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哥大毕业后回到上海,在赖声川导演的上剧场担任助理编导。但就好比没有所谓正确的剧本写作方法,我也不相信一个人的未来有所谓正确的走法。人们热衷于讨论某某事情的前景如何,有何展望,却没有想过前景如何其实跟你关系不大。前景在远方,而你身处此地,等你到达所谓的远方,风景早已改变,你又会看到一个新的远方。你还不如多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剩下的,也许只是一两个慌乱中的选择。
——田弘毅
田弘毅,现上剧场助理编导。91年出生于西安,美国俄亥俄州丹尼森大学传播学本科,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编剧专业MFA.
学戏剧的人,初心各不相同。他决定报考戏剧编剧看似仓促——解决本科之后的“下一步”。但,这又何尝不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戏剧缘分呢。
学戏剧的最后都在做这一行吗?田弘毅是的。这一篇《我在哥大学编剧》可能对关注戏剧的你有所启发,甚至会让你对中国戏剧的未来多一份期望。
——空间戏剧编辑部
我在哥大学编剧
文.田弘毅
慌乱中的决定
2011年10月底,美国俄亥俄州丹尼森大学(Denison University)里树上的叶子红得像火,我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发愁,心里也快急出一团火。大学的前两年在几次课堂讨论和几趟往返航班之间消失得没有踪影,像是我不小心按了快进键,直到大三才回过神。
为了稍微平静一点,我分析了自己当时的情况:对主修的传播学已基本没有任何兴趣;要花五分钟时间才能回忆起这学期专业课的老师戴不戴眼镜;两年多来没有任何校外实习,连别人用来做暑期研究的时间也被我用来回家。我的分析成功地让自己陷入巨大的恐慌。深秋的阳光透过窗子照过来,照得我浑身哆嗦。我的近视像是突然加深了几百度,未来一片模糊。
我目光呆滞地望着墙上的一张海报,那是学校的一次话剧演出,因为其中一个演员生病,我被临时叫去帮忙,演莎士比亚《暴风雨》里的小怪物卡利班。
大约十分钟后,我在被慌乱气氛包围的宿舍房间里做出了一个决定。我准备申请戏剧编剧的艺术硕士(MFA)。上一次类似的情景发生在我高一数学考试得了29分之后,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决定不参加高考,来美国读书。
登陆纽约
2013年8月底,我从人口不到六千的小镇格兰维尔(Granville)来到人口八百万的纽约,正式成为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编剧专业2016届的一员。
戏剧系分为六个专业:编剧、导演、表演、舞台监督、戏剧制作/剧院管理、戏剧构作。全系每年招生总数在55至60人之间,编剧专业每年招收8至10个学生。我这一届的10名编剧里男女比例很均衡,一半一半,而上一届则是一男九女的极端情况。
我是全系为数不多大学毕业后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就开始研究生课程的人之一,大多数其他学生,无论是学导演还是表演还是舞台监督,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相关的训练背景和实践经验。我这个半路出家,只写过一部全长剧本(也就是我申请哥大用的剧本)的传播学学生感到压力巨大。但是打听一番以后发现我也不是特例:表演专业有当了15年程序员的学生,和我同班的编剧里也有一个大学主修神经科学,此前一直在实验室工作的学生。
哥大编剧专业的课程设置
哥大戏剧编剧专业为期三年,前两年需修满60学分(每门主课3学分,每节课2小时50分钟,每周一次),第三年交给学生自由安排,可以完成学校规定的两次实习,如果之前已经完成实习要求,就可以专心准备毕业演出。
像大多数美国戏剧研究生专业一样,哥大戏剧系各专业的课程相对独立,但每个学期也会提供一两门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比如编剧可以选修导演基础课,也可以选修表演基础课。
我第一学期的两门编剧课分别由查克·密(Chuck Mee)和凯利·斯图尔特(Kelly Stuart)主讲。两位老师分别有不同的写作练习。查克的作业偏向艺术,甚至有点“玄”,比如看一段现代舞表演写一个8页的小片段,或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挑选一件雕塑,写一段对话。凯利的练习则更注重实际,比如分析莎士比亚《理查三世》的剧作结构,或研究某一部剧作里的语言节奏等。
但查克和凯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提倡学生之间对彼此作品过多地进行评论。在一开始的几周里,查克甚至禁止任何的反馈和点评,大家分配角色读完所有人的练习就下课。这种上课方式曾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惑,而且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我也不认为这是一种完全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但我相信它有自己的道理,即尽量避免学生一开始就因为老师或同学的过多评论而“被定性”,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犯傻,发疯,并在犯傻和发疯之间找到自己的声音。”(凯利的原话)这也和整个哥大编剧专业所秉承的“没有所谓正确的剧本写作方法”之理念相契合。
