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4 陈少琼
今天的绘本故事实践活动,来自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的代表作《我爸爸》+《朱家故事》,让小朋友们一次听个够。
开场由梅子老师带来的影子游戏,妈妈做一个动作,宝贝面对面,做出相同的动作。第二次是宝宝做动作,妈妈跟着做,第三次,妈妈加快动作的速度,宝贝也加快做出同样的动作。
在游戏过程中,有时候宝贝跟不上妈妈的速度,有的宝贝还会做反的动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妈妈的就是孩子的影子,一言一行都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也出现一些偏差,我们也可以反省一下,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在宝贝带领做动作时,变出很多新的花样,可见创意是后浪拍前浪,有时候我们也应该视孩子为老师。
首先由梅子老师带来的绘本故事《我爸爸》,先问小朋友们:你们谁看过这个故事啊?
小朋友们纷纷举手,看来对这个故事都非常熟悉了。
但是,梅子老师讲述时引导孩子,有了很多新发现!
绘本中的细节可能大人都未必留意到,但是孩子们找到了,比如说:白云皇冠,闪闪发光的背景.....
小朋友比划着河马爸爸的跳舞动作,十分的形象。
讲完故事,梅子老师问:为什么爸爸穿的是同一件衣服,都是睡衣啊?原来是在小时候安东尼布朗的爸爸就去世了,他能找到爸爸的唯一遗物就是一件格子睡衣,所以,他就以这个形象来纪念爸爸。
最后,梅子老师采访小朋友们,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爸爸。
有小朋友说:我的爸爸打呼噜时就像一只猪!
这个小朋友你确定不是来坑爹的吧?
我的爸爸会带我去玩!
我的爸爸拿胡子扎我,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
看来爸爸带给孩子们的印象有别于妈妈,属于一种勇气和力量。
接下来是我来讲绘本《朱家故事》。
我问小朋友们,你们拍过全家福吗?一家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看看这个故事封面的朱家全家福,他们都是什么表情呢?
小朋友一下子发现了:爸爸,哥哥和弟弟都笑得很开心,只有妈妈不开心!
小翼发现了爸爸的影子变成了猪。
当把妈妈要做的所有事情全部贴到妈妈的身上,居然把妈妈全部遮挡住了,我问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妈妈,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啊?
很累,不想做了!
妈妈离开家了,结果发生了一件怪事,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猪的模样。每一个细节都没逃得过眼尖的小朋友们,壁纸,饮料瓶,月亮,挂在墙壁上的画......
我问小朋友:朱太太会回来吗?
黄熳很肯定的说:她会回来的,因为朱太太爱他们!
才四岁的黄熳对绘本的感受力令人惊叹!
最后,妈妈回来了,爸爸和哥哥、弟弟求妈妈留下来,然后一起帮忙做家务,我请小朋友们把贴纸从妈妈脸上撕下来,妈妈快乐地笑了!
我告诉小朋友们:回家后,也要帮助妈妈做家务,完成自己手上的小纸片任务哦!
一部分小朋友说:我会做家务,我会扫地,我也会拖地....
有一个小朋友说:我爸爸会做很多家务!看来是个模范爸爸。
延伸活动:每个小朋友们都来画一幅全家福,画好之后折成爱心,写上我的一家。
我们都希望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尽量好的家庭环境,但实际上孩子感受到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的呢?直接问孩子时,孩子可能不敢敞开说,但他们的画笔,却可以把这个答案呈现的一览无余。
孩子们的画作是内心的一种投射,让孩子画一幅全家人在一起的情景,就可以了解他们对家庭成员关系的感受。
这个也是心理学方面的理论。
l 如果孩子的“家庭动态图”缺失了某个家庭成员,则对孩子来说,这个家庭成员至少对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或者给她带来了负性情绪体验。
l 孩子把谁的细节画的越丰富(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表明孩子对谁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l 画的最大的人还可能是家里当家做主的人。
l 孩子把自己跟谁画的最近,说明对谁的感觉越好。
被孩子的画的有点不好的家长,也不要太担心,补救的机会还是有的。因为孩子的全家福,反映的往往是当前状态下她对家庭关系的感受,就像严虎博士在《挑战不可能》中所提到的,孩子的感受变了,画面中呈现的家庭关系也会有所变化,原来不那么重要的人,也可能变得重要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常让孩子画一下家庭动态图,对于了解孩子眼中的亲子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庭的和睦源于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分担。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三流父母是保姆,二流父母是教练,一流父母是榜样。我们做好了,孩子自然会去模仿。
家是每一个人的,只有每个人都快乐,才是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