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人甲》尔冬升导演分享会文字实录
最后我想说一个小故事:之前有一次,我跟施南生女士和岑建勋在香港喝酒,提起以前的事很感慨,我当时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我们拍了一辈子电影就像人生一样,中间很紧张、刺激,到了结尾的时候,到底是音乐舒缓,海面平静,还是应该飞车爆炸,轰轰烈烈?想了几秒钟,大家相视而笑,我们想要的人生是怎样,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我是导演甲
赵启辰 4 2015-07-03 01:40:01
最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的学妹李苗
我们在上学期间就一起拍学生作业,毕业后她去跟随尔东升导演做编剧,我则一路拍拍拍,成为一名导演甲
在真正去横店拍戏之前我拍过很多影视城,其实有一直“绕着走”的嫌疑,因为一直听闻那里残酷的摄制故事,觉得自己要不是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踏足那片残酷的“横国”。
直到去年的一部需要跨越汉、唐、元、明、清、民国的历史剧交到我手里,我觉得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了。
在去横店选景的第一天晚上,再遇到了李苗
当时《三少爷的剑》接近杀青,我去尔导的办公室和苗会面,她带我逛横店,那情景就跟万国鹏初到横店被人牵着走的情景差不多。
这个地方的确是个国家,连手机都有独立的网络,所谓的“给个号”就是在问对方要小号,只有6个数字,方便记,方便联络。
走在横店的大街上,路过的不是某演员开的茶餐厅,就是某录音经营的冷饮店,一片神奇的地方。
随后我的戏在横店开机了20天,同时在横店开机的戏有30多个,据说还不算最多的时候。
杀青那天,总结一下感受,我还是会说,有其他的选择我不会来横店拍戏的。
虽然电影已经成为吃饭的营生,但是对于创造一个心中世界的过程还是抱有一定的美好感觉,影视创作的确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环境,而横店的剧组生活基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兵荒马乱”,而更痛苦的是,拍摄最密集的时候,这个连动车都不通的小镇要容纳80个大大小小的兵荒马乱同时造梦,你觉得那造出来的一个个还会是美梦吗?
但没办法,大家还是会因为他的便利性和产业成熟度而蜂拥而至,路人甲们的故事就这样被尔导搬上了银幕。
这个片子是个很贴近现实的商业片,是个群像,讲了很多复杂的东西,有机的交织在一起,关于影视行业,关于贫富差距,关于梦想和现实,关于压力,关于自我认知,可以看出导演是非常想拍好这个群体,做了很多功课,一些台词也许也是和演员不断碰撞才可能生发出来的,诚意很明显。我们一直在谈接地气,那这部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也有我觉得难以平衡的部分,比如每个演员对于表演的理解参差不齐,水平有差别,搭在一起从表演层面上很难统一,但也搭出了一种特别的真实质感。
片子中有一些讲道理的台词我觉得可以再斟酌一下,其实人在大段讲道理的时候不是像台词那样顺畅的,但这些台词往往是创作者想对观众传达的思想,如果可以再花点时间想想如何让这种说教台词更加生活化,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生硬。跳舞的桥段有点任性,穿插剪些大家各自的努力也许会更好,最后让男女主角跑过所有大家各自努力着的片场也许也更好。
这部片子很打动我,也许是因为自己了解横店的生活状态,也许是因为不演戏的时候干场工的张文斌在我的剧组干过场工,也许是触景生情的看到了所有为拍电影这件疯狂的事默默付出过的自己。
感谢尔导拍出了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不再费力向朋友家人解释影视行业的种种奇葩问题,可以让大家更加理解和体会这个特殊群体和这个特殊的影视城,看完影片之后也许有的人更爱电影,也许有的人对电影的幻想被打破,也许有的人也立志去做个路人甲或者导演甲,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踏出第一步也未可知。
再过几天,另一部戏就要在横店开机了,但愿一切顺利,不要冲景,不要遇到台风,演员都很安全很卖力,顺风顺水,收视长虹……这些都是每次拜神的时候要默念的。
不知道还找不找得到张文斌,他还干不干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