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贵州,导游一路上叨叨了许多关于苗族的故事。虽然记不住,但对苗族的逃迁蛮感兴趣,回来后百度了一下,增长一点见识。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苗族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之不同。
传说:
在距今五六千前的炎黄时代,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共“八十一”寨;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
炎帝与黄帝沿着黄河由西向东发展,蚩尤则由东向西发展。先后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败炎帝,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开始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众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
苗族历史上有五次大迁徙:
第一次大迁徙: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的到达洞庭、彭蠡之间定局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迁徙的原因是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时间约在若干万年以前(原始初民社会)。
第二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蚩尤诞生后,聪明好学,勇敢善战,成了九黎族的首领,制造多种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与来自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来联合炎帝族,有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从此九黎族的各部虽与黄帝族斗争了很长时期,但终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时间约在4300-4600年之前(远古到黄帝)。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后很久,九黎族的各部属,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次由 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到唐尧)。
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作,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等,故到禹即位时,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与幽州,放欢兜与崇山,窜三苗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还逃到了东海,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个独立的群体。只有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这次是分途迁徙,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欢兜是基本未动,即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时间大约到4100年之前(禹舜-夏禹时期)。
第五次大迁徙: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来力量最强的一支。他们整体逃迁中屡遭武装掠夺,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战败,一次次逃迁,从三危山出来,经过大雪山、渡过浑水河(黄河),朝着南风吹来的方向一步步由北向南迁移。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都是近距离的迁移,即由崇山往东,曾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后来周王朝视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到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这支苗人被迫逃到武陵山区,刚发展壮大一点,又遭到东汉王朝的一再进剿,又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逃迁,最后到达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这支苗人迁徙的方向是先向东、后向西。往东逃迁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没有在东海岸边长久定居,而是慢慢离开海边,逐步往西归迁。他们中间有的人(约在四千年前后)可能渡海去了日本。
苗族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国的分布特点是:大三居,小聚居。聚居的人多,散居的人少。
苗族的语言与文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易暴露于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那些写在衣服上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