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作为评委观摩学习数学老师的教学大比武,听了6节课。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的解剖我自己。
1.深挖课本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课本是分实物月饼🥮→圆形→长方形,分圆形中从平均分成4份→平均分成3份,教材为何这样设置?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通过最易分的圆形月饼,一步步过渡到圆形、长方形,让学生经历具象到抽象的思考过程,体会分的前提——平均分,不为了教而教,才能让学生有知识的生成,今后能以不变应万变。
2.尝试自学
可以逐步开始训练孩子们的自学能力,从自学简单的数学概念开始,自学完后汇报结果,让学生有“我是课堂小主人”的意识,为初高中的自学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3.给予积极而又正向的评价
公开课需要学生高度配合才能出彩,优秀的学生可以成就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学生是夸出来的。积极的评价学生,是对学生发言和思考的肯定,还能刺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与积极表达。曾经我是一个吝啬赞美别人的人,当了老师后,发现孩子被夸后有更高的课堂参与度和配合度,我开始对他们大夸特夸,很夸张的夸,那些看来很矫情很绿茶的话,学生喜欢听。即是夸,也是评价,是在落实教学评一体。
4.精准设问
对比提问:“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VS“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神奇的莫比乌斯带》里,老师引导学生剪完二分之一,想顺势让学生推出剪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等,对比提问:“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还想怎么剪?”VS“刚才同学们从距离纸带边缘非常特殊的中线也就是二分之一处剪开,你还想怎么剪来探究它更多的神奇之处?”精准的设问,直击要点,能顺利的推进课堂,学生也能清晰的知道“老师想要什么”。
作教师之初,我认为家常课不需要小组讨论,不需要很矫情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不需要华丽的过渡语,也不需要课堂小结,滑到哪是哪,上公开课才需要这些“表演”。一年后,突然发现,平时没有做到的事情,公开课用起来很生硬,会忘记,会不自然。我开始把每一堂课当作公开课来上,夸张的语言和动作,精准的过渡语,对学生丰富的评价语,小组活动,对学生规范发言话术的培养……通过家常课的强化,被推门听课和真正上公开课的时候,才会更从容。
钱钟书曾说:“自省可以察人,观人亦资自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自省、自知,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意义,从过去的自己身上看到不足,是一个人难得的能力。活得通透清醒的人,早已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他人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