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
新营销的第一步,让自己的公司成为自媒体。做自媒体是公司要坚持的内容战略,也是品牌战略。
企业做自媒体的内容运营,要先做服务,再做营销。
企业做自媒体的内容品质最重要的是“讲人话”。
企业要花精力让自己成为能持续提供优质内容的自媒体,同时也应该发动用户来产生内容。
我认为新媒体的崛起主要起源于移动互联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连接创造了信息传播的大爆发。人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体,更是信息源和传播体。
很多企业也是蜂拥而至投身于微博、微信开始创建自己的线上新媒体阵营。于是出现了大多数企业只知道粉丝量、发布尽可能多的内容,没有从服务本质上去思考如何运用新媒体这一工具。
在传统媒体时代,内容和渠道同样重要,但在新媒体时代,渠道作用已经非常弱化,信息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自由传播式爆发,所以内容才是最最最重要的。而每个人又都是一个传播体,而内容又是激发传播体的根源,所以一个企业要想做好自媒体一方面要能持续的产生定位统一的内容,同时要能够借用营销手段发动用户的互动参与。
2 社会化媒体是主战场
小米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第一要求,不是做营销策划,而是做产品经理。
小米做社会化营销的四个核心通道:论坛、微博、微信和QQ空间。论坛-一对多传播,沉淀信息;微博、QQ空间-一对多传播,事件营销;微信-一对一传播,客服平台。
用户关系:用户关系越弱,信任传递就越弱,参与感的口碑事件扩散效果也就越弱。用户关系强弱排名依次是微信、QQ空间、论坛、微博。
构建社会化传播渠道的时候,不必一锅弱一起上,核心是看产品需要。
我认为如今社会化媒体对人才的要求是最懂产品和人性的人。我们WJ在做社会化媒体时,最大的障碍是我们所面对的用户离我们太远,因为我们团队主要是未婚甚至未恋的90后,而核心用户主要是中产妈妈,很难贴近到用户的生活,说出妈妈语系,更难与这群妈妈打成一片。所以我们就以服务为切入角度,尽可能帮助他们之间建立连接,我们作为促成这种连接和沉淀连接过程中的优质内容的服务体。
3 微博是社会化媒体第一站
用微博激发用户的参与感的运营方法是通过内容和活动来创造话题。3个微博运营经验:
1)把微博账号当成网站一样去运营;2)把微博话题当成网站的频道一样去运营;3)一定不要刷屏。
分别举了三个例子:
1)我是手机控-炫耀存在感;2)150克青春;3)来自星星的你
毫无疑问内容和活动是社区运营(社群)的核心,光明白还是不够的。关键是策略,小米的这三个活动都是非常赞的,首先是对粉丝的极度了解(关键自己就是粉丝),懂得用户心理能够知道如何去抓用户的痒点;其次策划的关键除了能够让用户玩嗨还能够与产品/服务深度结合,让用户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小米产品、小米品牌,建立情感连接
我们WJ在运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在产品和服务还没有打磨好的时候就同时开始了社区运营,于用户而言我们有多条主线在与用户发生连接,产品、服务、信息……所以造成了我们开始是在通过多个途径建立粉丝圈,造成了粉丝圈分散。而后来我们单项操作妈妈社区群,很快形成了在这个领域的口碑效应,也能够在其它区域进行复制同样的模式。这样相当于我们在小范围内打造的一个子服务/子品牌同时积累了妈妈粉丝群。其中我们做的最大的一场活动-圣诞老人上门活动,除了节日感更多的是场景带入感,每一个参与用户都成了剧中人……而且成了很多孩子难忘的回忆
4 年轻人的QQ空间
QZone的用户群体大多数为25岁以下的年轻人,QZone的运营有2个经验:
1)产品形态类似微博,有传播属性,适合做事件营销;2)内容里的外部连接的点击率更高。
找准用户聚集地进行内容扩散,源自于对用户的精准定位和渠道分析。
5 微信的新玩法
如果把微信当营销平台,这就等于走到死胡同了。基于天然的通讯录好友关系,微信更适合做服务平台。
微信服务就是借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响应和解决用户问题,同时由于微信用户之间的强关系属性,一定要做的是让用户有参与且自愿传播的活动,才能够最大化微信社媒体的作用。
6 小米论坛是老用户的家
说说微博和论坛的差异:
1)内容形式:微博内容是碎片化的,更适合事件营销;论坛内容是专题式结集更适合深度内容传播;
2)用户结构:微博是平行结构;论坛用户关系则是金字塔结构,类似于组织协会,凸显专业性。
所以微博是广场,论坛是俱乐部。
还记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手机也就只能玩个QQ什么的。那时流行的就是各种论坛、博客。论坛通过内容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我那时经常会泡学校论坛,其中诗文分享和电影点评是我经常光顾的频道,因为喜欢写诗就以诗会友,因为喜欢看电影而且写影评所以就互相分享。喜欢产出的人就愿意找到一个可以分享并享受被关注的感觉,而同时认识了有共同兴趣的人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其实如何运营论坛、微博、微信等,把来想一想我们在用这些平台时,都在做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顺势而为即可。
real 2016.5.8 浦东图书馆 《参与感》新媒体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