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一个听上去让人望而却步的名词,也让我感触很深却伴随很多人很久很久,有的人可以在挣扎,反复,痛苦,艰难,无助,孤独之后走出来,可是有的人却选择了倒下,毕竟,也许倒下比站起来更加容易,或许是因为真的太累了,他们最终选择了用死亡来得到解脱。
其实,假如我们能够从不同层面去正确地认识抑郁症,并且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它的时候,或许结果会好很多。以下浅谈我对抑郁的一些看法,希望对那些曾经迷茫的人有所助益吧。
多年以来,精神分析理论经历了从早期的驱力及其释放理论,到心理结构的形成,自我的出现,至强调客体关系的发展,有关抑郁症的病因解释也不断得以修正。
驱力理论中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在于本能驱力与攻击性。弗洛伊德认为,出生就是一种精神创伤。通过吸吮母亲的乳汁满足口腔欲望,同时母亲的抚摸、换洗尿布、洗澡等行为可以通过触觉运动系统形成对母亲的安全依恋,这种依恋逐渐外延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基本信任感、安全感,也是个体健康人格的核心。这段时期婴儿对食物和安全、信任的欲望是否满足,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呵护程度。如果在哺乳期内这种口欲期的欲望没有满足就会形成“口欲期人格”。
而这种人格的特征是: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多付出少,在生活习惯上的特征是喜好烟酒、进食障碍,多幻想。成人后再次遭遇外界刺激会使心理水平退行并固着在这个阶段。
所以事实上有的抑郁症的人往往表现出口欲期的问题,如用矛盾方式解决抑郁情绪:一方面拒绝进食,另一方面暴饮暴食,尤其是甜食,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口欲期满足,在遇到应激事件时会非常容易退行到口欲期,成年人很容易被爱的失望体验激发而导致抑郁。
比如个体与母亲在早年关系中形成了施虐-受虐关系,母亲经常责难批评幼年的个体至哭泣,个体为此自卑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母亲和儿童之间没有形成积极体验,这正是抑郁的源头。
在自体心理学理论中,该理论将本我、自我、超我看做一个能量系统,各种能量的变化引起不同的心理现象,而情绪是一种能量的释放,释放的同时伴随着特定的主观体验。情绪同时有特定的结构模式:如本我内部的紧张产生性兴奋、愤怒;自我内部的紧张引起现实性恐惧、生理痛苦、爱、恨;自我与本我之间的紧张导致对本能的恐惧、焦虑、厌恶、耻感;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紧张引起罪感、抑郁。
而抑郁是由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而其中自尊的丧失是抑郁形成的关键问题,超我的道德评判功能使自我产生了消极的情绪而导致抑郁。不充分的、不成熟的超我导致一个成年人心理器官中留下非常消极的自我心理,这也是患抑郁的重要因素,属于心理发展过程中发育的缺陷。由于这种个体的心理器官中存在的巨大的攻击能量,因此当他或她面临丧失和挫折的经历时,第一反应就是愤怒。如果这种反应不能纠正所面临的威胁,那么愤怒就会指向自己,发生一系列的自我否定、自我惩罚、自我愤恨的抑郁症状。
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强调个体潜意识活动的研究不同,行为主义主张忽略意识,注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研究外部可观察的行为。
假如用这样的理论去解释抑郁,一方面,有习得性无助,个体在面对外界应激时,假如经过若干次努力依然不能避免失败,则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无助感,使个体不愿意再尝试任何行为,听天由命,冷漠麻木,失去信心,默默承受。当抑郁症的人一次一次努力又难以摆脱的时候,以失败告终的时候,会不愿意去尝试,认为我是无力的我是孤独的,我是无助的,我只能承受这种精神和身体带给我的压力和不适感还有巨大的精神创伤。
还有一种是强化,是指个体在出现某一行为后,行为的后果使个体得到某种好处或避免某种坏处,则个体倾向于再次做出该行为。
而抑郁行为之所以多次出现,就是由于其抑郁行为被“正强化”了,比如一旦个体出现抑郁,就会得到亲人朋友的关注,因此有时候抑郁症状成为控制周围人际关系、获得自身需要他人注意的手段,往往持有此种内在动机的患者缺少主动摆脱抑郁的意志,往往病情持久、抑郁程度重。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当个人在其社会行为中收到较少的肯定性强化时,比如人际交往得不到他人积极响应,缺少“正强化”,会导致社交行为减少,由此社会技能缺乏,如此又导致肯定强化的减少,如此循环易诱发抑郁。所以便容易产生消沉、沮丧和抑郁,这种情绪又可诱发低自尊、悲观与罪恶感。这也是其中一种。
最后就是惩罚,惩罚与强化相反,当个体出现某一行为后立即给予一种负性刺激如厌恶、斥责、嘲笑等,个体再次出现这种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比如个性内向拘谨的女大学生对爱慕的男同学表达好感,但被婉转的拒绝,这次“失败”成为一个惩罚,让她自尊心严重受损,感觉到人人都在嘲笑自己,从此再不敢主动接近异性,甚至“泛化”到所有的人际关系。
惩罚导致抑郁,在比如于一个人在负性刺激下应对方式为退缩行为,由最初的还能与外界交流逐渐变得退缩,由减少外出社交,发展到不敢见周围所有的人,出现社会功能的严重障碍。这时候也是抑郁症的其中一个表现,不喜欢交往,不敢和人们沟通,钻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外面的世界很难让他安心和安全,时常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说自话,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认知心理学,或许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流派吧,因为它的人性化,它的积极性,它的主观能动性让我很喜欢。
首先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的心理学流派,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分解为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操作单元的产物即是反应。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而其中有代表性的两个理论为ABC合理情绪理论与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
说到ABC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艾利斯,他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存在非理性的信念、评论、解释。A指激发事件,B指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C指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C的间接原因,而个体的信念B才是直接原因。
对于有抑郁倾向的人,在既往经历中形成了许多不合理的信念,对应激事件容易产生消极的解释和评价,进而导致不良情绪与行为,而不良情绪和行为,又成为新的刺激,产生新一轮的A-B-C反应。如此往复,个体会反复陷入自卑与退缩,最终导致抑郁。这个我也有深刻体会,经常会因为认知出现偏差,产生不合理信念,最终出现偏向抑郁的行为。
还有就是认知歪曲模式,之前学习过有九类认知歪曲模式,因为觉得太贴合自己了,我经常喜欢给自己对号入座。
而这个理论认为,个体的功能失调性观念是抑郁产生的关键因素。功能失调性观念是人们关于自我和世界的过于僵化的观念。抑郁与人们的自我评价有关。抑郁的人倾向于消极地看待自我、世界和未来。看待自我、世界和未来的时候,他们使用一个稳定的否定性的图式。这一否定性的认知图示使其歪曲地看待现实,在认知自我、世界和未来时倾向于高估否定性的行为,低估自己肯定性的行为。
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 则是用依赖和独立来解析抑郁症。当人们失去朋友、工作或健康之后,抑郁症就可能发生,因此这些“丧失”迫使个体必须独立,而这种独立于患者来说是难以处理的。失去的人或环境帮助患者支持起一个虚假的自我想象, 它们一旦消失,破裂的自我就会崩溃,剩下的只有绝望,这个时候也会出现抑郁症。
抑郁症或许发生在很多人身上,我们或许能做的不是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且用一份理解和包容,更多的关注关心他们,更多的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来,重获美好,我想或许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对我们生命最好的呵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