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商三少
最近喜欢上了健身,发现健身其实是一个挺奇妙的事物。
健身不是追求肌肉越大块越好,健身不是追求体型越瘦越好。
今天看了一本书叫做:《健身就能改变人生》。
其中给我感受最多的是,健身要适应自己,不要追求极端。
分享一些我在这本书中获取的知识。
01
改变肌肉的记忆,让肌肉的“失忆症”,健身效果大不同。
为什么要说肌肉的记忆呢?这要涉及健身中的一个常识。
我们在锻炼的时候,是需要一些负重器材给我们肌肉带来刺激,从而带动肌肉细胞的分裂分化,生成更多的肌肉细胞。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关于适应的问题,就是同样的重量负重,在不断地重复的负重行为中,我们的身体会渐渐习惯这种刺激,从而形成记忆,然后这种疼痛感会渐渐地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而消失,我们的肌肉群也不再有明显地增强,健身的效果也达不到了。
当然这种问题很容易解决,那就是加大刺激,换一个更重的负重,如换一个更高公斤级的哑铃或杠铃进行锻炼。
但是这随着时间的迁移,负重不断的增强,往往会给身体带来伤病,而且也容易发生意外。君不见那些拥有强劲的肌肉群,像一大块肉瘤一样的肌肉男,他们往往就是因为这样过于负担的锻炼,导致肌肉线条不美观,而且也容易有伤病。
这种直来直去的锻炼风格适合于运动员,但对平凡人来说,既不利于实际需求也与人的生理周期不符合。
这种肌肉记忆也是很多人训练越做越重,运动越做越累的主要原因 -----《健身就能改变人生》
02
所以问题来了,那么作者当然这是抛砖引玉的手法,先提出问题再给我们解决问题。
引用原文中的一段话就是
我们要有各种不同的运动种类,在肌肉即将或已经产生了记忆的时候,适时地变化运动的种类和所使用的身体部位,花一样的时间。让肌肉承受不同的动作,通过不同的运动强度跟能量消耗训练到不同部位的肌肉群。训练方式交错进行,让肌肉适当地休息,有充足的营养,这些都有助于肌肉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雕塑身材。
可是这些话,看起来很简单怎么连在一起就感觉很难理解了。
其实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像keep的课程那样做不同的锻炼,每一段运动做一组,然后就换另一组做,锻炼其他部位的肌肉。
他还强调了睡眠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肌肉并不是锻炼完了就马上变壮,而且如果你要是稍微锻炼了一下,然后你的腹肌就有很明显的变化,那么这说明其实你的脂肪挺多的,还没有转化,而且也很容易变回原样。我们的肌肉是在睡眠之中悄然变化的,细胞也是在得到充分的营养在人体休眠之中大量地增加的。
人的肌肉并不是在健身时长成的,而是在健身之后的休息时间,肌肉细胞开始进入一个修复发展的循环过程。
在这本书的最后,他还介绍了一种叫做菱形健身流程的一种健身方法。照片发给大家就好了。
03
肌肉含量的比例才是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肥胖”的指标。
总结全书,除了训练方法,传递更多的还是对于健身意识和价值观。
于是,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健身哲学观。
做人要美和坚强,于之健身,则是美之于线条,坚强之于肌肉。
每个人都有不应过壮或过瘦,而是应当追求肌肉的线条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我们都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属于自己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