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游大明宫 文—槐林斋
秋天就是这样,看着似乎不像下雨的样子,蓦然,一阵凉风吹过,便能感觉到空气中雨水的味道,雨丝轻轻柔柔,犹如女人的长发在秋的天空飘舞,轻抚着人的面颊,淡淡地清凉,像女人在秋雨中的吻,不觉心中泛起了唯美的波澜。也许,秋天只有雨是最让人多情的,有思念也有陶醉,雨中漫步,携手在细径林荫之间,赏着秋天的细雨,闻着秋天的味道,便是一种难得的醉心。
几天前,我们相约去大明宫,没想到的是,一场秋雨的邂逅,使赏秋的步履增加了意想不到的情调和诗意。于是乎,有我,有她,还有秋天的细雨的陪伴,步履闲心,踏进了大明宫的秋色之中。
丹凤门是遗址公园的南口,东西坐落,古色端庄,雄伟大气中彰显了现代风格与大唐建筑艺术的巧妙的融合,对面的广场上,用红沙岩雕刻的凌烟阁英烈塑像,造型俊朗,巍峨肃目,回溯波澜壮阔的历史烟云,不由人心生敬畏和崇拜。
我们不敢驻足,顺着大殿西侧的花岗岩路面向北徐行,穿过长廊式样的遗址陈列馆,下了台阶,东移百十步,便是神军策遗址,这是大唐宫廷卫戍部队驻军场所。场面弘大,规治严谨,能想象出大唐帝国昔日之辉煌。此时,倚栏而望,盛唐秋天的景致便映入眼帘,诺大的绿色草坪,望不到尽头,苍翠的树林,一簇簇点缀在坡道,廊桥,河道的岸边,被细雨薄雾笼罩着,隐隐约约,似乎走进了大唐的历史隧道。
园内小经交错,一时不知道该从那条路开始我们赏阅的步伐。每一条小经,都让人欲罢不能的理由,每一条小经尽头,都隐藏着昔日大唐秋天的神秘。
长安的历史在地下,漫步在大明宫遗址公园的秋雨中,赏着景,踩着绿色覆盖下的千年历史的尘埃,回眸着时代的更替,想起青山依旧在,都付笑谈中的诗句,不由人感叹时代的起伏与变迁。
赏迹观史,也是对历史的敬畏,曾经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不也是经历盛极必衰的自然轨迹,最后,一把火,焚毁了三百年的辉煌盛世,如今,埋藏地下,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万物都是如此,姹紫嫣红春天,盎然生机,到了冬寒,经历了霜寒的打磨,一切都变得萧瑟。也许,站在历史的遗迹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丝感慨。
就这样,在绵绵细雨中,我们没有打伞,走马观花路过了蓬莱殿,马球场和梨园遗址,迂回曲折,来到了太液池边,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绿色的草坪覆盖着池水的痕迹,雨雾中遥望中央的小岛,林荫参差,错落有致,极像太极的八卦阴阳图,溪水环绕岸边,不时有石桥与柳林相接,婉转回环,别致中隐隐透露出帝王园林的豪华和高雅。细雨微风中,你能领略到来自古人的智慧和大唐盛世的风采。
这里,一切建筑的设计都是为了保护遗址的完好,几千平米的太液池不能有水,用草坪覆盖,更让人称奇的是池边的溪水巧妙的用淡黄色的米石替代,可谓匠心独运,站在小桥上,坐在柳絮下,屏住呼吸,似乎能听到昔日潺潺流水的声音。
雨还在下,细细的雨丝似柔情的仕女的手在抚摸,氤氲的雨幕让人觉得是在缥缈的画卷之中,此时此刻,经过了雨水的浸润,树木显得更加苍翠,廊桥,殿堂,就连石头铺就的小经,都显得厚重和古拙,一切犹若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大唐秋色的繁华,拍照留个影吧!瞬间的闪光,总想挽留住这一荡漾梦幻的时刻。
不晓得,是我们陪伴着细雨,还是细雨陪伴着我们,已经迷失了漫步的路径,只有任脚步随意前行,从太液池边的小经徐步,沿着坡道,过了一处林荫,几幅镂刻的挥扇仕女图矗立在面前,刻工精巧,造型清雅,形象风韵迷人,红色的底子,给人以富贵吉祥,惬意随心的感觉。
此时,心境陡然很静,若能沏一壶龙井,相对而坐,在细雨中欣赏大唐仕女们的风姿绰约,啜茗吟唱,那该是怎样的情调呀。
一场秋雨,一场邂逅,使我们的游历增添了浓郁的诗情的意境。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朝看尽长安花。这是孟郊及第后的喜悦,然而,我们已经沉醉在大唐的皇宫园林,一朝岂能看尽。翰林院,长安殿,玄武门,斗鸡台,还有好多好多的遗迹和好多好多的故事,等着我们游览和徜徉,然而,雨渐下渐大,不得终止前行的脚步。这个比故宫还要大三倍大明宫遗址,因为秋雨,无奈的我们,不得带着遗憾离去。
回来的路上,看着脚下零零星星被雨水打落的秋叶,我想,秋叶的凋零,不就是为了来年的春天更茁壮吗?理出同辙,一个朝代的衰落,必将会被另一个全新的时代所代替,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历史的必然。
醉也秋雨,憾也秋雨,或许,这正是秋雨的安排,雨中游历,更能感受历史的荏苒沧桑。其实,在一个游客的心中,游历永远不会停步,来年秋天,我们再次相约,依旧是你,我,还有秋雨相随,漫步盛唐,漫步秋色,续写这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意愿,荡漾在大明宫的遗迹中,重温浪漫千年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