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上一篇《看一堂课犹如观看一场演出》纯粹是原生态的记录,有些表达不够清晰,比如关于“演出”,有人读出贬义,其实在我,更多地是一种欣赏。因为今天要在刘英姿语文名师工作室跟老师们谈谈这堂课,便在上文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又成一文。感谢老同学英姿老师,因为她的缘故,我得以一次次重温窦老师的课堂,在这样的一次次走进中,我也是在一点点地学习。
距离第一次听窦桂梅老师上课已经有整整十年,我接下来所讲的,纯粹是一名旁观者的直观感受,既没有理论的支撑,也谈不上细致的观察,就算是跟大家聊聊吧。
十年前,窦老师上《游园不值》,我回来后写了一篇文章《生命中的相遇》,我写道:“和窦老师相遇,我遇到了另一种别样的人格魅力,遇到了昂扬的生命所焕发出来的蓬勃活力。”
那时候我还没教语文,窦老师的课,与其说是在教学意义上给我启发,还不如说带给我生命意义上的激情与梦想。
而今,十年过去,再遇窦老师,更多的也许是对自身的感叹……
回到主题,窦老师的课堂有哪些“变与不变”呢?
变化之一:鲁迅作品竟然可以这样上!
一直以来,中学的孩子就流传这样的话语: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阿长与山海经》是人教八年级的内容,且放到小学六年级从来没有接触过鲁迅作品的孩子来上,窦老师可谓勇气可嘉。这是一大挑战,这第一个变化便是针对当下的鲁迅作品教学而言的。窦老师怎么上的呢?
首先文本进行了删减,去掉了长毛的故事不适宜孩子的部分,一共有24小节,近两千字,很长。
纵观整堂课,窦老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两点,一是内容层面,读懂内容,梳理事件,分清详略;二是情感层面,读懂并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深怀念之情。教学分为三个环节,读到了什么——鲁迅是怎么写阿长的,读懂了什么——鲁迅究竟怎么写阿长的,还要读什么——永远写不完的阿长。可以看到,这三个环节分别对应学生的“已知”、“未知”和“将知”。
第二个环节“读懂了什么”显然是教学的重难点。这个部分的教学是怎样的呢?
还是运用工具撬动,运用表格,对应之前梳理的事件与鲁迅的态度,紧扣文本,寻找文字中的依据。窦老师主要和学生品析了三个事件:“摆大字”、“逼吃福橘”、“买《山海经》”。
少年鲁迅与阿长,久远的上上个世纪,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无论如何有着较大的隔膜。如何让他们深入事件与人物内心,从而真正达到一种同情之理解?窦老师运用的方法主要有:聚焦关键词,读懂字面意思;联系生活,想象补白,并通过角色表演,还原情境,从而透过文字表面深入事件与人物的内部。
以“摆大字”事件为例。
如果我是少年鲁迅,对阿长的行径,我想我也会“无法可想”。但有意思的是,经由窦老师的挖掘,竟能由之前的憎恶变成一种深切的理解与同情。
窦老师施了什么魔法呢?
她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分别扮演少年鲁迅和阿长,表演完后,老师扮演的母亲问阿长:你睡得那么熟,少爷都推你不动,是为什么呢?
学生扮演的长妈妈:我白天太累了,又太胖,睡得太沉,我不是有心的。
此时母亲又还原成老师:那你为什么不跟他母亲解释呢?
长妈妈:解释是苍白的。我只是一个保姆,不敢回嘴的。
老师再问扮演鲁迅的孩子:你现在体会到阿长是怎样的人了吗?
