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也在对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亚、印度尼西亚采取军事行动。
我们打开地图就能看到,夏威夷的珍珠港在日本和美国的大致中间位置,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在太平洋的西边,为什么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会对东南亚的几个地区发动了军事行动?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国和英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在当时,日本本土和日本占领的中国、朝鲜等地都没有发现可以开采的石油,日本的石油95%要从美国进口,其余的要从英国进口,日本如果没有石油,用不了一年的时间日本的海军就由于没有足够的石油而不能战斗,日本能获得石油最近的地方就是印度尼西亚,那里是当时比较重要的石油产地,当时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如果日本想要在印度尼西亚舒舒服服的开采石油运回日本本土就必须要制服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美军以及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英军,这样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三角关系才最稳固,如果要想守住这三个地方就要防止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袭击,这样就必须要摧毁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舰船使其无反攻东南亚之力。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日本为何在对上述三个地区发动了军事行动的同时偷袭珍珠港。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马来方向的军事行动
可以这么说这一次马来方向的进攻决定日本在东南亚军事行动的成败,只有在马来半岛成功登陆后,才可以从背后进攻新加坡,新加坡军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世界最大的海军英军一直把这里当作它经营东南亚的据点,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把这里建造成了一个大要塞。新加坡军港的要塞炮数量比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多几百门,要塞炮呈扇形正对马六甲海峡,没有任何死角,是坚不可摧的要塞,只要英军驻守这里,无论是于香港地区相连的中国本土和马来群岛,还是缅甸和印度,都不敢与英国为敌。但是新加坡要塞炮是呈现扇形的,它的背后是一个缺口,打不到后方,这样日本的第25军以进攻新加坡要塞为目标,以马来半岛为基地登陆,之后继续南下,经过揉佛州,计划从背后攻击新加坡要塞。
指挥这次马来登陆作战的是: 第二十五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和作战参谋辻政信。这两个人在作战中,从未露出过笑容。他们经常暴怒,遇到报道班就训斥报道班的人,遇到指挥官就训斥指挥官;对当地居民更是残酷奴役;就是对后来投降的中将帕西瓦尔都毫不手软,他们对他凶恶地敲着桌子,要求对提出得问题只回答“yes”或 “no”。那么号称“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极其凶猛的战争赌徒。在日本的陆军中一直有“皇道派”和“统制派”之说,虽然大家都不清楚这样的派系是否真的存在,但是派系的弊病已经在“二二六”兵变后变得公开化了,比较可悲的是山下奉文他不是一个“统制派”的人,他和东条的关系不好,因此他几乎一直接触不到中央军政,同时“统制派”的人认为:山下奉文有可能是愤愤不平的“皇道派”。山下奉文在调任马来军司令之前的一年中曾经四次被调换职位,当时的山本五十六就说:“这样调来调去什么都干不了啊!“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抱负却又不被当时的军阵系统认可的人,在进攻马来的三个月前被任命为马来军司令,来啃最硬的骨头,进攻坚不可摧的新加坡军港。他当时的心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日军计划从泰国南部的宋卡、宋卡南部的伯察尼以及英属马来北部的哥达巴鲁三地登陆。日军在宋卡和伯察尼的登陆作战比较顺利。哥达布鲁是与泰国接壤的英属吉兰丹州州政府所在地,这里是大英帝国占领新加坡的前卫阵地,是修筑防卫阵地的最佳场所,英军在这里修筑了三个飞机场群,还修筑了无数的碉堡群,并且铺设了大量的铁丝网、埋放了无数地雷,另外英军还在这里配备了一个英印混合师团的兵力。直到1942年2月15日,山下奉文收到英军驻新加坡帕西瓦尔中将的投降书。马来方向的战事终于结束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菲律宾方向的战事
日军想尽早占领菲律宾,把它建成一个永远可以自力更生的巨大要塞。负责进攻菲律宾的第14军比进攻马来的25军和印度尼西亚的16军少了一个师团的兵力,它的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又是一个文弱的外交型军人,看来陆军高层内心是不怎么看好他的。本间雅晴的兴趣和性格与山下奉文完全不同,山下奉文是典型的鲁莽武官,本间雅晴中将则是文人型武官,山下奉文即使明知自己的要求很难被批准,也要死命争取;本间雅晴中将则是一旦认为不可能便会舍弃。本间雅晴中将在中学时代便喜爱文化,曾担任陆军大学教官、驻英国武官等职,但实战经验比较少。驻守菲律宾的是美国远东陆军司令官麦克阿瑟中将,文弱的司令官、兵力较少再加上强悍的美军以及美军司令官,注定这是一场艰苦的战役。简单回顾一下进军菲律宾的战事,日军于12月8日开始菲律宾的登陆作战,登陆地点是吕宋岛北端,麦克阿瑟在接到日军登陆菲律宾的战报后,主动放弃首都马尼拉,准备把全体部队撤退到马尼拉西面的巴丹半岛,在这里美国和菲律宾军队经常进行军事演习。次年4月3日,日军在第二次巴丹战役中终于突破了美军的三道防线,美军投降。投降后留下了7.5万美菲战俘。
菲律宾战事最著名的就是:“ 巴丹死亡行军”,在整个行程中,只是最初时给战俘少许食物,除此之外不给俘虏任何食物。当沿途的菲律宾人冒着生命危险丢给俘虏们食物时,日本兵开枪向他们射击。企图找水或食物的战俘,也一律被日军刺死或枪决。而且只要看到美军说话,日本兵就用枪柄狠狠地打击他们,如果有人想要逃跑,一旦被日军抓住就会全部被扫射死。在达到集中营的过程中大约有1.6万人死亡,在集中营中又有2.6万人死亡,当年的幸存者将其称为: 巴丹死亡行军“。由于日军高层在马尼拉下达了这样的一个命令:”在巴丹与日军抵抗的任何部队,不管是否投降都必须被彻底消灭,任何不能走到集中营的美军战俘,在行军途中都必须在高速公路200米外的地方处死。“第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也因此在战后被判处枪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印度尼西亚方向的战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次日本在太平洋的所有作战计划都是围绕着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让这里的石油能安全的送回日本本土,对日本而言,如果这里的战事失败,那么不论是突袭夏威夷还是占领马来、菲律宾都将前功尽弃。我们再来看一下印度尼西亚的情况,第16军的司令官今村均中将,他在士官学校、陆军大学都与本间雅晴中将同期毕业。在印度尼西亚7000万人口中,有5000万都集中在爪哇岛上,但是印度尼西亚从西数起先是苏门答腊,再是爪哇、加里曼丹、西里伯斯、小巽他列岛、东帝汶 ,海洋则有中国南海、印度洋、爪哇海、西里伯斯海等四片区域。驻守这里的美军、英军、荷兰军队和澳军于3月7日开始商议投降。
至此日本在东南亚的军事行动结束!
这就是“横扫东南亚”,如果有说错的或不同意见的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