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聚居的村子是一个回族风气浓郁的村庄,当然相应的民族节日也过的比较隆重。开斋节是回族同胞最大的节日,在开斋的那天,牛娃和其他小孩一样,穿上干净的衣服,去寺里礼拜,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自己可以过的开心,美满。然而这些牛娃不懂,他只是跟着父亲,开开心心的去寺里,和其他人一样礼拜,礼拜结束后大家会相互问候,相互关心。
家中的妇女们则在开斋节到来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丰厚的食物,最传统的就是油炸馓子,馓子的主要配料是将苹果,红枣,等水果熬成汁,再把鸡蛋和胡麻油弄成,与面相互柔和,最后与果汁相互搅拌,弄成面团,这弄面团可不太容易,需要不断的揉捏面,让里面的配料与面均匀混合,这大面团,需几个人不停的搅拌柔和,搅拌成功后,将面团放进一个大盆子中,最后就是关键一步了,那就是揉成条状,需要年长,有经验的人来做了,这时家中的重要人物就出马了,那就是牛娃的大姨,和几位邻居,她们已经做了好多年开斋节的馓子了,因此很有经验,只见她们将面条揉搓至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撑、绷成粗细均匀一致条状,然后将其放入架好的大油锅中,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黄焦脆的馓子。在做馓子的同时,她们照顾说笑,相互交流经验,让整个厨房变的其乐融融。
还有一种特殊的食物叫做“蒸鸡”,这是一种特有的制作方法,首先要提前一天准备,将面粉前一天进行发酵,然后将鸡切成小块,弄好特殊的配料,进行腌制,等到第二天,待面粉发酵好,配料全部入味鸡肉里面时,将鸡块用面粉包裹,架起蒸馒头的大锅,开始蒸鸡肉。肯德基我没有吃过,但蒸鸡绝对可以与名扬中国的外餐肯德基相媲美。
除了这两种好吃的,还有牛肉丸子,酥肉,等组成的“十三花”(是由十三中不同美食组成。)让人流口水。
妇女们手忙脚乱,停不下来的忙,而“馋猫们”已经虎视眈眈的定住这些美食了,牛娃也不例外,他什么都不会,但老是向厨房跑,假借帮忙的名义去顺点好吃的,牛娃慢悠悠的走进厨房,看见母亲正在忙,他就偷偷的向牛肉丸子那里走去,因为这些好吃的,只有牛肉丸子好拿。
“出去。这里这么忙,你跑来干嘛。”母亲赶牛娃出去。
“我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别赶我嘛,我看这好吃的都怎么做的?我也学学。”牛娃辩解到。
母亲刚转过身和其她人交流事物,牛娃就伸出自己的小脏手,狠劲的抓了牛肉丸子,转身就向门外跑去,等母亲发现,他已经拿着丸子溜走了,母亲气的想追出去教训他一顿,但已经追不上他了。也不是母亲不给他吃,因为这是要接待阿訇和贵宾的食物,阿訇和贵宾还没有来,吃了是一种不尊重。可牛娃才不会管这些呢。
牛娃出了厨房门口,一路狂奔向小桃家跑去,来到门口,小桃的母亲正在干活,她看见牛娃跑来,疑问的问:“牛娃子,你不在家好好过节,跑来干啥?”
牛娃手背在后面,调皮的说:“姨,我在家过完了,小桃在做啥?”
“她在里屋呢,可能在写作业吧。你找她干啥?”小桃的母亲问到。
“没啥。”说着,他就向房里跑去了。
牛娃看见小桃就高兴的说:“你看,这是啥?”
“什么啊?”欧阳小桃疑问到。
“牛肉丸子,好吃的很!”说着,牛娃就把背在后面的手伸出来,丸子上的米粒都粘在了他的小手上。
他给了小桃,两个孩子高兴的吃着牛肉丸子,可小桃却不知道牛娃没有洗手,时间仓促,他没有准备,也没有想那么多,偷到好吃的就很开心了,还在乎这些。两个孩子很快就吃完了。
开斋节到了,回族同胞们以自己特有的问候方式,相互问候,相互祝福,牛娃跟在父亲后面,走着,学着父亲的问候方式,等有了长辈来家里探望,他就学着父亲的方式迎接长辈,等阿訇和贵宾到来后,就可以开餐了,牛娃忙碌在人群之间,混迹在贵宾旁边,偷吃着所有好吃的,等贵宾吃饱了,他也就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