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电视剧看多的缘故,有些事情变得愈发模糊,如同喝断篇儿后的紧紧回想,终无所获时依靠混乱的逻辑思维推断整理,得出的结论常常发生在两可之间。60分及格的想法隐隐作祟,只要多数场景依稀吻合,心里预设就会变得无比坚定——这件事我一定在某时某刻经历过,嗯,一定!!!
人从不缺少想象,却又要依从实际,于是见贤思齐、见异思迁二词都十分恰当妥帖。当我们发现一扇门不仅仅是一扇门的时候,它的吱呀声响、推关方式似乎能在记忆中检索查询的时候,我们肯定是中了剧本的毒。在之后的剧目中,我该听谁的?我该支持谁?掌声献给谁?唾液吐给谁?容我一秒,且等脑子一热。
剧本有很多种,无外乎从声光影中浸入机体。一缕飘香、一幅海报,一段声响、一部广告,甚至一个动作,似曾相识?书本中,画册中,电视剧中,一些场景、一些片段,竟然与当下的一切相仿,他们是谁?是我的伯乐、虞姬、子期么?人物的嵌入不禁引起对自我的误读,我是谁?“按图索骥”终于找到模棱注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像我了解的剧情向下发展么?这种没有事实依据的预测,往往会左右人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稍不留神就把未来寄宿于所谓的宿命,因而或狷狂,或自傲,或嗟叹,或哀愁,似乎预知了未来,实则囚牢了现在。
我想我是在苦苦构思后才写下前面的文字,至少以我的知识构成而言,充满故作高深之嫌。一时间竟悟透了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差异,一个是劝人明理,一个是催人动情。
现如今,很多糟心烂肺的电视剧充斥荧屏,很多毫无依据的阴谋论布满网页,一碗碗心灵鸡汤,近乎精神麻药,总之将不辨是非者推向选择恐惧的悬崖一角。辨识力的缺失只能使人不断地寻找剧本,把自己敬献其中。
午餐后的苹果总要让同事鉴赏一番。孙工睿智于从不重复一句陈词。至于苹果甜或不甜,总不影响我吃掉它。我所喜欢的,是一个问题的无数种答案,和跳出剧本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