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是学诗的必修课。
五言诗盛行于汉魏晋,到了齐梁时期,出现了讲究四声八病的永明体,经过隋朝与初唐,格律诗的规则渐渐完备,五言排律成了科举常见的诗体。
八句的五言近体诗,我们称为五律,多于八句称为五言排律。今天就以杜甫的《登兖州城楼》,看一看五言律诗的创作手法。
一、章法
章法,即通篇的布局。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解读这首诗言简意赅:
三、四,横说,紧承“纵目”;五、六,竖说,转出“古意”。末句仍缴还“登”字,与“纵目”应。局势开拓。结构谨严。
分析杜甫的这首诗,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首联与颔联是第一部分。首联破题,写时间地点,并以“纵目”引出颔联。颔联写景,即“纵目”所看到的景物: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第二部分,是颈联与尾联。颈联也是写景,但是颈联与颔联写景不同,登楼时未必能看见秦碑和鲁殿,这一联是虚写。
其中孤嶂荒城、秦碑鲁殿今古比较。秦碑表示秦王好大喜功,鲁殿表示汉朝鲁恭王刘余好宫室,有讽喻之意。由此引出尾联的感慨:从来多古意。
这首诗虽然分为两个部分,但是颔联和颈联并没有割裂,一个写实景,是空间的描述(横说),一个实景中有虚景,突出时间的描述(竖说)。这是中间二联同时写景的转变之法。
结语中的“临眺”又和首联以及题目《登兖州城楼》契合。整首诗形成了一个闭环,这是完美的起承转合范例。
二、句法
张谦宜《茧斋诗谈》中评价道:
三、四用力字在腰,五、六用力字在尾,此便是句法变换处,不然便是骈砌手。
颔联两句的句式结构为212: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颈联两句的结构为221: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除了中间二联以外,再看看首联和尾联,可知这首诗的每一联的句法结构,和上下联都错开。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221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212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221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212
建房子砌砖,每一层一定是错开的,这样才坚固。
《文镜秘府论》中说,假如连续四句都是212,为长撷腰病者;假如连续四句为221,为长解镫病者。必须间隔使用:
元兢曰:“撷腰、解镫并非病,文中自宜有之,不间则为病。然解镫须与撷腰相间,《文镜秘府论》
所谓用力字在腰、用力字在尾,是指诗中这四个字的位置:连、入、在、余。
这四个“用力字”,其实就是一句之中的诗眼。说到诗眼,又关联到另一个话题,即炼字。
三、炼字
清朝贺贻孙《诗筏》写道:
炼字炼句,诗家小乘,然出自名手,皆臻化境。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
关于炼字,古人经常引用的一个故事 :
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六一诗话》欧阳修 )
杜甫原诗为“身轻一鸟过”,宋人得到的诗集中,漏掉了“过”字。于是在座的诗人们各自补了一个字,后来知道杜甫原诗是“过”字时,无不叹服杜甫炼字之妙。
炼字,大多指诗句中的动词或者活用为动词的字,即:连、入、在、余。
四、诗中瑕疵
《此木轩唐五言律诗读本》中提到:
此诗每句第一字皆平,可知昔贤亦不堪检点到此等处。
这首五律八句第一个字,都是平声。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种情况的确是比较少见的。杜甫创作这首诗时还比较年轻,后来他曾经有诗云:晚节渐于诗律细。这些细枝末节之处,成熟的诗人自然会避免。
结束语
学习诗词的创作,老街一致认为和学书法类似,先要模仿临帖,熟悉古人技法之后,再去追求个人风格。
用元朝诗人杨载的话说:
诗有三多,读多,记多,作多。《诗法家数》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