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我开车在乡间小路上。
路很小,只够通行一辆小车,路的两旁,有两排高大的水杉树。
我小心地开着,心中默念,“对面千万不要来辆车,否则的话,汽车要长在葫芦里了。”
沿着路拐过一个弯,发现前面有一老太太,佝偻着推着一辆脚踏三轮车,正吃力向前走着。
一头灰白的头发,在耳边两旁扎着两根麻花辫,穿着灰蓝色的上衣,像是用土布做的。一手把着三轮车龙头,一手拉着后面车斗的铁环,走得有点不太协调。
我慢慢地跟在她后面,想超车是不可能的,我也不想按喇叭让她让行。
可能老太太感觉后面有辆车跟着,扭过头向后看了看,立马把三轮车尽可能地靠在路边,并站定让我先行。
我很小心地开过去,并降下玻璃窗,想说声谢谢。
想不到老太太却说:“对不起啊,挡住你的车了。”
我忙向她挥手致意,然后开车而去。
但老太太黝黑,充满皱纹的脸庞,充满歉意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闪现。
这些上年岁的农村老人,为什么总是拖着瘦弱的身躯,去田野干活呢?
是家人不孝,还是别的?
有段时间,我总是问我老妈:“为什么一刻不停地干农活,干农活也没事,但又为什么要干到天黑才回?即使这样也行,又为什么每天如此?”
老妈很反感我这样问她,反问我:“一个人不干活,那算什么?是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了?”
可能就是体现自己还有用这点价值,这点有用,不管怎样的年岁,只要能下地,就会千方百计地去下地干活,哪怕是除一点点草,捡一点点柴火。
现在的人,总是与效益挂钩的,干活再多再累,如果没有了效益,那也是白干。
所以,我也总是质问老妈:“这么劳累的农活,又苦又累,还没有经济效益。但万一干活时闪了腰啥的,去医院就是大开销。还不如自己悠着点,注意自己的身体,少干点活。身体好了,才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让这些地荒废?亏你想得出来。”
一次与朋友聊天,说现在老人家,真搞不明白利害关系,以为自己勤劳干活,就是最大的贡献,殊不知,累坏了身子,反而是得不偿失。
朋友听了,很是认同,但又说:“那些老人,做惯了一辈子,想让他停下来,是很难的。但话又说回来,人老了,适当干点活也是好事,比整天窝在家里没事干强。”
我也很认同,说:“适当干活是好事,但他们干活却不适当,老是当自己是正劳力。”
“所以啊,有些事,是需要我们去干的。有些活他们干不动,得我们去干。如修树啊,翻地啊之类的。如果我们不去干,那么他们会干,那么这个累活,就伤人了。”
我听了,才明白,我们总是看着别人,这不对那不对的,其实还得看自己。把那些累活都干完了,那些老人家还有累活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