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上讲到《工作空间的无情》这篇时,里面有说到当你在工作中摒弃个人的情感,你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位来访者,认为自己的上司很蠢,根本不配在那个位置上,于是设计了一个完美的计划要取代他。但当他在对武志红讲述这个计划时,感到有一种巨大的能量包围着他们,感觉好像要被吞噬了一样。等这股能量过去之后,他和武志红两个人对这股能量同时有一种感觉叫“无情”。这意味着当他实施这个计划时,他必须是无情的这种状态。后来他还是实施了这个计划,不过结果是他的原上司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他连升了两级。他的代价是事后大病了一场,好不容易才恢复了。用武志红的理论来解释是因为这股无情的力量太大,当事人无法用自己的容器来承载它,就会被它所伤。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我前几天读的一本科幻小说《盲视》,这本小说是加拿大科幻作家彼得·沃茨所作。小说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了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已经开始殖民太阳系。而地球上的普通人类已然跟不上这样快速的发展步伐,需要有一个爱因斯坦那样的大脑才能在社会上出头。所以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气氛下,地球上分为三种类别的“人”,一是普通人类,只能在脑后插根管子,在虚拟天堂混吃等死;一类是改造过的人类,通过在自己的大脑中植入各类传感器,而变成超人类;还有一种就是人类开发的量子计算机强人工智能。
有一天,地球上来了一些外星的探测器。被人类发现后,认定为外星智能。于是人类派出了一个科考队,坐上最先进的飞船,去赴太空与外星人接触。而此科考队的成员也非一般意义上的人类,而是由一些超人类、AI、没有感情的特殊人类组成。最后他们发现外星智能最终的目的,是要攻击地球,因为外星智能没有自我意识,他们认为,自我意识只能带来空耗的程序循环和浪费认知资源,所以人类的一些交流,对他们都是一种攻击。虽然最后外星智能还是被科考队毁灭了,但仅有一人逃回了地球,并且发现地球也逐渐被无自我意识的智能所占据。
所以整篇小说还是比较悲观的。这不禁让我反思,在目前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发展趋势会这样吗?人类和AI的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在于人类是有自我意识、有感情的生物,而AI却是无自我意识的一种智能。但从AlphaGo战胜人类棋王的事件中,却正是AI的这种特性战胜了人类的特性。
还有我们现在喜欢说一个人专注的已经进入“心流”状态。在《盗火》一书中训练快速达到心流状态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关闭掉你大脑中的一些声音。具体来说,你要关闭掉负责意识的前额叶皮层主管的两个声音:一个是“自我批评”,另一个是“时间感”。比如说你要去参加一个唱歌比赛,但你很紧张,怕自己唱不好,别人怎么看你。结果你越想越紧张,表演就越不自然。所有专业演员都追求在表演的时候要全面投入到角色之中,忘掉自己,也就是学会关闭这个自我评价的声音。这是不是一种去自我意识的体现?
而很多成功企业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质,如美国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他的数一数二战略、末位淘汰制等铁腕策略,使得通用电气从优秀走向了卓越。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无自我意识的胜利呢?
人类真的要变成一个无自我意识的生物,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吗?但人类如果真的是变成了一个无自我意识的生物,会不会反而导致了自身的灭亡呢?如我开头时讲的那个案例一样,由于自己无法承受这样的能量,反而把自己伤害了呢?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思考点是:当你在某个地方感觉到卡壳时,想一想,是不是你的自我意识在阻碍了你的前进?而当你去除了你的自我意识后,你是不是能承受得住那份无意识?
如果真是自我意识阻碍了人类的进步,以后人类会越来越向无意识的方向发展。虽然科技越来越进步,但人类之间的情感链接会变得越来越弱,这样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