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内容涉及团队管理、战略规划、协作技巧、产品设计、交互设计、面试招聘等等等!分享来自实践,但出于保密条例,很多特征信息会隐去或做艺术处理,另外时间顺序未必真实,大家自己体会即可!如果看着好,也请帮观主点赞和转发,谢谢!
题外话:今天,是从pmcaff搬来简书的第一天,为什么搬?可能是觉得那里更多的,不是读者,而是商人。
我的文章,每天纯因兴趣而写着,也纯为个人喜好,平时工作里,很多体会感悟,希望找些人倾述罢了。
从今日起,如无意外,每日更新,这个连载,未必一直是专业的东西, 我喜欢说它的是半专业、半小说,偶尔会把以前工作里遇到的一些“办公室规则和经验”,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告诉大家,所以,这里的观主,有时,不仅仅代表的是作者本人,请勿对号入座!
1.办公室里的“圈地运动”:
记得观主年轻时,属于丢人堆里儿,没人能注意的那种产品经理,但人就是如此有趣,越平凡,往往越激进,那时观主满脑子是想做管理,去管着一摊子事儿,去试试“高高在上”的感觉。
记得当时,X星集团的电商事业部因为发展迅速,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整站的用户体验跟不上来,因为是与集团配套的电商平台,集团有着自己成熟的传统线下产业链,许多线下服务的理念,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里面除了专业和理念的不统一,更多的是弄潮儿和老古董之间的相互排斥。
于是,观主认为机会来了,和当时的直属总监提议我们产品部去接这个山芋,并和个愣头青似的,提了一大堆见解和想法,且不论对错,当时总监出于爱护和信任,也是基本认可的,就说让观主去牵头整改。
观主当时满口应着,但是回头儿,就没动静了,我相信,这理由一说,大多数小朋友都会认可,公司没给授权啊!也没给title!更没给资源啊!
当那个提议被认可的一个月后,总监有次开会问到观主,观主就是如此回答的,当时,满脸的委屈,感觉就是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总之丝毫不觉得理亏。
会后,总监私下找观主谈了,当时原话是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大意就是:你那么年轻, 什么也没做出来,就希望公司给你各种匹配的资源和权力,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公司无论大小,没必要在一个没看出符合能力和要求的新人身上,去试错,除非你已经证明了,所以,现在是你的机会,你应该先趁着大伙儿不注意,先把这事儿做成,到时大家都知道是你主动做成的,公司认可了结果, 必然会给予你想要的。
这番话,很透彻,但是当年的观主,还是看不透,就好比现在读着这些字的小朋友,你可能也不理解,不过那时的观主,没的选择,于是就大刀阔斧的一个人闷头干了起来,把这份儿没人认领的工作给接下来做了。
幸运的是,半年后的事实,证明了这样做是正确的,集团认可我在这件事上勇于主动请缨,并把事做的很好的基础上,给到了一个用户体验官的虚职,并成立了专项组,让我可以跨部门调动资源来继续推进整站体验的优化。
总结:观主从以上那件事儿开始,就深刻的理解了,当你职场上渴望得到一些荣誉、地位、权利时,请先证明你的能力,当你能cover一件事儿时,自然它对应的一切,都是属于你的,这不就和当年的“圈地运动”一样吗?在太阳落山,马儿跑完之前,不论归属,等真正的站在那片土地儿上(cover整件事)时,你就是那的“领主”!
所以,小朋友们,老生常谈,职场上,多做,少说,观主工作里一直秉承这点,也见过很多小朋友爱和我讨价还价或者谈条件,但是这样,其实不好!
2.为什么很多人付钱去参加各类线下行业交流?
看到最近各类行业交流活动颇多,身边很多朋友竟然付钱去参加,突然想到以前的一些随感:
曾经总结过哪三类人需要和喜欢参加各类外部行业社交活动:
1.本职工作其实不需要对外,但主客观原因导致郁郁不得志或在事业上后继乏力,亦或是工作时间短,渴望探知世界的,前者要注意近期是否想离职,后者多位一些工作不久的小朋友。
2.本职工作需要外部社交来维持和拓展,一般是市场啊、猎头啊、媒体啊这些,社交是他们的工作属性之一。
3.目前自己是合伙人或者有自己事业,需要发声让人知道的,需要吸引市场和投资人目光的。
其余的,说认识人,作为一名产品人,我反正觉得,自己能力够强,自然而然会有朋友在你身边聚集;想学东西,我宁愿自己多做多想,实战得来的才真正有价值。
况且,公司里你的项目,你真的做好了吗?你真的每天八小时100%投入了吗?你真的把你工作当你的梦想去做了吗?如果都是肯定的,你哪来时间参加活动???
说到底,真实世界是残酷的——你能接触到的人脉,其实都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感叹现今所谓交流,社交已远大于学术,已无什么意义,往往可以看到一群毫无实践经验的吊书袋,到处“坑蒙拐骗”,看似理论满满,实则套路颇深,误人子弟啊!
(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