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
——电影《中国合伙人》
1984年,远在加州早已成为百万富翁的乔布斯,在跟Scott导演那个终将成为一代神作的第一代Mac的广告《1984》中,嫌弃挥锤女的动作还不够狂野。刚上任的John Sculley(原百事总裁,被乔布斯一句“你是想卖一辈子汽水,还是想和我们一起改变世界”忽悠成为苹果首席执行官)已经开始觉得这个自以为是的创始人的心血之作会是个败笔。而被苹果的光辉亮瞎了的盖茨,却盯着Mac的图形界面看出了神。
硅谷已乱,那中国呢?
1984年,中关村的小老板们还在靠倒卖电脑发财,而柳传志的名字也像今天中关村众多小老板的名字一样普通的让人容易忘记。那时候,他在计算机研究所研发软件,拿着一个月30元的工资,眼睁睁看着倒卖电脑的一天就挣30元,月末拿着麻袋数钱。这一年,马云甚至还在为争取一个英文讲师的名额忙昏了头。
梦想似乎遥不可及,嘲笑着自己的年少无知。就像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徐小平为自己的美国梦高呼着“美国我来了”“出来是干大事的,去了就再也不回国”,可最后却在花光积蓄后带着满心疲惫乘上返航的飞机。
是放弃还是向前?
柳传志说,他创业完全是憋得不行,每个月拿着30的工资看着倒电脑的数钱,就和在高富帅兰博基尼旁边啃煎饼一样。马云说,无论我们多么渺小,无论我们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我们坚持梦想,就像起跑的力量,就像腾飞的力量,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我们都是非常平常的人,我们都有一点点梦想,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梦想点点滴滴变成现实。正如徐小平题在每一本英文词典扉页上送给自己的一句话:“终有一天我会让你妒忌。”
就这样,柳传志在1989年成立了联想,公司正式把“联想”二字留给了自己;马云在1999年创立了阿里巴巴;徐小平和俞敏洪、王强一起创立了新东方。
梦想的路上有他人轻视,还有自嘲。徐小平在美国留学期间在餐馆打工,是最累最低贱的杂工,连小费都不允许收。某天,在女老板趾高气昂地给他一把硬币作为酬金后,一个老太太悄悄给了他一张纸币并告诉他:“别计较这些,你还年轻,可以走得更远;而她,只能一辈子呆在这里。”
俞敏洪刚当上新东方的校长时,让老师告诉孩子们:“老师是最容易的行当,如果你连老师都当不好,那么还有一个选择,去当校长。”他还公开承认,“谈梦想,没有谁比我更合适,因为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
在企业的转型中,每一步都异常关键,世人只看到某某公司又成了第一个某某领域的领军企业,却不曾想到,那背后有过多少默默无闻的人铺路,又有多少高层领导的意见不合。
当联想发展遇阻时,柳传志把一手培养起来的接班人送进监狱,又潜下心来打造一位靠谱的联想CEO。著名的柳倪之战(柳指柳传志,总裁;倪指倪光南,总工程师),也成为了商业史上一个发人深省的篇章。究竟谁对谁错,没人知道,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而结果就是,柳传志把倪光南踢出了局。
当新东方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时,领导层内部三个人已经为这个问题混战了好几年。直到最后,新东方被美国人起诉抄袭托福资料时,俞敏洪才决定铤而走险,将这个计划实施。
而马云创立淘宝——这个亚洲第一个个人拍卖网站的过程则更显心酸。非典还没有爆发之前,马云偷偷租下了杭州一所公寓,并且开始陆续找阿里的一些优秀员工,一对一小黑屋谈话。人们渐渐发现,被叫去谈话的人,很快从阿里消失了,杳无音讯。
当大家都在担心老马是不是在陆续开人的时候,这批精挑细选的阿里精英们正在“秘密公寓”里日夜奋战。他们要创造的就是淘宝网。淘宝网上线的时候,正值非典肆虐,淘宝上线的庆祝会是在电话里举行的。每个人都一手握着手机,一手举起酒杯,为这个伟大的产品庆生。
这里还要再讲个插曲,有关阿里人的。淘宝网上线不久,一位阿里员工行色匆匆地捧着笔记本跑到马云的办公室,警告他出现了一家与阿里巴巴极其相似的网站,目测会成为阿里今后最大的对手。马总看着这名员工一脸的焦急和担忧,欣慰地笑了,深藏功与名。
美国人永远不懂,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的,甚至可以从别人胯下钻过去。可那之后,他们却会拼尽全力赢得尊重。就像徐小平谈到美国上市计划时说:“我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我们的事业被更多的人看到。”就像马云说过:“商人在这个时代(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时代),我想,我们跟任何一个职业——任何一个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一样,我们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完善这个社会。”
在中国大使馆被炸后,那个中国人一心想着打倒关于美国的一切的时代,是他们站出来大吼:“去向打你的那个人学习,你变得比他更强!”;在中国第一次申奥失败,人们对着满大街“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的标语愤恨不已的时候,还是他们,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至此,我想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最后一句话作结语,也以此与各位共勉:“他们的故事,也许就是你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