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总请你吃饭,你什么感觉?
高兴?——哇,BOSS请吃饭,真看得起我啊!
疑惑?——咦,为什么请吃饭,我做了什么吗?
忐忑?——呃,无功不受禄,会不会吃出什么幺蛾子来?加任务?岗位异动?.......能不去就不去还吧。
……
早期,自己曾在一家大型国企从事HR工作。一次部长牵头组织部门的全体同事吃年夜饭,征求大家意见是否邀请书记参加。
结果大伙集体摇摇头,众口一词:“还是不了吧,大领导在,那会吃得多不自在啊。”
一天晚上,先生应酬饭局回到家,张口来了句:“快点,快点,还有没有什么吃的?”我当时很好奇:“不是才从饭桌下来吗?”
“那叫吃什么饭嘛?”先生叹口气,面色不悦。原来,领导请客吃饭,刚刚坐下,得起身跟在座的各位端个杯敬一下(先生不能喝酒,也得以茶代酒的表示表示)。
接着老总开始努一下嘴或使个眼色,下属就得起身顺着他微表情明示的方向。给相关的人敬敬洒,说两句客气话。
等解读完老总的微表情,旁桌的人就过来:“来来,敬你。”
“不好意思,有糖尿病,遵医嘱不能喝酒,以茶代酒。”先生不得不起身。
“哎哟,兄弟,给我们颜色看不要紧。给领导颜色看,可就不好了啦。我跟你说,越喝越没事,来嘛,大家难得......”。然后大家纷纷劝酒。
“真不能喝,见谅哈。”先生只得耐着性子再解释。
遇到理解的,抬抬手就过去;遇到较真的二货就会以“感情深,白酒一口闷”上纲上线的劝酒。于是他一边压抑心里翻江倒海的恼怒,一边努力保持脸上风平浪静,强忍欢笑,继续推脱。
“请问还叫人好好吃饭不?”回到家的先生终于能身心一致的反问我。
是啊,原本享受美食又能联络感情的事儿,怎么就弄得跟便秘一样难受呢。
1、怕你?那就离恨你不远了。
我有不少在职场打拼的朋友,他们总结的第一条职场经验就是要学会察颜观色。
首先看看上司或老总今天脸色好不好。如果他们阴郁地走进来,那么最好实相点,能不找他们就尽量别找他们。
因为领导们没有心情,不仅汇报得不到好果子吃,反而会被当成出气筒。
在一次关于学校教育话题的讨论会上。一位班主任说现在孩子太调皮了,得让他们怕老师。我的回答是,如果一个人怕你就离恨你不远了。
试想,别人要根据你的色难来行事。就意味着他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自然也谈不上链接。
同时他会不得不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强迫自己来配合你。等积累到一个临界点,他就会爆发:“老子,特么的不干啦”。
所以,HR业内流传这样一句话:“员工因企业而来,又因上司而走”。又有人总结说,“员工一周内离职是因为HR,三个月内离职是因为企业文化,一年内离职则是因为上司”。由此可见,上司对员工的影响非常大。
“哎,我平时对他还是不错的,怎么就给我来个釜底抽薪呢?”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经历中,我时常收到不少管理者反映平时貌似听话的员工, 突然在关键时刻撂挑子走人,甚至带走了不少客户资源。
其实,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它只是以偶然的形式出现罢了。不少老总叹气瞎眼看错人,岂不知他的踢猫效应,让人家的心已死了好多回了。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作为领导你需要永远将事情和情绪分开的话,去中正的对待你的下属,否则你就失去听真话的机会。
员工需要围绕自己的工作、部门整体运作,公司的战略发展转,而不是迎合你的情绪需要。
“下班啦,为什么还不下班啊!”“BOSS还没走啊,所以我们都得在啊,除非你不想干了!”每每听到朋友的诉苦,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据朋友说,老总一般快中午才来,很多时候一时兴起,工作起来忘了下班。可是人家员工可是早上到点打卡,下午按公司规定还不能下班,纷纷苦不堪言。
为什么不敢走?因为怕老总不高兴,怕在老总心目中留下“不够努力的印象”,可是努力制造努力的形象,只会使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大打折扣。同时员工的心里压抑越来越多的怨气。
在我们公司,除非有特别任务或突发情况。员工到点下班,如果迎面碰到就打个招呼,高高兴兴的回家。
我们只会因为工作的需要来选择加班与否,从来不会因为老总没走,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选择留下来熬时间。
今年过年,放完长假第一天上班,总经理孙总竟然安排我们提前半小时下班。理由是循序渐进的调整工作的节奏。
被理解,被看到的员工往往在工作中体验到强烈幸福感,所以我们很享受自己的工作,也觉得下班的时间总是格外快。
工作中不能享受的员工,也自然不能享受跟领导吃饭。吃饭之前必将自己的工作,老总的情绪,到时说什么话等等盘点准备一番。
至于吃饭嘛,你能吃饱就算不错啦。
2、只要人不死,就往死里干?