第二学期的合作课一直是哥大戏剧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除戏剧制作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的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这堂课把学生按照专业分成小组,一学期轮换三次,也就是说我作为编剧,要和三组不同的导演、演员、舞监合作,编写并排演出三部短剧。零碎的排练时间,有限的空间以及不想在其他组面前丢脸的虚荣心让所有学生都处在紧张状态,小组内剑拔弩张的情况时有发生。往往是演出结束,大家在走廊里聊天时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那些摩擦和争吵,不过是一出戏嘛。但合作课的必要之处在于它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意识到为什么说戏剧是“合作的艺术”。
从第二年开始,编剧专业的学生会接触到更多其他类型的写作,比如歌词写作、电影剧本写作与电视写作等。虽然说这些课程内容偏向基础,无法和音乐剧或电影专业的课程相比,但仍然我得以了解不同门类写作的大致特点。很多戏剧编剧在创作时不习惯列提纲,觉得会对自己有所束缚,但是电视写作,至少是美国的电视写作中,每一集的大纲至关重要,编剧组会花很大功夫讨论每一集的中的剧情、人物发展。有了丰满的大纲之后,剧中对话反倒成了最好写的部分。
第三年虽然没有主课,但是系主任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每周都会邀请一名业内人士来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戏剧历程。我们和《天使在美国》的作者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探讨了写作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和障碍,和百老汇戏剧导演格雷格·莫什(Greg Mosher)讨论了编剧与导演的合作关系,还向崭露头角的青年编剧玛德琳·乔治(Madeline George)请教了如何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
每名编剧学生都要为自己的毕业剧本找一名导师,在导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剧本的创作。我有幸通过黄哲伦老师联系到了赖声川导演作为我的毕业作品导师,赖老师在我剧本的写作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直到我第四稿写完,他还在用邮件和微信向我提出建议,让我的剧本更加完善。
在纽约学习戏剧的优势
2016年5月12日,在四周半的紧密排练之后,我的毕业戏《行心》(Planet Heart)在纽约百老汇署名剧院(Signature Theatre)的小剧场上演。对于一个刚刚拿到MFA学位的编剧来说,自己的毕业作品能够在百老汇剧院上演,并且有众多业内人士受邀观看,当然是一份殊荣。
*《行心》排练
在纽约学习戏剧还有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能够在大大小小的场所看到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戏剧演出。这对于一个编剧的成长极有好处。长时间浸润在如此多元的艺术生态当中,见识过各式各样故事的各式各样讲法,才能在内心不断萌生出新的创意。
此外,哥大戏剧系还会经常给学生提供各种演出的免费票或折扣票,让我们能尽量利用纽约作为戏剧与艺术之都的天然优势。
关于未来
从我开始在哥大的学习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来到纽约追寻自己的戏剧梦,而且学习的领域各不相同,作品的风格也日益多样化。这些都是很好,很难得的变化。
学习戏剧不是一件容易事,在纽约这样一个地方学习戏剧就意味着更大的压力,更多的诱惑和更冷酷的现实。但如果你对这件事感兴趣,喜欢它,它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至少,在困难中会多了欣慰和愉快。
我从哥大毕业后回到上海,在赖声川导演的上剧场担任助理编导。但就好比没有所谓正确的剧本写作方法,我也不相信一个人的未来有所谓正确的走法。人们热衷于讨论某某事情的前景如何,有何展望,却没有想过前景如何其实跟你关系不大。前景在远方,而你身处此地,等你到达所谓的远方,风景早已改变,你又会看到一个新的远方。你还不如多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剩下的,也许只是一两个慌乱中的选择。
(编辑:空间戏剧.何瑜)
*本文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
*文中的配图均由田弘毅提供,百老汇街区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