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文
自从微信有个微信步数这个小程序以后,朋友圈里不自觉的引发了一场别开生面,你拼我夺的步数大赛,无独有偶,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始终在霸屏!
于是就开始有不少人争相研究如何作弊。
实验1:计算的是步数还是距离?
小方和小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小方携带iPhone6手机,小陈使用运动手环。小方小碎步前进,小陈则大步流星,行走15米的既定距离。小方用了30步走完了15米,小陈只用了20步。
而手机上显示的数据,小方走了34步,小陈走了17步,与他们自己默数的步数相比,误差在4步以内,基础准确。
结论:微信运动确实是计算步数,与距离无关,也与步伐大小无关。
实验2:斜坡陡坡、上下楼梯怎么算?
楼道阶梯一层9步,小方走完一层,转角再上了一层,共走了18步台阶,再加上转角走了2步,小方共踏了20步。而小方手机上显示增加了22步。斜坡实验得到的数据也基础类似。
结论:计步数据不会受地形影响。无论是走路还是爬楼梯,都是走一步记一步,误差基础在2步以内。
实验3:真的可以作弊吗?
在坚持原地不动的情况下,小方、小陈手上分离拿着iphone6手机和运动手环。确保数据稳定后,他们开始一起动摇手机与手环。在20秒的相同时间内,小方摇了12下,小陈摇了11下(一个来回算1下)。再看微信运动中的数据,小方多了28步,小陈多了24步。除去可能出现的细微误差,摇一个来回,在计步器中被计作了2步。小方摇了12下,从数据的呈现来看,相当于走了24步左右。
结论:来回甩动手机或是手环确实能增加步数,“作弊”一说确实可行。
于是隔壁的李阿姨开始拉着好友一起加入了暴走大队,同事小李也从原本的跑步者变成了一名十足的手机步数控,没走一步就要看看手机上的数字到底变化了多久,就连我爸从每天的饭后一小走变成了不破万不回家的势头。难道说走得多就真的好么?
专家告知你
记载步数的原理是这样的
iPhone5s/6/6plus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依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由此看来,“微信运动”记载的步数还是存在一定误差的,比如手机偶尔没带在身上,或是刻意地去摇手机等,都会改变数据,这样记载下来的步数也就不准确了。
医生告知你
饭后走路1小时以内对身体最有好处
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约在2000大卡左右,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会耗费1700大卡左右,过剩的300大卡需要通过运动来耗费。
走路1分钟会耗费2大卡左右,按一秒钟一步来计算,就是60步耗费2大卡。
那么也就是说,要耗费掉过剩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一般来说,饭后走路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对身体最有好处。
但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效受到损害,影响健康。
其实不管是出于攀比还是出于其他的目的,首先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最重要。如若是因为手机上多多少少的步数而促使原本吃不消的身体变成了负重的傀儡,最后遭殃的也只是自己。
因为,有专家认为日行6000步最佳,行走步数增加也不等于锻炼量提升,相反如果没有进行训练,盲目追求步数的话,还会使关节劳损。
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剧,太多的人因为健康选择了健身房,跑马,游泳等一系列十分健康而又绿色的运动,这是应该值得提倡的,而因为攀比,霸屏,炫耀而出现的作弊,疯狂乃至有损健康的活动却是要及时止损。毕竟身体是自己的,不能一味的去盲目盲从,也不能成为亚健康的引导者。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良好的身体是会让自己充满光泽,绽放生命的美丽。
最后,如何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微信步数?
这也是有办法的。以iPhone6为例,只要取消公众号里“加入排行榜”的选项,或是在手机的设置中,找到“隐私”一栏,点击进入,找到“运动与健身”一栏,点击关闭即可。
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体,拥有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