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和胡适在中国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妇孺皆知,但有关于他们(被)选婿的故事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其中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先讲林则徐的故事。
清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刚吃过饭,夫人便埋怨他对女儿林普晴的婚事不过问。林普晴长得如花似玉,曾有不少官宦人家来提亲,林则徐都没答应。不是官宦人家子弟不好,他只是想为女儿选个德才兼备的好女婿。想着,他决定到巡抚府里去看看。
巡抚府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灯。林则徐推门进去,见是年轻秀才沈葆桢,就问道:“今天是除夕,你怎么还在这里?”沈葆桢毕恭毕敬地回答:“公务未毕,不敢回家。”林则徐点点头。看到案上有一本翻开的介绍西洋风土的画册,林则徐沉默片刻后,忽然说:“我有一份奏章,今天必须誊发,你帮我誊完再走吧。”
直到三更时分,沈葆桢才把长达数千言的奏章誊抄完毕,他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送到林则徐的书房。林则徐看了几眼,不满地说:“字迹潦草,重抄!”沈葆桢本想交差后就回家了,没想到要重抄,他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天亮时分,巡抚府的属吏纷纷前来贺岁。这时,沈葆桢才把奏章重新抄好,恭恭敬敬地交给林则徐。林则徐看看奏章,笑着点点头。他向来宾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说:“公务未毕不回家过年,说明他能坚守岗位;字迹端正,墨色浓淡一致,说明他性格平和;遇冤不怒,顾全大局,说明他少年持重;奏章原稿上有明显的错字,誊抄两遍,都改正过来,说明他既尊敬上级,又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久,他就招沈葆桢为婿。
沈葆桢被林则徐招为女婿后不久,考中进士,曾任翰林编修、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等职,是洋务派里以前瞻、务实、廉洁著称的好官。他和林普晴也琴瑟和谐,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林则徐选婿,为女儿找到了一生的幸福,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我觉得经验主要有二:
其一,不以身份地位金钱等外在的东西来择婿。
“曾有不少官宦人家来提亲”,想必其中也有不少显赫人家的子弟,林则徐都没有答应,这其实需要很大的定力,更需要本色看人的眼光。与之相比,世人更多地愿意攀附富贵,古谚有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当然,“人往高处走”,谁不愿意结交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呢?但需要记住一条最根本的,那就是——比富贵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本色。钱是人赚来的,也可能被人挥霍掉;地位是授给人的,也可以随时被取走,但人的本色却不会改变。富贵人家的子弟中也不是没有人才,但其中庸才的几率也绝不会低。不要被“财富地位”障了眼,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清楚的。唯有这样,才能有一颗开放的心,去观察周围人的本色。“英雄不问出处”,只有你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看到真正的英雄。
其二,初步相中后,适当考验。
“真金不怕火炼”,林则徐看沈葆桢是个上进青年,就煞费苦心地交给他任务,甚至进一步刁难他,但他自始至终态度恭恭敬敬,没有因为不公正的待遇,就闹情绪耍性子,对工作敷衍了事。这是何等的功夫!我们一般人,受一点委屈就心里不平,受到了刁难,恐怕就要发作了,更何况是在除夕之夜,谁不想回家早早过年呢。可是沈葆桢没有,他自始至终没为自己说一句话,工作倒做得特别出色。这真是个难得的人物。
有些人,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也许非常平凡,但他的本色决定了他就是个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成长,有自己的原则,认真做自己该做的事,努力做到自极致,不多说,不抱怨。
应该说,遇到沈葆桢这样的下属,是林则徐的福气,也是他女儿林普晴的福气。当然,若不是林则徐考验他一下,他的好品质很难完全显现出来。所以,必要的时候考验一下还是必要的——不用火烧一烧,看不出谁是真正的金子。
再来讲讲胡适被选婿的故事。
大家应该对胡适的婚姻有所了解,因为他的婚姻在民国时候简直就是笑谈——一辈子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他,最后却接受了包办婚姻,娶了一位小脚太太——江东秀!而且,这一娶不要紧,还一起过了一辈子,虽然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但按张爱玲的话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这幸福婚姻的源头,就是他的岳母,江东秀的母亲。
事情要追溯到胡适12岁的时候,他和母亲去姑姑家做客,正好遇上江冬秀的母亲也过来串门,江母见胡适年少英俊,十分喜欢,就想把女儿许配给他,找人向胡母提亲。但胡母当时对江东秀并不十分中意,一则是因为她长胡适一岁(1890年生),而胡适家乡流行女大一不如男大十之说;二则是江冬秀属虎,八字硬,“母老虎”性格凶猛强悍,难得贤慧;三则是江家兴旺,胡家中落,与江家门不当户不对。但江母锲而不舍,发动了胡适同族的三姑六婆八大爷说合,又搬出算命先生算出两人八字很合的“铁证”,胡母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
我一直在想,江母到底是个何等人物,可以慧眼识珠,辨出未来的大才子胡适呢?查找史料,发现对江母的记载基本为零。正史是不屑于记录这种事的,即使是野史逸闻,也主要是讲胡适和太太两个人的,老太太的功劳被一笔带过。可是,没有老太太慧眼识珠,怎有这一人间佳话呢!
江母初见胡适,他还只是个12岁的少年,或者说是个毛头小子。她是怎么看出这个毛头小子不同凡俗的呢?而且她是如此相信自己的眼光,以致于主动向胡母提出要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他,还锲而不舍,在遇到挫折后依然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里要提一下,江家在当地是望族,江东秀是可以随便找个好人家嫁掉的,而胡家已经没落,胡适三岁丧父,童年飘零,就一般人眼里看来,这孩子应该不是作女婿的最佳人选,可江母偏偏看中了他。
应该说,江母是观人的高手。我们先来看张胡适年少时候的照片。
确实是少年英俊。说得好听一点就是,额头宽阔,如乾坤朗朗,眼睛有神,如白日灼灼;鼻梁高挺,山之有灵,嘴角紧抿,人之有志。而且这孩子看上去眉宇之间还有股善良之气,但嘴巴又收得住,有种坚定的意味。正所谓有放有收,豁达中有坚持,是最好的人格品质。
看到胡适的嘴巴,我不禁想到另外一个著名人物,那就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大家且看照片。
是不是也是嘴巴紧抿,目光炯炯?可能有志青年都有些相似的品质吧,所以外表也有些神似。
至于胡母有没有考验过胡适,那就不得而知了,历史没有记载,恐怕这将永远无法考证了。但我估计,至少基本的问答是有的,胡适除了年少英俊,问答中,他的机智,或者老成,或者博学多才什么的,肯定给胡母留下了绝佳的印象。否则,一个连门第都不看重的岳母大人,又怎么会只看中皮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哪怕仅仅是在选婿这件事上。
林则徐和胡适的岳母都是通过“察其言表,观其行止”,看人本色,不拘于门第身份来选中佳婿的。
现在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过时,但他们以上选婿的经验在当今却依然弥足珍贵,因为现在人受到的诱惑太多了。在这个颜值当道、金钱为王的社会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因为遇人不淑、择人不慎导致的婚姻悲剧,如果我们能够有一双他们的慧眼,那么婚姻幸福的概率必然会高很多。
姑娘们,你们认为呢?
赶紧好好修炼慧眼吧,这真是顶顶重要的事情。(具体如何修炼,可参见《娜姐教你选郎君2》)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