学生:很有礼貌,很诚实。
虽然这个情节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想象表演出来的,学生对长妈妈的再认识也值得商榷,但至少,学生通过模拟表演获得了跟纯粹读文不一样的感受。
如此,“逼吃福橘”部分,学生分角色表演少年鲁迅与阿长的对话,从而感受阿长乐观善良的性格特点。“买《山海经》”部分,在通过因果关系和反问句式训练表达之余,有两个补白。一是《山海经》的图片及它带给鲁迅的深刻影响,一是想象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老师和学生配合表演,在老师刻意刁难之下,“逼得”学生一步步再现阿长对少年鲁迅的真心关切与她的“伟大神力”……
如此这般,学生读出了一个善解人意、热心肠的阿长。这个部分是课堂的主体,是老师最为着力的部分,也是课堂最精彩的部分。这个部分是以老师的引导为主,老师怎样引导的呢?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基础上的引导,基于文本细读,基于学生读懂少年鲁迅的感受,经由想象、模拟、表演等手段,尝试还原、再现事件和人物的真实,这些事件和人物的真实其实比较贴近三十六年后鲁迅回忆阿长的心情与感受。因此,老师的引导确实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个与之前所读不一样的阿长。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多少感受到了文字后面的一些东西。
变化之二:学生站在教室中央!
那天听课有些迟到,走进会场,直入眼帘的,不是老师精彩的表演,而是学生忙碌的身影。
鲁迅怎么写阿长的?借助表格梳理阿长的故事(列小标题)、少年鲁迅对阿长的印象或感受(关键词),小组为单位,用词卡贴、关键词板书呈现讨论结果,老师相机引导梳理、提炼,教授把长文读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我看到,这个表格一直贯穿课堂的始终。还看到,环节与环节、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衔接,窦老师都试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第一个板块“读到什么”结束之后,老师故意停下问:课文按说是学完了,接下来该怎么办?老师本意要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现场学生表现差强人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老师预设的教学内容相矛盾的情况下,窦老师选择了较为强势的煽动、追问,直至把他们拉扯到既定的轨道上——从这一点上看,真正地以学生为主其实是很难的。
但,我以为,清华附小提出的“儿童站在学校中央”的口号实实在在地贯穿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比如窦老师的这堂课,文本的选择其实是精心挑选的,细读内容,很多部分是和孩子贴近的,这也是鲁迅文字的独特魅力!还有工具撬动重难点思想的实践,实际上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工具一说可理解为研究的手段或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窦老师的教学姿态,很明显她让自己站在了学生之中,课堂学生多次上讲台汇报、表演,板书的很大一部分都由学生完成……
以上,可以看做是窦老师本人的变化。
不变之窦老师的教学艺术
我之所以把窦老师的课看做演出,丝毫没有贬低之嫌,恰恰是因为课的后段,让我深深触动乃至震撼!
在课的第三个环节,PPT呈现的字幕变成了“还要读什么——永远写不完的阿长”,关于阿长,还能读什么呢?
PPT一一闪过“长毛的故事”、《小学生鲁迅读本》、《朝花夕拾》、散见在其余篇章中的“阿长”以及鲁迅生平年表,阿长陪伴鲁迅十八年,在他四十五岁提笔写阿长的时候,又该怎样看待那些坐标系以下的事情呢?
学生一一将坐标系以下的事情都移到上面,伴着窦老师的声音响起:
“阿长所做的事都成了鲁迅深深的怀念。阿长,有缺点,有优点,45岁的鲁迅,是带着复杂的情感,深深的怀念来写的。(边在黑板上沿着词卡画出曲线)高高低低、曲曲折折、详详略略、重重复复、对对比比,内心充满了对阿长的复杂情感表达。鲁迅不是单一、主观,而是采用了丰富的方法与手段来写,想象鲁迅拿起笔写的时候,想起阿长睡的大字,想起被逼吃福橘的情节,想起《山海经》……会是怎样的表情,会对阿长说些什么?”
预习单的留白处现出“阿长啊——”的句式,孩子们则情动辞发,纷纷表达对阿长的感激与思念。
我正疑惑着,文章的最后那非常重要的一句窦老师是忘记了吗。随即音乐响起,PPT切换成黑色的背景,“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赫然在目。孩子们轻声齐读,三四个孩子单独读,静谧之中,窦老师什么也没说,轻轻地宣布“下课”。
我愕然,随即像被击中了似的;又恍然,情到深处,却又戛然落幕,这正是最高超的艺术!
有声音响起,仿佛来自幕后:
“那个为什么,终于变成了——”
“是什么”
“那个问号最终变成了——”
“句号“、”疑问号“、”感叹号“
一切都在不言中。
最后,我想说,无论变与不变,窦老师,还是我心中的那个激情满怀的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