们在相识之初,碍于彼此的身份以及斯通纳的家庭,两人除了学术并不过多讨论其他问题。
渐渐地,感情在他们心里肆意地蔓延开来,就像约翰・威廉斯写的那样:
「他们都很羞涩,对彼此的了解都缓慢而又带着试探的色彩。两个靠近了,然后分开,接触了然后又缩回,也不想给对方身上添加更多可能受欢迎的东西。一天又一天,那层保护他们的克制的皮层逐渐脱落,所以,最后,他们像许多及其羞怯的人一样,彼此向对方敞开,完美又无拘无束、惬意地撤去了保护,而且有绝对无拘无束的惬意感。」
当时看到斯通纳出轨的时候,我有点震惊,因为在此之前我理解的斯通纳在感情方面是内敛、温吞甚至于有些懦弱的样子。
但是当他和凯瑟琳相爱相处时,他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专注、激情、浪漫、幽默、温柔、生机勃勃,原来斯通纳也有一颗为爱情燃烧的滚烫的心。
而为什么说我最喜欢的感情是斯通纳和凯瑟琳呢?
撇开婚外情不说,至少他们是真心相爱的,同时凯瑟琳无意破坏斯通纳的家庭,也从未要求斯通纳离婚,斯通纳无名无利,所以凯瑟琳并不贪图什么,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遇上对的人罢了。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斯通纳和凯瑟琳相处的模式:
「他们学会了在一起而不必非要说话,养成安静的习惯。斯通纳经常带些书到凯瑟琳的公寓,然后把书放那里,最后只好多装了一个书架来存那些书。在他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斯通纳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曾经拥有但却被抛弃的书房里。凯瑟琳继续写那本要当学位论文的书。她经常在靠墙的那张小桌子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低着头全神贯注在书本和纸张上,纤细苍白的脖颈弯弯的,从习惯穿着的那条深蓝色睡袍里流动出来。斯通纳蜷缩在椅子里或者躺在床上,神情同样专注。有时他们会从书本上抬起眼睛,朝对方笑笑,然后接着读书。」
又比如,斯通纳通过与凯瑟琳的相处,他深谙了感情的某些无奈与真实。
「四十三岁那年,斯通纳学会了别人——比他年轻的人——在他之前早就学会的东西: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就像凯瑟琳说的:情欲和学问都有了。这也是我自己十分喜欢的伴侣之间的相处方式,我们可以一起在路边大声说笑,也可以一起在书房看书;节假日可以一起去尽情的放松,学习日也可以一起宅在图书馆看书。
毕竟,从爱情的长远发展来看,彼此之间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欢乐享受,更需要双方在学业或事业上的共同努力,一起进步,一起去规划未来,从而做好当下。
我不知道自己在婚姻中会是凯瑟琳和伊迪丝,但是我更喜欢凯瑟琳和斯通纳的爱情,不要从从狭隘的道德观念来看,而是从双方的感情着手。凯瑟琳给予斯通纳尊重、爱护、成全,即使不能终老,曾经相处的那段日子也是属于她和斯通纳人生中美好的时光。
最后,由于现实的压迫,凯瑟琳离开了斯通纳的城市,在多年之后是一位依旧未婚的女作家,出版了自己的作品,书的扉页写着:献给威・斯。
05
我们终将活成父母的模样
《斯通纳》里出现了三对父母,斯通纳的父母,伊迪丝的父母,格蕾斯的父母(即伊迪丝和斯通纳)。
斯通纳的父母,一直是土地之子,生于土地,最后也将骨灰留在了那片精心照料一辈子支撑起他们家庭的土地。斯通纳的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男人,由于常年的劳作显得衰老沉闷。
「父亲三十岁的时候显得像四十岁,因为常年劳作,腰身已经佝偻,经常绝望地盯着年复一年支撑着全家生活的那块贫瘠的土地。母亲对自己的生活还能够耐心对待,好像那不过是她必须要忍受的一段稍微漫长的瞬间。」
而斯通纳虽然在大学教书,但是在不惑之年时,他却对自己的人生愈发迷惑。
「他已经四十二岁,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
虽然年纪还未到衰老的阶段,斯通纳却像年轻时候的父亲一样驼背。
斯通纳和父亲一样,平时沉默寡言,遇到不顺心意的地方会去尝试反抗,但是在失败之后便不会继续坚持。虽然没有泥土的气息,但是像大地一样的宽厚、沉闷性格却无一例外地刻在了斯通纳的骨子里。
相比之下,伊迪丝仿佛就像是和母亲一个模子刻画出来的。
比如关于伊迪丝母亲的描述是这样的:
「她跟霍勒斯・博斯特威克走进婚姻,满怀着内心根深蒂固的不满,即婚姻是她个人的一种职责;随着岁月流逝,这种不满和痛苦与日俱增,变得如此寻常和无所不在,已经没有特定的药物可以缓解了。她的声音单薄又高亢,始终打字和某种绝望的调子,这赋予她说的每个词某种特殊的价值。」
这种状态立刻就让我想到了伊迪丝,本是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的,一样的保守封闭,一样的歇斯底里,一样的痛苦与日俱增。
其实当时伊迪丝主动提出想和斯通纳尽快完婚,可能也是想逃离这样一个让她喘不过气的环境吧,可惜,有些烙印不是逃离了就会消失不见。
同样的,格蕾斯在伊迪丝的强硬管理下,也出落成亭亭玉立、长相可人的小姑娘。
在伊迪丝的要求下,格蕾斯与父亲斯通纳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还要顺从地学习自己不喜欢的钢琴,参加自己不喜欢的聚会,穿上母亲挑选的衣服。可能是刻在基因里的温吞和不直白,她几乎不会反抗,任意让母亲塑造自己,变成伊迪丝喜欢的样子。
最后,格蕾斯还在上大一的时候就怀孕了,而孩子的父亲毕业不是她多么喜欢的男人,随后仓促举办婚礼,便离开了自己的家。并且从那以后,格蕾斯回家看父母的次数越来越少.
「他开始意识到,格蕾斯离开哥伦比亚——也许甚至包括她怀孕——其实是想逃离一座监狱,她现在是出于难以抹去的仁慈和温柔的善心才回来看看。」
又一次的逃离,像极了伊迪丝年轻时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