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坚持定期互动、培养习惯
企业教练是一个过程,远非单次教练所能囊括。
虽然单独的一次教练也能发生作用,但企业教练显然不止如此。如果把单次教练当做一个“单次事件”的话,那企业教练就是一系列互动组成的“系列事件”。
而且,企业教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想——做——做到——持续做到”的过程。
01 想
首先是“想”,思考、反思。
苏格拉底说: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内,我们会感觉到习惯、自然,还有安全 。在舒适区内,我们无需去思考太多,只需要按照过往形成的一直有效的惯性去行动即可。
然而,凡事有两面。
心理舒适区在让人感到舒适、安全的同时,也容易让人固步自封、满足现状,乃至害怕未知、不敢冒险、丧失进取精神。
所以,如何面对自己的舒适区?
这是个问题!
首先得搞清楚自己的舒适区范围、边界在哪吧!
这个需要好好返观自照,什么意思?通俗的说,找个镜子照照自己——内心的镜子,外部体现为静思默想。
最难的是开始这一“想”。
思考是最难的事之一,尤其是当被思考的对象是自己时,这种难度更是无以复加。
思考需要人去面对——面对现状、未来,或者,过去;面对外在,或是自己内在。
从无意识的惯性模式,到有意识的主观选择 。
从思考开始,改变慢慢发生了 。
思考,从愿意面对开始。
从心理的角度看,很多问题诞生的原因是内心的逃避 。
逃避现状,逃避不满、逃避逆境、逃避挑战,逃避需要耐心完成的事,逃避需要用心,乃至逃避思考,逃避自由 。
不是吗?
现实中,很多人都期望快速、轻松地获得答案,满足自己不愿费心思考、无须绞尽脑汁的心理历练。
快速获得答案、解决本次问题的同时,是否也是放弃了一次自我成长的锻炼呢?长此以往,会如何呢?
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是有惰性的。仿照牛顿力学的说法:人的心理都有个惯性。
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人的心理倾向于保持原有的状态 。
这也意味着,想要支持别人成长,最大的阻力有时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被支持者本人 。
接受支持、帮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尤其是类似于教练的助人方式的支持 。因为这类的助人方式,重在激发被支持者挖掘自身潜在资源、智慧、能力……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明智”二字,太稀松平常了,然而竟蕴含着“知己知人”的智慧,联系到孙子兵法里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是否能获得更深的思考与感悟呢?
“认识你自己”,离不开思考,有时甚至是对自我内外痛彻心骨的审视 。
教练要做的,就是沿着这个方向,支持被教练者自己做到,而且是持续做到 。
这不容易,但有价值 。
这不仅要求教练的投入,也要求被教练者的投入,无它,只因为这个过程中的思考不是发生在教练的脑中,而是发生在被教练者的内在。毕竟,被教练者才是教练工作中的核心。
但与此同时,这也似乎注定了教练不太受那些暂时不愿意改变、目高于顶的人的青睐——教练的一大挑战也在于此。
很多人的不理解也在于此:我请你来帮我,你竟然不告诉我如何去做?那我还请你干嘛?
其实他没有想清楚一点,那就是:什么情况下你会请别人告诉你答案、教你怎么做?
答案大约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会时!
于是问题来了(教练几乎总是在问你问题):
你怎么知道自己“不知道”“不会”呢?
于是,你犹豫了:我自己知不知道、会不会我还不清楚呀?
答案是:你真的有可能不清楚!
不然,你为何会犹豫?你的“犹豫”代表了什么呢?不确定。
那么,是否可以说:你的“不理解”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本有或潜在能力的一种忽视、怀疑呢?就好像故事里讲有人坐在宝箱之上,却当街行乞?
到底知道不知道,至少得真正静下来想过才行。
思考时的内外状态,直接影响思考所能去到的深度、广度、角度。
而教练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支持你思考的环境、氛围并辅以一系列的专业技巧来帮你去想、激发你去想,进而得出你自己的答案。
问题本身就蕴藏着答案。
问题到达什么层次,思考就可以到达同样乃至更高层次 。
所以,你能在你问题的层次上,再多想一点、想深一点、想高一点、远一点、换个角度再想想、换个场景再想想……吗?
其实答案就在你心底。
只是有时候,我们看是不见,有时候我们是不愿意看,而有时候,我们是不知道怎么看。
当被教练者开始愿意面对、思考时,其实改变已经在发生,成长、进步已经在悄然启动——种子既已种下,剩下的就是生根、发芽了。
02 做
其次得“做”。
大脑里的行动≠现实的行动 。
坐而论道,还需起而行之。
想的再多,若不身体力行,无异于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03 做到
第三要“做到”。
“做”只是个开始,只是在对行动、过程负责。
“做到”却是个阶段性的结束,是在对结果负责。
管理中不是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请给我结果”吗?
然而,过程和结果哪一个重要呢?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没有好的过程,能多大程度上获得“好的结果”呢?即使有,这种结果能持续多久呢?
管理中讲“请给我结果”,有一种情况是前期做了很多的管理铺垫工作,如此,讲这类话可谓是顺理成章。
也有一种情况,前期很多时候都是管理缺位、忽视过程,这种情形下讲这句话,其实是管理者在不太巧妙的推卸自己的责任吧?
04 持续做到
第四要“持续做到”。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做到一次不难,难的是持续做到 。所以,你做出结果了吗?你的成绩有多大程度的可持续性呢?
最难的是坚持,最易的是反复。
顺境中能坚持,也属不易;逆境中仍坚持,更是难能可贵。
风平浪静能做到,只是普通;惊涛骇浪能做到,方是高手。
可以持续做到时,“做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
一种行动只有成为习惯,常态化、生活化,这个行动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否则,可能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接触的企业越多,我越来来感觉到战略、市场、模式等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匹配的人才、团队,则皆都难以落实,一切只会沦为空谈。
而人才、团队的本质,是包含能力、思维、行为等在内的一系列习惯。
企业的现状,是一系列不断改变的习惯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习惯,有高效的,有低效的,有无效的。
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里众多习惯自然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
未必有形,但必定能被感知到。
当认知和习惯建立了基本的基础之后,关于项目的实际操作方面,就可以同时提上日程了。而这,正是接下来要谈到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