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民宿,是新时代的驿站也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平台和载体
古人应该是害怕旅行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舟车劳顿、披星戴月、鞍马劳神、餐风露宿......这么多的词语都在描述旅途的艰辛,无论富足者或是贫穷者都不敢轻举妄动,唯有那些进京赶考的才子们不得已用耗时数月的方式去面对;而罪不至死或刀下留人的方式,也让罪臣罪民离乡背井地被流放到南蛮或荒野之地,这一路的跋涉用销声匿迹形容不为过。以致于,旅途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无尽的悲凉与伤感,跟现代的旅行成为乐事决然不同。
“一生能着几两屐?”这是活在当下的态度,劝人莫怕费鞋几双,大隐于茫茫人海或山川河流。有的旅行是迷路,有的旅行是逃避,有的旅行是困窘,有的旅行是生活......让人意马心猿的清风明月,在家里是不能享用的,于是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便成为了美好的托辞。在旅行中,少不了熙熙攘攘、风吹雨打、茫然失措、心满意足,然后倦鸟知还地还原原本的生活,然后继续折腾出再次出发的动力。如果每一次出行能够做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是值得炫耀和傲骄的事。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你若从事的是商旅产品,这也应该是你所要重点考虑的角度。
民宿客栈的空间布局、功能区域、风格风情、服务配套等等都是常规性重点关注的,恰恰这些理性的环节是最为容易把握和实现的,哪怕你不是专业的设计师,只要你具有合乎大众化并略胜一筹的审美,并且借助大量的网络信息,几乎都可以及格实现或者超常发挥。最不容易实现的是感性部分,即使连专业设计师都不一定能做到做好。现代科技的发达,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和距离,古时候的颠簸劳累已是想象不了的感觉,而今的旅行已然成为人们移换空间、发展事业、享受闲暇生活的一种方式。人的需求是不断递进的,欲望永不停止,那些旅行爱好者,“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是首先需要满足的要求,频繁出门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游客式的追求,开始需要归属感,这份归属感可以借助各种媒介或志趣相投成为切入点。归属感即是情感的落脚点,有了情感才会有深刻记忆,记忆才是终身难忘的。各方面的原因,某个地方不一定多次去了,可也许一次的火花就足以惦念许久,以致于跟身边的朋友同事家人念念不忘。
那些商务型标准化的酒店产品,过于商业的特性,缺乏情感的链接,再加上千篇一律的出品,人们已经开始审美疲劳,人们开始找新宠,从而导致消费转型,于是民宿客栈带着独特的情怀与清淡的风土人情得到顺应趋势诞生的肥沃土壤。凡事都有阶段性,都有一定的成长瓶颈。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拥有想象力和观察力,才能在衰退中找到新的生机,就像蕉树一样,开花结果后消亡但同时长出新芽,只要生命不衰竭就能周而复始地轮回,所以,找到其“生意”才能实现新生意。
遥想起古时驿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2000多年,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驿站与当今的邮政系统、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等等,有异曲同工之效用。
民宿客栈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在于,或者因为主人的魅力和用心,或者因为细节和器皿物件勾勒的故事,或者因为朋友情谊,或者因为名人效应,或者因为某个事件等等,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性价比,它更应该具有亲和力、人文关怀和人情世故而让人倾情。虽然,现代科技文明,让人与时空都可以短距离高频率地改变着生活模式,信息的快速传播也会让某个地方或某个人极快地成为网红产生高效率的商业效应,但并不因为高效就能改变一切。例如:孤独,从古到今,依然存在。古时候的驿站基本属于官方使用范畴,当今的民宿客栈未尝不可成为生活驿站、情感驿站、人文驿站、缘分驿站、物联驿站,从而成为一定特色的人文圈。我把民宿客栈解读为新时代的驿站,传递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哪怕只是过客都因为各方面牵扯到的归属感情感或缓解孤独感或交流收获等等,而得以沉淀出民宿客栈自己独家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它可以轮回的生命力。如何找到基因那就需要基于自己的可操控范围内、资源整合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服务管理水平等等,重新找出不同角度的切换和链接,在原有的基因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因地制宜地裂变出新的细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17年10月30日鹏城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