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为了什么,或是如何写作。对于我来说这样的问题可以讨论到死。
写作可以一项谋生的技能,这世界上所有的事不都可以是谋生的技能。在上了大学之后,我心底有了依靠写作生存,或是可以活得不错的念头。而最初的写作方式,其实就是小时候的语文作业。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形式需要小时候的我去做写文章这样的事。但是对生活的思考是源于自发性的,然后我用文字的方式写了下来。
像是人生的一种缘分,伴随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它来到我的身边。到今天我已经离不开文字的表达。虽然有时候好久好久都不写一篇文章。就是那个大家都会遇到的瓶颈,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有什么东西可以去写。也许适当的放下写作,是一种积累。人生不是一帆风顺……和语言表达一样,文字表达慢慢的也像是一种生活的输出,有时候它需要补充能量。在写作的世界洋洋自得的时候,可能是现实世界里的自我封闭。
保持孩子一样的好奇心,不要被安全感给封锁住。我认为人生很多的答案都可以在儿时的自己身上找到,如果灵魂从未死去过,也许谁都会有奥斯卡-王尔德的时刻……
我同意和菜头在一篇文章里说的,写作无所谓灵感。当你思考灵感在哪里时,你在写些什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了。你要思考的只是如何以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方式表达出自己想写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写作的,窍门。其实我发现生活可以是乏味的,没东西写我可以写说明文啊!虽然我写不好,因为只懂一些浮皮潦草的东西。这个成语在吴伯凡的文章里经常见到……但是我可以把尽量把世上的一切都扯进情怀里……
“哲学家有硬心肠的哲学家,有软心肠的哲学家。硬心肠的哲学家他们的理论是可信不可爱,他们说得非常的客观、非常的冷静,但是听起来客观的让你觉得寒气逼人,但是他的确说出了某种我们不愿意承认的真实的东西。这一类人他是属于那种直面现实、直面惨淡人生,说实话的人,所以他们可信不可爱。
还有一些哲学是可爱不可信。他们的思想是很温暖的,让人觉得是很亲切的,或者说是很有情怀的。但是,不太可信。他们往往是在编制某种梦想。往往是在给人某种安慰。因为是梦想,因为是安慰,所以他们的理论不那么可信。”这两段来自吴伯凡老师的文章,他经常引用这个道理。最初是国学家王国维所说的。我觉得我现在就是那个软心肠哲学家,我在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哲学家……做到直面人生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说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可是你以为你站在人生面前就叫直面人生了吗?
有的文章就像是一张地图,当它在你眼前铺展开来的时候,它在说世界就是这个样子,而不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的文章难求,不与世争的人也难求。
当你愤世嫉俗的看待生活时,你才真的走上了一条所有人都在走的路。“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这句话曾对我有一种安慰的作用,但在后来我知道了它真正的含义。“我们心里想着头上的星空,却不小心掉进了地上的井里,人常常是在彼岸和此岸之间纠结。”当我们逃离现在追寻远方的时候,实际上是逃向下一个苟且的人生……
写作有内在也有外在,像我喜欢偏于思考的文章,我就不会去学习如何写一篇文章,尤其是教人如何写吸引人的笔法……如果是我的话,我更愿意自己摸索。读书,读到好的地方,反复感受,也是一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方式。人的分类大概就是“有趣,无趣,高雅,低俗,这四项可以组成一个坐标轴。”一篇文章大抵也是如此。
从语文作业,到表达方式,再到创作。我想这是我的写作历程。而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写作也要有创造力,一如生活要有自己的创造力!我能想起,高中写作文的那几年,那是一个心与生活连接在一起,又十分独立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