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Be Yourself)好像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一种口号。萨士比亚的作品《哈默雷特》中有一句有名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问题)。借用萨翁这句名言,“做自己还是不做自己,这其实也是一个问题。 (To be yourself or not to be yourself, that is a question),值得我们深度思考一下。
应该如何界定“自己”
要做自己,首先要明确“自己”是谁?“自己”由什么来界定。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对“自己”的清晰定义。大多数人更愿意任性得做自己。
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的确如此,“自己”就是我们和外界环境不断碰触和打磨,逐渐显现出来的状态。
Hogan测评系统的创始人,心理学家霍格博士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也是自己的表达)从行为人自身来看,很难被客观的测量和评估。而从周围观察者的角度,就相对更加容易测量和研究。霍根这样的科学的性格测评的基本理论实际上就是通过他人的视角来揭示每个人的自我性格的。当我们是社会中一员时,某种意义上,“自我”就是我们在大众的观点中的一个个坐标组成的。所谓有个性的人只是某个社会观点汇集而成的正态分布中的一个偏左或偏右的定位而已。
同样的,如果按照成人发展的理论,“自我”应该更多的是通过那些我们控制不了的事物来定义的。心理学将那些拥有或者控制我们而我们却控制不了的东西称为“主体”,对于“主体”(包括我们的认知、喜好、欲望、想法、行为习惯等等),我们通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会控制我们,拥有我们。而恰恰是这些“主体”界定了每个人“自我”的状态。
-青少年和部分成年人会处于“以我为尊”的心智模式,控制这个阶段的人的主体是需求和欲望。很多青少年包括成年人期待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获得物质的满足都体现了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自我”状态界定为“物质和欲望的自我”。
-“社会化思维的心智模式”的人的“自己”是通过权威思想和社会流行的想法来塑造的。 很多时候,作为社会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我”的。
-“自主思维的心智模式”的人会通过表达自我的观点,明确自我的身份,传递自我的价值观和信仰彰显自我的定位。这样的人更多体现出“精神的自我”。
-少数的可以达到“自变头脑”的人,会辩证的看待世界,自我的表达方式反而有可能呈现出更多“无我”的状态。
处于“以我为尊”思维模式的人应该如何做自己
对于“以我为尊”的人而言,从正面的角度出发,“做自己”可以帮助他们自我努力,自由决定自己的行动,追求自我的兴趣和愿望的实现。
但从负面的角度,这样阶段的很多人“做自己”往往会变成随意、任性、不受约束的状态。奇怪的是,现在的很多媒体都在肆意鼓吹这样的“做自己”。
-做自己可能是任性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5年4月的一个早晨,一封辞职信热传网络,受到广泛关注,辞职信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是由河南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提交的,领导最后批准了她的辞职,而她就离开了学校去各地旅游了(现在定居在成都)。由于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这个老师的“做自己”模式迅速走红。很多人其实内心很羡慕这样的洒脱和任性,也都希望像她一样可以潇洒得去看看这个世界。
-做自己可能是大众传媒的一种语言蛊惑
如果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很多品牌也恰恰在用“做自己”作为营销的主题。做广告的厂商肯定明白,年轻人大都希望与众不同,他们迫切得期待着“做自己”。
对于广告设计者或者投放广告的公司而言,“做自己”就成为特定品牌和目标用户群产生情感共鸣的一条捷径。把自己的品牌标榜为自我和个性的品牌,会容易让年轻的消费者产生共鸣和认同。当然不少品牌在“做自己”中传达了正面的信息,如勇气、自由、奔放等。但也有不少品牌,释放了另外一种讯号,那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约束太多,压力太大,年轻人不应该拘束于社会规范,而是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随性而为才是洒脱,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有一个电动车的广告词就是这样表述的:“去你丫的青春”,“人生第一步,我选我自己的路”。
这样的广告更像是一种蛊惑,当受众根本无法界定“自我”的深度含义时,它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一剂迷幻药。如果这些广告的受众接受了这样的鼓动,实际上也就和内心的欲望紧密绑定起来,从而会鼓动我们不要去承担责任和自律的生活,而是要随意而为,追求物质和欲望的满足。显然这样的广告是不会带来积极的作用和价值的。
-极端的做自己会导致犯罪--公民黑帮的故事
但当一个人不管不顾,完全被欲望驱动,导致的后果甚至可能是犯罪。拍摄于2011年的电影《公民黑帮》讲述的就是一个这样的“做自己”的故事。电影的主人公艾迪是一名二战退伍军人,他有梦想,希望成为演员,但没有人给他这样实现梦想的机会。为了生活和妻子儿女,他做起了公交司机,但却没有钱给妻儿体面的生活。这样的失望和痛苦让他选择去抢劫银行。在经济萧条的年代,他快速搞到了钱,让妻子儿女的生活马上不一样起来。但不久后他就被捕了。他在监狱里认识了三个同伴并成为朋友,他们合谋越狱后继续抢劫银行,变成了一个抢劫银行的黑帮。但他们最终都被再次逮捕。而当他刑满再次出狱后,妻子已和别人结婚。艾迪只好独自去了异地,并重新做起了公交司机。这些经历让他最后艰难得重新回归社会。影片结尾语告诉我们他后来投身社区服务,成为了一位受到表彰的杰出公民。
