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很久之后,我发现自己不能减重了,然后,我痛下决心,从今天开始控制饮食。
结果就是题目里面写的那样:今天又是吃多了的一天。
(一)为什么我可以坚持跑步却不能面对饮食的诱惑?
跑步是大概一年半以前开始的,过春节虽然停止了一段时间,但基本没有完全中断。
科学饮食却痛下决心无数次,但是每次都无疾而终。
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从我每天不间断的坚持跑步就可以证明我的意志力了,但是为什么我面对一碗白米饭,一盆麻辣烫以及任何好吃的时候,变得这么的没有自制力呢?
《自控力》这本书,将自控分为三个类型。
“我要”
“我不要”
“我想要”
同样是减肥,跑步属于“我要’,而控制饮食却是”我不要“。
我要出去跑半个小时,然后我就穿戴好,下楼去,无论我是多么的困,多么的不想去,我还是在养成习惯之后,不假思索的出门。
我不要吃晚餐,我不要吃蛋糕,我不要吃红烧肉,我不要吃米饭和馒头……然后在香喷喷的食物面前丧失抵抗力,开始吃了之后,又觉得自己真的好失败啊,连一餐饭都抵制不住,接下来就放开胃口,大吃特吃。
跑步回家大汗淋漓,自己我感觉超好,然后很自律的不吃碳水,为自己感到骄傲一整天。
大吃特吃之后轻轻抚摸着肥腻腻的小肚子,面色凝重,内心鄙视自己无数遍。
《自控力》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作为专门研究意志力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为我这样的人提供了一个选项。
我可以把”我不要“变成”我要“,这更有利于我的减肥事业。
我不要吃蛋糕,变成了我要吃青菜,我不要吃米饭,变成了我要吃水果……
作者和很多读者认为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减肥,而且,能让我们感觉好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避自我鄙视,以至于自暴自弃,吃下更多,或者毁灭自己的冲动。
(二)我的社交圈决定了我今天会不会吃多
我是骨灰级宅神,我的社交圈就是我父母,我丈夫,我孩子,我妹妹……没了。
然后我们一家的日常是这样的。
早上醒来想今天早晨吃什么?然后顺手拿起桌子上的水果或者糖果或者饼干先吃起来,中午是要大吃特吃的,因为中午嘛,晚上更是要大吃特吃的,因为夜很长,看电视时候吃瓜子……反正,在家里就是要吃,家里随时随地都有吃的。床头柜里都是零食,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吃的,连沙发上都到处是吃的……
我是胖子,我妈妈也是胖子,我老公是胖子,我妹妹也是胖子,我爸爸正在变成胖子的路上……
《自控力》说,意志力会像病毒一样的传染,肥胖和会传染,甚至体弱多病都会传染……
你喜欢的人更能将一些东西传染给你。你身边的人更是如此,家人尤为如此。
我为什么今天会吃多呢?因为我每一天都吃的很多,吃的多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我去同事家做客,每每被人家的小碗和小盘子惊呆。
而我的吃饭方式是:不吃撑,就不算吃过了。
我早就被我们家的吃饭方式入侵至骨髓了,怎么可能不吃多,不胖。
(三)今天又是吃多了的一天
痛下决心是一回事儿,真的会不会吃多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自控力》告诉我,痛下决心也会让我感觉好一点儿。怪不得我一天都得痛下决心好多回,原来这样会让自己在糟糕的日子里保持着“我能改变自己的,自己的体重,身材,以及人生”的虚拟的希望。
我痛下决心要全身心的投入我的工作。仿佛明天我可以变成自己专业的达人。
我痛下决心要少吃一点儿,仿佛我真的可以控制住我的饮食,然后变好看。
凯利教授说,经过一只被电击的小老鼠的试验,我们人类知道了,最最美好的感觉,不是享受也不是即时满足,而是一个叫做希望的东西。
我们为了希望,可以像那只被电击的小老鼠一样,在发烫的电网上不停的跑来跑去,直到自己被累死。
希望当然是好的,可惜,总是不切实际的希望,盲目的希望,只是希望有希望本身,并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就像我今天又吃多了一样,如果我明天早上还是痛下决心少吃点,晚上又不由自主的吃多了,那么,什么用都没有。
(四)我很想控制住我自己的一切
《自控力》是用科学的态度,摆事实的方法,告诉我们关于自我控制的意志力的一切。
这些证据来自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专家和学者,由不得你不信服。
如果你还是不信,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就会像我一样,分析一下自己今天为什么又吃多了,然后真心的臣服于科学,臣服于《自控力》。
没有人愿意失控,没有人愿意自毁,我们天生就是希望自己能按照自己最初的目标,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人人都需要《自控力》里面关于意志力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