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风情三月在,斩新花叶四时开。
莫嫌绿刺伤人手,自有妍姿劝客杯。
我一般不太乐意写书评,如果单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象征性码字那我宁愿敲个二郎腿啃个鸭脖刷个剧。我喜欢读完一本书,当与作者有强烈共鸣进而思想火花迸发的那一刻,才能作出行云流水之文,妙不可言。公考的时候疯狂写申论,上班以后看多了机关材料,发现自己写的文章越来越带着一股子“新闻联播”的味道,称不上特别喜欢,但也够不着反感,天天吃着同样的菜偶尔也想换换口味,改善下“伙食”。
最近,我偶尔会喜欢安妮宝贝的小清新,偶尔也会领略一下爱玲姐姐的矫情,但我更喜欢那种直戳人心,直击人性的文字,例如我们的尚龙老哥。
自打尚龙老哥甩了俞敏洪放弃7位数的年薪从新东方离职之后人生就像启动了开挂模式,又是创业又是拍电影,创业失败那就拍电影,电影拍的不成功,那就写书呗!读过尚龙老哥书的宝宝们应该都知道他和大冰一样,自由撰书人,野生作家一枚,大家对他最熟悉的书莫过于《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类似于这些毒鸡汤,他的每碗毒鸡汤我都喝过,可惜了,没把我毒死。
他的书要么有毒,要么有《刺》。
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只为校园暴力,网络暴力,职场暴力发声。
好看的花朵大多带刺,玫瑰,蔷薇,月季,枸橘,皂角,荨麻,还有仙人掌…这些原本娇艳可人的花朵正因为带了刺,才显得更高贵冷艳。
校园暴力,网络暴力,职场暴力正如那扎根于受害者心中的刺一样,成为了隔离他人从而保护自己的尖锐武器,生人勿进。也正是这些“刺”成为最大的养料,让他们开出不一样的生命之花。
先知们一直在说“毁灭人类的,可能还会是人类”。
校园暴力,职场暴力,语言暴力,网络暴力...一件件暴力事件让这个世界正慢慢变坏,暴力是粗俗的,是人与人处理矛盾的最后手段。从孩子到长大成人,我们一直在经受着暴力,有轻有重,有明有暗;有语言的,有动作的,有心理的;有些暴力让人恐惧,而有些暴力更让人绝望。但可笑的是,那些施暴者往往会习惯遗忘自己的罪恶,因为遗忘才能让自己过的更好,但对受害者心理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一世的。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看过一个微视频《拒绝语言暴力》,几位良好青年换了一副装束来到一群人面前,网友通过对他们的第一印象进行匿名评论。结果是,刺耳的话层出不穷,恶语伤人的行为像是给很多人带来另类的快感一样停不下来,与事实大相径庭的评论使得那几位青年都被说的流下了委屈,让人揪心的眼泪。
《增广贤文》里说过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小时候的这些古训我们背得滚瓜烂熟,信手拈来的道理却被现在某些恶语之人坐实得出神入化。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你的一句话会给人带来多大的伤害,除非你自己也遭遇过同样的语言暴力。
同样的,我也是受到过语言暴力的受害者。当然,我打心里要感谢我的小学某陈姓老师,如果没有她,那我就不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努力学习,我也不会是一名高中党员,也不会是市三好,我更不会拿下一个又一个校级,国家级奖学金,我更不会去考研,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呛了羊水的智障”。我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当然她更是助了一把火。补充一句,如果你的内心没有足够的爱和善良,那就不要从事和孩子及老人有关的工作,因为你无意中泄愤或带着歧视的一句话会给他人造成一生不可修复的伤害。它就像一根刺,扎根于人的心底,拔除会流血,不拔又容易刺伤别人。
“圈子太小,谨言慎行”这句话是经常流转于耳畔的。
个人愚见,不是什么圈子太小,而是闲人太多。有些人就喜欢评头论足,添油加醋,好像对方没点儿什么整道菜就变味儿了一样。有多少韩星因为可怕的舆论压力,语言暴力,导致心理防线崩塌从而选择结束自己正光芒四射的年轻生命?各种捕风捉影,扭曲事实进而添油加醋好像成为了那群人的乐趣一样,更有甚者拿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增加粉丝量,博取关注度,牟取暴利的手段。
人性的沦丧,道德的扭曲,早已三观崩塌的键盘侠们躲在肮脏狭小的角落,孤独地看着世界,以为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就可以藐视世间的一切,他们横眉冷对的不是千夫所指,而是看着别人痛苦再往上撒一把又一把的盐,恨不得往你脸上泼硫酸。这是什么样丑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知道新加坡有一则公益广告叫“缝不住的嘴巴”,意在提醒我们语言不仅仅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有利桥梁,更是会成为用来攻击别人利器。你可以不善言辞,但你不可以恶语相向,有人曾说过,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更用了几十年的人生去学会闭嘴。
懂得闭嘴更是一种责任,一种素养。
我希望这个世界能慢慢好起来,不再有任何人受到各种暴力伤害,不再疼痛,那些曾经有意或无意伤害过别人的人,也希望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让这个世界不管是现实的亦或是网络的,少一点乌烟瘴气,多一点爱。
因为,能终结伤害的,只能是爱。
陈大仙
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