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在苏州是一个既小众又冷门的景点,当地人都很少去过。
隐藏于澄湖水畔的她,距离同里古镇景区还有13公里的车程,所以,大部分古镇游客也不会专程到这里游览。
她的前身是肖甸湖森林公园,始建于1998年。自2013年起,获批为国家湿地试点建设公园,此后正式更名。
久居城市的人,习惯了早出晚归,躲进水泥城堡,窗外的风云变幻和鸟语花香都与我无关。
只是,在某个因堵车而发呆的时刻,会突然想念属于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今年中秋假期,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按照导航一路前行,只觉得比想象中还要远些。
与古镇的热闹形成鲜明对照,公园里完全感受不到假日的气氛。走在林间小路上,四周安静得像是远离了凡尘。
一路向左,远远望见一个农家小院,走近一看,门上写着几个字:肖甸湖知青点。
院子里有一个知青食堂,为游客提供餐食。由于此时已近中午,我们决定先在这里解决午饭问题。
本是抱着吃顿简餐的想法,结果却出乎意料的惊喜——
这里是一间知青文化主题餐厅,套餐价格合理,不仅味道醇正,形式上也极具特色,充满了浓浓的时代感和怀旧情绪。
饱餐之后,就在院子里随意逛逛,原来,这间小院的正式名字叫做“知青艺术公社”。
除了主题餐厅,还有几个可供参观的房间,并售卖一些具有年代感的文创艺术品。
最初我很好奇,为何要在湿地公园设立知青公社这种类型的观光点。
后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湿地公园所在的肖甸湖区域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而血吸虫主要寄生在水中的钉螺里。江南一带的村民每天都会接触水源,患病致死者不计其数。
为了彻底消灭血吸虫病,同里地区的知青参与到肖甸湖的围湖造田植树运动中。
几十年过去,他们当年种下的树木,与附近的湖泊河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也就是湿地公园的雏形。
如今,同里湿地公园不仅拥有遮天蔽日的森林和竹海,还成为近百种珍稀濒危鸟类栖息的家园。
当年的知青们为这片土地奉献的青春和汗水,已经获得了最富诗意和价值感的回报。
后人也没有忘记他们的付出,修建了这座乡情浓厚的“知青艺术公社”作为永远的纪念。
属于知青的往事,或许是一段毁誉参半的岁月,有人念之热血沸腾,有人思之不堪回首。
而我想说,那个年代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芳华,是否值得,是否无悔,每一位亲历者都有自己的体会。
作为后来人,不论持怎样的观点,都应该在心中保留一份尊重。
就如此刻的我,在呼吸着清新的氧气时,也会真诚地感谢当年种下这片森林的人。
离开知青艺术公社,继续向前,经过一段笔直又绵长的林间小路,似乎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时,在路标的指示下转了个弯,眼前豁然出现一片竹林。
秋风拂面,竹影摇曳,习习凉风入怀,飒飒清音入耳。
在那竹海的掩映下,几座棕红色的小房子露出了尖尖的头顶。我知道,那一定就是地图上指示的丛林咖啡馆了。
森林、竹海、小木屋、热咖啡,这几个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时候,怎么看都有一种童话般的梦幻气息。
阳光被浓密的竹林挡在身后,只有细碎的光线透进来,在玻璃的折射下显得晶莹而温柔。
一杯咖啡,一壶清茶,一瓶绿植,借着竹影婆娑的诗情画意,将这静谧的午后渲染得无限美好。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童话小屋”,继续我们的氧气之旅。
公园的面积很大,为了方便体力较弱的游客,景区有观光车和游船两种交通工具可供选择。
出于安全考虑,在大部分区域观光车和步行通道是彼此分离,平行延伸,非常人性化。
走在用心规划人行路上,落叶纷纷,覆盖了泥土,而枝头仍有绿色的叶子在默默坚持。
江南的秋天总是这样色彩分明,让人在伤感中也能看到快乐和希望。
走着走着,来到一处码头。一艘小船靠在岸边,船上插了一面小旗,写着“水上市场”。
岸上坐着几位村民打扮的人,上前询问得知,原来这湿地公园里还保留着三个村庄、约500多户水乡原住民生活在其中。
他们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房前屋后,栽种果蔬,小河边放养着鸭鹅,培育“水八仙”,然后把这些原生态的绿色农产品拿到水上市场来售卖,不仅可以增加收入,也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而且,湿地公园里的工作岗位也会优先提供给当地村民,约有一半的员工来自于村里的人。
忽然有些羡慕住在这里的人,每天沐浴在天然氧吧中,享受鸟语花香的问候,吃着亲手种下的食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果不愿务农,也可以在公园里做一个护林人,或是一位咖啡师,守望植物和虫鸟的生长。
所谓田园牧歌般的诗意人生,大约也就是这样了。
无奈的是,如此写意的生活,身在其中的人或许并无体会,而藩篱之外的人却羡而不得。
除了森林与农庄,同里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科学教育基地,还设有候鸟监测点、自然课堂、学术会议室等配套设施。森林里也随处可见各种趣味雕塑和儿童游乐场所,很适合亲子游览。
其实,许多人来湿地公园多是为了让孩子感受自然,而大人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
他们往往认为,这样的地方只是老人和儿童的乐园,甚至有些无聊,远远没有其他景点来得有趣。
人们总是这样。
童年的天真,长大后的迷失,直到垂垂老去,才能重新发现美好的真义。
有时候,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智慧,却是那些看起来更为理性的成年人始终无法参透的。
而人类也总是自诩万物之长,习惯以一种上帝的视角来俯视众生。
转念一想,明明这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比如鸟儿,永远只会栖息在最适合自己休养生息的地方。
只有聪明的人类,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放弃清新甜美的空气和绿意盎然的田园,在城市中不辞辛苦的奔忙着。
那些关于诗意栖居的生活理想,就只能存在于文人的笔墨和幻梦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