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之前完整地看完了BBC制作的七年系列——从7岁到56岁,每隔七年拍摄一次。同样的一群孩子,几乎同样的问题,但比采访类有更大个人发挥的空间;慢慢就能感觉到时间的力量。
巧的是,欣频在创意书中写到的时间间隔恰也是七年——不知道她是否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以她自己为例,从21岁开始,28、35、42,回头看来都是重要的转折点。
《神秘的和谐》中提到一个观念:“生命中有某些片刻是改变会发生的时刻。身心每隔七年会改变一次,而且这个改变会每隔七年地持续下去……每隔七年,身心会来到一个旧换新的过渡时期,在这段过渡的时期,一切都处在流动的状态中,如果你希望某些新的层面能够进入生命中,这正是最佳的时刻。”
我回想我的生命,才发现我的21岁、28岁也正是生命重大转折的时刻:我21岁进入广告圈,正式成为一个广告文案;28岁出版第一本广告文案作品集,正式进入创作出版的生命阶段;35岁完成35个国家的旅行,并且开始在大学演讲与教学……
头脑发热就想着自己也要拍摄一个七年系列,联系了小伙伴,但直到今天才发现最核心的问题该怎么问仍旧一片模糊。
就像S3E2中用隐形武器杀人的Mayfly Man,他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张照片,却是最容易不被觉察地实施谋杀的人。
It's not what's in the photographs, it's what's not in them.
这一系列的灵魂人物是藏在摄像机背后的人,他提出的问题和引导的话题,他做这一系列的初衷,以及是什么在驱使着他(能拍出如此时间跨度的纪录片,也只有BBC了)。
ps 写了这么些天,感觉真正的写作一定很残忍;笑着揭露自己的伤疤,自己的阿克琉斯脚踝。就像乐嘉在《本色》的开头写的那样:写的是我,说的是你。
这本书,表面上谈了我的故事,其实是在说你的人生,因为我很清楚,如果我不下狠手先剖自己,你是断然不肯自剖的,因为有些事你已经忘了,有些事你不愿回忆,有些事就算回忆了你也未必肯下手,有些事你就算回忆了肯下手也不知怎么下手,自剖这事,实在是极痛。
他这篇序文写得真诚,让我只想做typeing。
……我总觉得,除非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借鉴,除非你能从我的身上得到对你有滋养的力量,除非你觉得我所说的让你觉得有相识已久的感觉,否则,你毫无必要对我的人生八卦好奇,那些只是昙花一现,嚼后索然无味,我对你的真正价值,必定只存乎于借鉴、力量和感觉。可能,你我二人对“有价值”的定义不同,你认为“娱乐和开心”就是价值,而我认为“成长”才是价值,大家定义不同,无所谓对错……
……如果作者的人生无法与你交汇,那永远只是他的人生而已,不是你的。很多可怜的人总是通过观察和羡慕别人的生活来意淫自己得到满足,从未想过自己要去经历一些事情,我鄙视这样的人生……
Now, it's my time on stage.
两种人,一种行动前敲锣打鼓告知一众人,另一种行动后轻描淡写说给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