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过了33岁生日。这一年发生好多事,然后我突然读懂了村上春树,重新爱上了这个大叔。就像你以为记忆里已经忘却模糊的少年,兜兜转转再见还是初恋。爱是一瞬间的了悟。当年,心思还是浅了。如今,懂了也就爱了。
并不是一见钟情
高中的时候第一次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和同学借阅了这本传说中的“小黄书”。不过对于那时已经看过贾平凹写的《废都》的我来说,书里需要打马赛克的那部分描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之所以没有一见钟情,现在想想估计是由于在十六、七岁的年纪,我过于杂乱无章的看过很多书,又自以为是的进行了解读,于是整个青春期的性格一直是清高又孤僻,敏感又多疑。所以对于当时进行铺天盖地的推崇与宣传,引起大众集体爱好的事物或观念,总是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就像《流星花园》那时再怎么火爆天际,周围的朋友们追捧的也忘乎所以,自己明明就很好奇,也要清高到底的哼一句幼不幼稚,所以对村上春树的错失,应该是被青春期的叛逆殃及的池鱼。
鲜衣怒马、年少恣意时对未来始终会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总认为自己是独特的,通透又成熟。总以为只有按照世界认可的大规则去认真努力的长大,等到那时候,不管是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也好,还是平凡日常的生活方式也罢,终究会是华丽的、绚烂的、充满期待的。一定是与现在自己正经历的被约束、不能自主的灰暗高中时期,以及目睹的周围雾霭沉沉、死水一片的庸碌成人世界是不一样的。
然而村上春树作品里的主人公,却恰恰是最普通的、平凡的、屡屡碰壁又迷茫孤独的,这样真实的角色性格、现实的爱情关系、残酷的人生道路,给了我重重一击,一下子打破了我对未来的所有期许,所以下意识的就开始抗拒,本能的产生了抵触和不喜。就这样,与村上春树的首次相遇,并没有擦出火花,铩羽折戟。
年少时,是不喜欢的就是真实。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只有当青春彻底失去,经历过岁月的洗涤,才会明白人性本就是自私又孤寂,迷失才是生活里最无处安放的常态。
人生俗世,沉重冗长,总会有对你来说重要的时刻。生或死,喜悦或悲伤,这些感受都不能让你满意的概括对你的人生来说最重要的那一刻,直到你突然发现自己是错的并且转变观念的那一刻。
再见钟情
这么多年,村上春树的热度在大众阅读里面始终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人去解读、分析、公感,他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份心思都被摊在太阳底下。然而真切打动我的是《烧仓房》,继而重新翻起他的其他小说。他其实一直在用温暖细腻的情感,用一个又一个别人的故事,用一段又一段旅行的经历,用跑步时的思考,用每一份食物,告诉我们,“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眼前的风景已跟从前不一样。”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经历了一些事情,好像终于可以平和的与过去说再见,与现在说珍惜,对未来说慢慢来。当下,才看清楚,他一直试图告诉我们的,正是时间教会我们的。人人生而孤独,但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井底,也可以是他做了一辈子的梦。
就像“我不多说太难的话,一手拿着啤酒罐,任由身体沉入沙发里,把音响的音量提高,只要尽情置身在音乐的洪水中,这个世界就是天堂了。”这样的独处,看似放纵,实则诚挚,满是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我们可以不用很优秀,也可以不用太平凡,只需要找到我们最舒适的“恰到好处”。在了解社会的规则,但同时认知自己的心意的前提下,在社会规则与自我意识中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接受社会的群体规则,忠实于自己的选择。然后在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那片森林里,岁月漫长,总会与值得我们等待的人再相逢。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像金锁记里的描述,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房里有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几十年深埋的宁静。外面风雨琳琅,满山遍野都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