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是前几年北师大教材培训时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当时只觉得名字怪怪的。找到这本书后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没读几页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心灵世界是如此的纯粹,从没想过学习可以如此的有趣,课外活动可以如此的丰富……这个巴学园真是个梦幻般的地方。
“小豆豆”无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她上课不仅不认真听讲而且做各种古怪的事情,导致班里乃至邻班老师都不能上课。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师也从未遇见过这种顽劣不堪的学生。有时也听说过某个班里的个别学生特别调皮,总是说话或者捣乱,老师特别伤脑筋,恨不得把他撵到教室外面。 可是当我们对这种孩子恨得咬牙切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她不停的开关桌子,并不是想扰乱课堂秩序,而是好奇学校的桌子和家里的不一样。她大声和经过的广告艺人说话甚至和燕子说话,无一不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也许在小豆豆的心里并不是成心和老师过不去,在她小小的心里还没有秩序这样的概念。这些看似荒唐的理由,都是孩子童真的体现。读这一章时,我一面忍不住暗自发笑,一面又深思着自己的行为。对于学生犯下的错误我通常仅仅只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处理问题,从未问过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作为一名老师,我想我必须得客观的看待每一名学生,理解每一名学生,而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地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每一个生命。
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目标,就是“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印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的人。”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门,它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在我们现代化的学校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面前,这一切是多么简陋。但是巴学园仿佛是童话世界里的魔法学校,是如此的新奇,让每一个孩子看到都两眼放光。小林校长是一位很“不像”校长的校长,甚至“不像”一个大人。他和小豆豆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十分经典。面对一个被别的学校劝退的孩子,他立即站起身来为小豆豆搬来一把椅子,极为认真的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仿佛小豆豆是个尊贵的客人。小豆豆把心里想说的话,颠三倒四地,兴致勃勃地说到无话可说。试问,谁如此有耐心地倾听过孩子的话?作为老师我从来没有如此过,作为家长我也经常打断孩子的话。我们是否给了他们一份应有的尊重。在我们看来无聊的事情,听着无用的话,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他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经历。比如我家孩子,有一次上完兴趣班的课后,我看到他小心翼翼地跟着另一个孩子,仿佛有什么话想说,但是终于没说。那个孩子很快被家长接走了,此时他竟然呜呜地哭起来。我以为课上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询问了老师和他的同学都没有什么发现,问他也只是呜咽。后来我说,我跟老师要一下他妈妈的电话,咱们给他打电话说吧。回到家后,我赶紧给他妈妈打了个电话,结果我家孩子只跟他说了一句:“小轩是和我一个班的。”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也许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无比重要。
巴学园里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在这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老师只是把当天需要学习的全部课程的问题满满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决定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在这样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老师也清楚了解孩子的个性,充分地因材施教。这和我们每天按部就班的上课,整齐划一的行动相比,到底谁更能让孩子真正地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到了下午就不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去散步。表面上好像是自由游戏的时间,实际上却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许多动物、植物甚至历史等很多课外知识。与我们在各种专用教室里专门设计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不同,这些知识的习得完全是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行为。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说的:“教育即生活”。想想我们因为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担心教学成绩问题,将学生困在教室的牢笼里多久了?
在这里没有说教式的教育,这里没有没有“不许”、“不能”、“不可以”、“必须”、“一定”等一系列的冷冰冰的规矩。培养孩子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小林校长只用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就让孩子们爱上了吃饭。为了让孩子们杜绝攀比现象,放心自由玩耍,让孩子们穿最旧的衣服来上学。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事例是关于小豆豆粪池里面找钱包事件。小林校长对于孩子的这种想法充分理解,只是提醒小豆豆要最后把这里打扫干净。
在这里让每个孩子都发光。虽然全校只有五十多个孩子,但是小林校长给予每一个孩子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比如患小儿麻痹症的泰明和永远长不高的高桥,小林先生并没有让大家同情可怜他们,而是给予充分的鼓励,光着身子游泳,甚至设立各种比赛来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我们有没有正视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有没有平等的爱每一个孩子?
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开始试着耐心地倾听孩子,用心地观察孩子,设身处地地猜测他们的心理,也真正地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