据研究表明,死亡是居于恐惧之首。用恐惧的力量激发员工的斗志,效果也是惊人的,不然在很多高考族,企业的宣传栏都有类似“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担责........。
你还没开始做,就鸭梨山大,总有来不及的感觉。人更倾向于先痛苦中逃离,其次才是追求快乐。
当人往死里干时,你须具备巨大的意志力——吃苦精神。好比你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接到组织命令,立刻严守包子铺,而且包子铺的门还是开的。
“会不会太累”、“会不会做不完”、“会不会失败”当把事情想得太难,有所畏惧,拖延,逃避就随之而来。即使获取所谓的成功结果,也尝不到那份喜悦,松了一口气之后,再也不想来第二次了。
我有位好朋友,谈起她最成功的事情就是殚精竭虑的参加高考,最后终于不负重望考上父母期望的高校。但每每回忆起这个光荣史,她都是满满的痛苦,甚至一度会胃痛的厉害。
人的胸腔和腹部区域是情绪的工厂、也是感情表达的通道,当我们心理得不到释放和表达,身体就会帮助其表达,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身躯体反应。”
前苏联作家叶夫里莫夫指出:“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的最新发现证实,人具有巨大的潜能。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如果人类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将轻易地学会四十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十二个博士学位。”
我们这里讲的潜能,是指潜在的、你还没有意识到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潜意识有重大关系。一个普通人只运用10%意识,还有90%的潜力即潜意识。
让更多的潜意识出来,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放松,最大的动力就是做自己。
有没有这样一份工作让想起来就觉得欢喜、自由、享受、充满成就感,充满机遇和挑战?有没有这样一份工作让你每天能微笑醒来?
很多人常常强调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其实我个人认为工作跟旅行、运动、休息一样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里方方面面互相影响,互相滋养,不断体验活着的感觉。
当我们不断进行自我拓展,即尽量用心,尽量仔细觉察,同时尊重自己的极限,循序渐进地慢慢扩展自己。我们就会感恩有份工作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否则是在负面思维模式或情绪自动化反应中麻木和萎缩自己,在忙碌中忽略自我,盲从竞争。
这一点瑜珈的观点有点像即以关怀和冒险精神探索自我极限,那么这个人就能充满活力的成长,如果只是为了某个体势而练“贪心”,很可能因此生病或受伤。
写到这儿,自然也了悟到,一个人快乐与否,健康与否,都是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结果,当你爱自己,就会身心一致的去做喜欢的事,非凡的创造力就会应运而生。
所以越来越多的员工选择工作把开心,提升自我价值感,成就感放在首位,而不是能拿多少丰厚的薪水
所以,许多企业这样形容员工——
70后的员工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80-85后的员工是水,搭建渠道,以势利导,自然流动;
而90-00的员工就是烟,难以琢磨,自由任性又创意无穷。
所以,未来一个老总越要求员工死里干,员工可能打死就不给你干。
有位当老总的同学曾得意分享,自己只要想给员工多加任务就请客吃饭。
难怪中国人把多人聚在一起吃饭称为饭局,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你这是摆鸿门宴嘛?
“好好吃吧,多吃点,吃饱了,好上路!”电影里我们常看到狱卒端来少有丰盛的最后一顿对即将赴刑场接受处决的人格外关怀。
于是你就看到那个犯人一边沉重拿起筷子,一边满含热泪:“请问有酒吗?”……
3、吃饭的目的就是吃饭
“如何在饭局中自保?”、“如何在饭局中活跃气氛?”、“如何在饭局中表现得体?”、“自己不能喝酒,如何拒绝才够礼貌”........。诸如类似的葵花宝典特别受欢迎。
这......能不能让人好好吃饭了?
