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有感
文/何怡萱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这是《告子》章句中的一句话,是这一章的名句。意思是说“心这个器官具有思考的能力,你思考了就会有所得到,你不思考就得不到。”在这里孟子直接讲述了人类与动物的唯一区别,说明了心不仅在身体中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在人的理性机构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心也就是大脑,作为我们为人处事唯一的“领导”,它担负着思考和指挥的作用。
孟子对话中谈到理性和感性,重要的器官所代表的就是理性,而次要器官代表的则是感性。在人生中会有很多的挑战,很多的诱惑,而不会思考的“次要器官”则容易被迷惑,这时我们就要使用“重要器官”,我们必须要树立那个起到领导作用的“心”,使它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理性的思考,不会被诱惑蒙蔽了双眼,从而可以很好的领导我们的“次要器官”,让我们成为君子。而“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这句话从侧面讲述了思考对我们的重要性。
不由的,我想起了《史记》中那位不朽的史学家----司马迁。当年司马迁受到了宫刑,经历了这等屈辱之事,要是一般人早就完全会失去生存的动力。那时司马迁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刚直地死,一条是屈辱地生,在痛苦的抉择中,他舍弃前者,接受后者因为他知道,虽然刚直地死可以令人景仰,但是,一旦生命结束,心中那个伟大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他没有任凭感情冲动,拼做头撞南墙不后退的英雄,而是适时而退,于是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成功,是意志的成功,是理想的成功,更是理性的成功。
正是理性支撑住了司马迁,才完成了这项被后人敬仰的壮举。理性控制了自己,才会避免愤怒,才能走出人生的阴影,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假使司马迁没有选择理性,而选择了感性,那么历史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然,我认为人的本性既然是感性的,但又有理性的向往,可以说两者都是上天所赐,那我们不可以丢掉任何一个感情。两者在生活中是互相平衡,都不可以到达各自的极端。太感性了就会一团糟,让人反感,太理性了别人就会感觉这个人无趣,也会让人反感。所以在生活中这些需要我们自己调节。
理性与感性是互相平衡的,但是我们要学习判断:什么时候理性多,什么时候感性多。这样才能成为孟子口中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