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你对阅读有什么误解不?
看看下面的这几种关于阅读的情况,有没有正好说中你的地方?
误解1:读书无用
读书无用,肯定是排在第一的。一本书凝结了作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智慧,你只要花几天或者几个礼拜的时间,就能深入探索其智慧的结晶,仿佛作者在对着你一个人在娓娓道来,这难道不让人想想就感到兴奋吗?
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新迭代如此之快,学校里面学习的知识并不足以支撑我们应对变化,因此不断学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阅读就是为我们不断学习提供条件的性价比最高的途径。
误解2: 邓宁-克鲁格效应
提到邓宁-克鲁格效应,你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如果说认知的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是不是大家觉得有些熟悉呢?据说有95%的人都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因此在阅读上就会只选择自己“够得着”的书,这样就容易造成认知停留在自己认同的那个层面,而得不到拓展。
误解3: 读不懂就放弃
“读不懂”不是一个固定的状态,这只是暂时的。就好像一句大家都听过的话,“年轻不懂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如果一本经典书籍,或者说这个内容是符合你阅读需求,但是又一时间看读懂的,可以先选择读一些跟这本书类似内容的书籍,慢慢的扩大自己的理解力。
误解4: 秘密读书
读书不是一件私事,训练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志同道合的书友们来到一个读书营,大家互相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共同进步。
误解5: 听书不算
既然我们能在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课,为什么不能听别人介绍一本书?听书可以帮助你理解那些暂时搞不懂的书籍,也可以用来拓展兴趣领域。比如对我来说我,我不会主动阅读历史书籍,但是通过听樊登老师讲书,就会发现原来历史非常的有意思。我还因此特地参加了一个历史书籍的读书营。所以不论自己阅读还是听书,只要能够为我们提供进步的途径,都是值得尝试的。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误解,有没有正好说中的地方?欢迎留言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