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的今天,《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诞生。《追》是我阅读时间最长,消化起来最难的书,特撰文纪念。
《追忆逝水年华》(一译为《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有这样一种性质的书,别人用一生的时光去写就,而你得闲了来读,各自不同的年纪翻开来看,见到的尽是不同故事。《追忆逝水年华》,漂亮得看一眼就能记惦一生的书名,真拿在手上,却是两百多万字、整七卷本(法文版原书为三十卷)的大部头,望而生畏的大概为数不少,真去一字字读完的就更不多了:书这玩意儿,一旦厚起来便产生某种权威感,且给人“似乎无比艰深”的第一印象。加之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开篇的“贡布雷”这节中(至关重要的开头部分),光是失个眠、上下楼梯就洋洋洒洒几十页,还都是密密麻麻、动辄横跨半页的长段落,难免让初读者心生怯意。然而阿兰.德波顿写了本评价普鲁斯特的《拥抱逝水年华》,从此在业内名声大噪,原著的地位和价值可见斑斑。
这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七大卷,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这种回忆表现的东西是"自我",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这种表现大量采用了"自由联想"方式,一物诱发一物,一环引出一环,形成作品意识联想自由流畅的态势,这就是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因此,这部小说被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并宣告了"意识流小说"文学流派的形成.
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仇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下层的劳动者。《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巨著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追忆逝水年华》,这三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多,并不是每一页每一行每一章我都读得津津有味,但是这三本书总体读下来,我还是获得了基本的阅读乐趣。后来我总结发现,阅读这种意识流,必须与作者一致,用一种意识流的读法。它的情节不复杂不冲突,不需要一口气读完地畅快淋漓,它的内容也不深奥,因此也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思考,可是它是随着作者一个一个不断的回忆而展开的,是回忆中心的砰然一动的那种灵感而发,要捕捉住这种敏感,读者就必须用心去读。所以读这种书,必须用心,心无杂念,随着作者连绵不断的回忆,从一个时空跳跃到另一个时空,然后你就能体会到它的美妙。
作为现代派的产物,《追》保持着起高雅的水准,那些华丽丽的随手拈来的长句绝对可以秒杀大部分作品。书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那些敏感细微心情的描述,一方面也彰显了这本书作者强劲的敏锐度。作为一个同性恋,普鲁斯特在书中重点塑造的一些角色,都有同性恋的倾向。书中有很多对各种艺术形式的鉴赏,例如文学方面有对乔治桑,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的对比,假设一个作者在阅读之前没有阅读过这些作家的作品,那么这些篇章对其来说就会索然无味。
总体说来,卷1《在斯万家那边》、卷2《在少女花影下》和卷3《盖尔芒特家那边》时,我是怀着细腻的心灵在探索着普鲁斯特的世界,并不断地加深着对普鲁斯特的深邃和优雅的惊叹和喜爱。但卷4《索多玛与蛾摩拉》、卷5《女囚》、卷6《女逃亡者》带给我的却是不断增长的失望、沮丧和愤怒;卷7《重现的时光》在下半部突然转入纯理论的分析(讨论时间与存在本身,艺术与生活),重新领我回到一丝光亮之中。阅读这种巨著,你需要做的是正确的阅读方法,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一定书籍阅读量的积累。
其实,阅读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来,你会发现曾经那些你怎么也读不进去的书,突然就变得特别有趣。就算是那些你曾经自认为读懂的书,多年之后重读,你会发现有了新的感悟。这就是阅读巨著的乐趣,痛并快乐着。
所以,如果你想找本书,可以考虑一下这部巨著。痛并快乐地阅读,感受,生活。这也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