“大家明天中午不用带饭哈。”昨天我们幸福海工作微信群里这条信息,引来一片垂涎三尺的表情回应。
“为什么请吃饭啊?”第二天我们纷纷问领导,“不为什么?大家一起开心呗!”宣布要请客的是我们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周妍,也是我们的前营运总监。
我们戏称作为幸福海的员工,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是很容易胖的。
因为我们常常被创始人周梵老师,总经理孙总等Boss级的人物以犒劳大家辛苦工作、公司日活动大家放松、甚至仅仅因为天气极好为由请吃饭。
每次被请吃饭,大家都是欢呼雀跃,兴奋无比,吃得也是皆大欢喜,大块朵颐,特别当下。
身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利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有句话:翻页的主要目的就是去翻页,第二目的是去寻找电话号码。穿过房间的主要目的就是穿过房间,第二目的是去房间的另一边拿一本书。当你拿起那本书的那一刻,拿书又成为你的主要目的了。
每每我们集体吃饭的主要目的就真是吃饭,第二目的就是开心分享。所以每次吃饭都是种特别美好的体验。
一次讲座中,有位家长跟我反应,带自己孩子出去玩儿,他总不愿意也不开心。我具体问那位妈妈怎么带孩子出去玩的。
“你不是喜欢海吗?暑期我们带你去青岛一趟,没别的要求,回来写篇观后感哈。”孩子一听就说不去了。我当时就跟那位妈妈说:“要是我,我也不想去了。”
试想旅行就是把所有感官打开尽情享受,体验就好了。当充分体验后如果想写点什么,孩子自然就会写了。即使旅游回来不写,遇到相关的命题,他也是有材料可写的。
很多家长的沟通模式就是用交换的条件去控制孩子。你考了100分,我就带你出去玩,你这次评上三好生,我就给你买ipad.......这种有条件的爱,很容易将孩子物化。自然也就没内驱力去学习了。
同样的,对于成人关系互动也是一样的。中国人的吃饭的文化博大精神,谈项目先吃个饭,合作谈生意吃个饭。
其实吃饭是一种人际互动方式,一种交往的礼仪,讲究的是缘分、轻松,自在,真心,谈得来,有共同志趣、需求或主题,否则端上“龙肉”也吃不下,没胃口。
“来,我给你们买了椰汁、可乐啊!不够我再去买。”原以为周妍离开餐桌接电话去了。结果不动声色的就把吃饭的饮料,餐巾纸、湿纸巾为大伙配备好了。
八仙玲珑盘的全虾宴,由八个拼盘组合而成,每个拼盘上来,大家都像幼儿园的小盆友,情不自禁的拍手欢呼。
服务员被我们感染的笑容满面,等待的过程里,有的拍照,有的欣赏着,偶尔有人忍不住会细细的轻轻夹起一筷子配菜心满意足的咀嚼。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大家一起等待菜全部上齐的那个美好时刻,迫切而又神圣。
“快了,我跑到人家厨房里去看,马上起锅了!”大家都被小伙伴梦玲跑进跑出的“探子来报”逗乐了。
等八大拼盘聚首,大家连连惊叹这简直就是饕餮盛宴。徜徉在虾的海洋,味蕾全部打开。
你不用担心吃不到,因为你面前始终盛装着不同做法的虾品。你也不用担心吃相难看,因为大家都忙着呢,没人有空评判你。
大家埋头尽情的吃,没有寒喧客套,等到吃得大半饱了,才良心发现般想起来举杯感谢主人。
“哇,真好吃,如果再来一盘,我还能吃。”小镘对着锅底朝天的景象,似乎意犹未尽。有的人点头,有的人微笑。
“好,只要你吃得下。老板再来个四海一家的拼盘。”周妍豪爽点菜。
“哇——”大家顾不得油腻的手,连连鼓掌。
“原来大家都还没吃过瘾,只是不好意思说。”大家被周妍一语道破又逗乐了。
结果我们从脚趾头到头发丝都被虾油浸泡了,除了爽就是爽。
吃饭过程中,大家 表达对不同虾做法的味道的感受,情不自禁的表达谢意,分享近期的工作心得,或是某个热门话题的看法......总之尽情的侃大山,但却满正正能量,谈到公司的前景大家激动的手舞足蹈。
现在不少文章分享工作和家庭的比例分配,分开平衡,可是越来越在幸福海工作,就越来越感觉到这里是另一个形式的家,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民以食为天, 表面上看吃饭的确是件平常事儿,可是吃出企业文化,和谐关系,美好远景,感官体验,绝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它不仅跟吃什么有关系,更关键的是你和什么人一起吃。
丰盛,有爱,享受……大家纷纷发盆友圈,一时引起众多围观者纷纷点赞。
《菜根谭》中说:“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说的是,相信别人的人,尽管不见得人人都值得信任,但自己先真诚了;怀疑别人的人,尽管不见得人人都值得怀疑,但自己先狡诈了。
在我们幸福海,每个人不是因为做什么才值得信任,而是存在就被信任着,它并不需要用吃饭来验证或推进。但爱和信任,幸福就自然而然流淌出来。
每个当下的信、愿、行、果就这样发生了。
身心灵导师彼尚说:“请完全敞开吧,因为宇宙只想让你开心。“借此文感谢老总周妍,吃得心花努放,酣畅淋漓,气吞山河,吃出宇宙的丰盛感和喜悦感,实在是吃货的福音。
以后有机会,我也请大家痛快的来一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