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为什么在亲密关系里,有人明明和对方很相爱却总是忍不住各种作,需要通过不断的设置障碍试探对方到底对他(她)有多好?
A:因为他(她)不确信自己值得被爱,需要通过人为制造的难度考验爱人来证明。有多不确信,就会有多作。
考验的结果求仁得仁,如果不符合他(她)的预期,自然会得出“他(她)果然是不(够)爱我的”结论。如何符合预期,下次作的砝码很可能会加大。
可能在早起的母婴关系和原生家庭里,他(她)得到的恐惧是多于爱的,或者得到父母家人的爱是有条件的,必须满足乖顺听话或者怎样具体的要求才能得到父母的肯定。携带这种亲密关系逻辑的人,就是会吃这一套,不论是作的一方还是被作的一方。他们都可能会在后来的亲密关系中需要对方去刻意地对自己好,以便证明自己确实值得被爱。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决于对方对他(她)好的程度,这样的关系势必充满依赖与控制的病态共生。
一个人值得被爱,源于内化的自爱。他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之间的关系是爱和信任,不是基于害怕失去的恐惧而进行的控制与依赖的权力之争。这一点跟有没有爱人无关,也无须他人来证明。自爱的匮乏,他人的好无法填补。
Q:同样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为什么项目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人专注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急于开脱责任,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关注怎样解决问题?
A:前者的行为出于人身尊严被攻击的恐惧,他的底层逻辑里自身存在的价值等同自己做事情的能力,所以他需要完美主义来做自己安全感的防火墙,第一在意的就是自己有没有错。如果他做不对事情,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就应该去死。很多家庭里的孩子不敢犯错,犯错了也会瞒着家人,遇到挫折也不敢求助大人,做错事情,会被骂“你怎么不去死,这么没用,这一点点事情都做不好”,同时这样的父母可能也不会去教孩子怎么作对那件初学的小事而是自己代劳。这种孩子长大了往往他做错事情,第一反应就是甩锅,如果甩不掉也不善于请教别人,会自己馒头苦干。
后者对初次接手的项目进展不顺出现问题会有正常的预期,心态平和继续钻研解决问题就好了。他没有这个不能出错的完美主义人设,在前者面前很难很复杂鬼打墙一样难的事情也会被他就事论事如实解决。
后者很可能有个真正爱他的养育者,或者哪怕是不爱他但给他很大自由探索空间的家人,从个体成长的角度都好过那种一面用溺爱控制孩子让他丧失独立探索的能力一面攻击他没用传递死亡恐惧让他完全听话依赖自己的养育者。
当然不同的孩子面对同样的养育者也可能会内化出不同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个体内在关系模式(学名叫客体关系)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决定了他怎样面对他人和世界。
Q: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会决定他的一生吗?
A:不会。
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可以改变。改变是正视理解接纳拥抱和穿越。
爱可以从恐惧和黑暗里救赎一个人。自爱,是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之间的爱和信任。
一个人(内在父母)被恐惧和绝望驱使,慌不择路遍地奔逃,丢掉了自己(内在小孩),直到天涯海角他都被黑暗笼罩。他不认得自己,像无头苍蝇,凭着对权力(控制)的饥渴存活,对外他要么是独裁者,要么是奴隶。
如果能够发现真相是逃无可逃,他就必须明白找回自己是唯一的路,重建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信任。他必得承担自己的命运,一往无前,在一次次濒死的体验中穿越恐惧和黑暗。获得重生。
成长不就是杀死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