实际上,研究表明,很多罪犯的心智模式都处于“以我为尊”的阶段。他们被自己的欲望驱动,从而不管不顾,甚至步入犯罪的状态。 《公民黑帮》讲述的就是一个这样的艰难成长故事。主人公艾迪被自己的欲望驱使,从而犯罪,获得了一时的满足。最后还是回归社会,继续做公交司机。但他的思维模式已经演进到了“社会化的思维”,从而可以更好的融入和服务于社会,甚至成为一名杰出的公民。
其实不仅仅是青少年,有一部分成年人也依然处于“以我为尊”的心智模式。 这样的心智模式的表达方式可能呈现出如下特点:
-容易被自己的欲望和需求驱动:“以我为尊”的人会被自我的需求和欲望驱动。而这样的需求和欲望可能是非常物质的。很多人崇拜明星,追求名牌实际上都是欲望驱动的表现。
-有可能把他人看作达成自我目的的工具:“以我为尊”的人的往往将他人作为自我实现的阶梯和工具。为了达成自我的欲望满足,他们会作出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努力,但他们期待马上的回报。“当我给你这些时,我希望获得对等的回报”。否则,他们就感觉不公平、受到委屈和歧视。总体而言,在他们的眼中,他人(包括父母,亲人和朋友),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达成自我欲望的工具和手段。
-很难理解他人的观点,特别是当自己的观点和他人对立时:“以我为尊”的人往往无法理解他人的观点, 他们能理解自己的需要,但当别人的观点和自我对立和矛盾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他人无法按照我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容易被物质激励,希望马上取得成果:“以我为尊的人希望自己的努力马上可以产出成果。对于马上可以看到的结果,他们更加愿意付出努力。但当他们看不清楚自己努力和结果的关联,或者成果并不清晰时,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努力可能会白费,而不愿意继续坚持和努力。 他们愿意去寻找快速获利的机会,因此,可能会经常在寻找一些机会,或者更换工作,或者尝试不同的模式,但往往不能因坚持而成功。
-外界规则有约束的作用,但他们可能会尝试规避和逃脱:外部的规则对于“以我为尊”的人可能是一种约束。在强力的约束下,他们会被迫按照规则行事。但他们也有强烈的脱离规则约束的倾向和意愿。总体而言,他们并不特别认同规则,有机会就会表达出自我的叛逆和反抗。
-比较难以理解更加抽象的概念:以我为尊的人往往对于抽象的概念,如人际的概念、精神的概念,缺乏理解。例如,他们并不清楚或者很少思考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忠诚,也会难于理解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他们被动得进入那些复杂的人际环境时,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他们也无法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他们喜欢简单化,两极化,容易产生愤怒和沮丧的情绪。
在组织中,有不少的员工有可能处于“以我为尊”的心智模式中。结合上面描述的“以我为尊”的行为模式特征,他们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压力环境下,可能会表达出一些特定的负面行为:
-他们有时缺乏理解别人的观点的能力。例如,对于别人的批评,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和接受;
-他们可能愿意以喜不喜欢来决定工作的状态,而无法从组织的观点、责任的观点或者创造更大价值的观点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意义;
-他们可能会更看重短期的激励和回报,希望可以快速成功;
-他们可能更加容易表现出负面的心态和情绪,特别是在面临复杂和有压力的环境时;
-当组织的规范严格时,他们可能不太愿意服从,希望可以自由一些。但往往这样要求自由的状态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因此,从成人发展的角度来看,组织中很多管理员工的挑战根源其实就是管理心智成熟度的挑战。我们一直都在讨论很多80后员工的管理,后来变成了90后员工,现在马上00后的员工将进入组织工作,每个时代的员工都有其时代特点,但其实根本的问题在于大部分的年轻员工都会处于“以我为尊”的心智模式, 这样的表现往往会让组织中的管理者感到困扰。因此,管理这些员工的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尝试理解这样的心智模式下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找到恰当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概括而言,组织针对“以我为尊”的员工时,可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重视他们的心智发展,让他们能够成长,从更大的观点考量问题,处理工作;
-适当的强化组织规范,通过组织的文化建设来让这些员工融入组织,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在条件许可的状态下,创造更多的及时激励模式,创造可以快速成功的工作环境;
-尽可能选拔心智更加成熟或者具备成长潜力的人才。 对于很多刚步入工作的员工而言,那些有学生干部经验、社会工作经验和学习成绩好的员工往往意味着他们可能更加容易步入更复杂的的心智模式。
总结起来,对于“做自己还是不做自己”这个命题, 不同的人答案应该并不一样:
“以我为尊”模式的人,“不做自己”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现在大家倡导国学,很多家长愿意从小让自己的孩子熟读四书五经,其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会让那些青少年在随后步入欲望驱动的模式时,有更多的社会规范可以依托。
对于“社会化思维”的人而言,尝试去“做自己”反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他们真的可以做了自己,那肯定是一种成长。
真正可以“做自己”的其实属于具备“自主思维”心智模式的人,他们有自己清晰的价值观和想法,敢于表达自我,而且往往有根有据,这才是真正的“自我”。
当然最高境界的“做自己”其实是“无我”的状态。但很少有人可以真正的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