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这一回,从题目看,一派繁华安逸,要写的事也都是温香软糯,什么夫妻之间的恩爱,朋友间的厚密。
可是,透过那些看似无意,又琐碎的小事,就把家府骨子里的霉烂,从罗绮影里隐约透露出来。
一,婆媳暗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明争暗斗,越是离权利最近,财富最近的地方,斗争越激烈。
贾府也不例外 ,看上去母慈子孝,一片祥和。可从这一回里,下人周瑞家的送宫花一段的做派看,那都是假像。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跟着从娘家过来的人。她从王夫人当姑娘时,就伺候在左右。几十年来,要说谁最懂王夫人的心,怕只有这个老奴才了。
她的行为,都是跟着王夫人的心思在走。虽然上面还有个老太太,但那是隔一层的主子了。
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送了三位姑娘。按常理说,接下来应该送黛玉了。
因为,一来因为黛玉是客。二来,大户人家,小姐比媳妇们更尊贵些。三者,众所周知,老太太最疼黛玉了。如果按讨好的次序,怎么说,都不应该最后给黛玉送花。
可周瑞家的偏不,她要按自己的意思,先送给最有用的凤姐,最后才是黛玉。
这是谁给她的胆子?她是伺候多年的老人了,是她不懂规矩吗?肯定不是。还有谁比她更熟悉这里的形势与每个人的脾性?
从她那么得势的现状看,这种底气的来源,必是王夫人无疑了。
按说,贾母偏爱的是王夫人,她们婆媳应该没有什么矛盾才是。
可偏偏在开头,周瑞家去回王夫人话时,文中却表:
“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
若是其他人的姐妹间,家常话长篇大套,也可以理解。可这里为什么偏偏是安分的王夫人?
看她的现状,家里事有侄女代管,时时向她汇报。又有权力又不需费力劳神,儿子婆婆带着,还有什么要长篇地说?
还有贾母,疼爱孙子孙女把他们都聚在自己住的地方养着,也难理解。
怎么让人想起电视剧《大宅门》里,二奶奶把杨久红的孩子自己抱来养。感觉她们是一样的目的呢?
如果贾母仅仅为疼孙子,那么贾环不是孙子吗?还有贾兰这个重孙,更应该带在一起才是啊?
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个玉儿像国公爷当年”吗?
看来,她们婆媳之间,也只是看上去十分美好罢了。
二,家奴弄权
整本《好楼梦》,描写贾府弄权作恶的事,在后文出现许多。从通篇看来,似乎是贾赦,贾珍等人纵容的。
但是,《红楼梦》的第一件弄权事件,却是出在以贤良淑德,行善信佛著称的王夫人手下。
这究竟是巧合呢?还是作者特意安排?
文中周瑞家的正去送宫花,看见自己的女儿来了。告诉周瑞家的:
“你女婿因前儿多喝了点子酒,和人分争起来,不知怎么叫人放了把邪火,说他来历不明,告到衙门里,要递解还乡。所以我来和你老人家商量商量,讨个情分。不知求那个可以了事?”
瞧瞧,且不究谁对谁错,遇上了官司,来贾府一求就成了。看样子,这种事不会是一次两次,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而周瑞家的,也不过贾府一个奴才而已,就有那么大的能量!
接下来,周瑞家的听了道:
“我就知道。这算什么大事,忙的这么着!你先家去,等我送下林姑娘的花儿就回去。这会儿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呢!”
这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巨大。
“我就知道。”
她知道什么?后面隐藏着什么话?是不是想说,你一来就知道没有好事,你女婿又惹事了吧?
“这算什么大事?忙的这么着!”
听周瑞家的这口气,一定经手过更大的事,才可以历练出这么淡定的心态。要是平常人家,一说起官府,先吓得六神无主了。而她一个奴才,就可以如此老道,这究竟作了多少弄权的事,还真的难说啊!
“这会儿,太太和二奶奶都不得闲呢!”
这句话,明白供出了幕后指使。她一个奴才,除了向她说得上话的主人去讨人情,还能去哪里?她是太太的陪房,最能说得上话的地方,当然是王夫人这里了!二奶奶不过是年轻一辈,或许王夫人现在不愿多管闲事,都交给二奶奶了吧?
从王熙凤的做派,应该是得到王夫人默许看的,或许王熙凤就是王夫人的一脉传承。
从周瑞家的行为反证,这王夫人以前做过的恶事,可是不少啊!
而偏偏王夫人还是贾府里的善人,那么,坏的呢?能坏到天际了吧?
从这细微处洞察,贾府不败,天理不容。
三,子侄不肖
一个家族的败落,有许多因素组成。其中子孙不肖是重要的一环。
不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要想崛起或长久,人才是第一位。没有人才,就没有了未来。
全书中最伟光正的主角贾宝玉,却是充满了丧的气质。身在罗绮丛中,他所谓的爱物,也不过是不知人间烟火的浅薄与自以为是。
比如,赞晴雯扇子撕得响一节,与历史上“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贾府的未来花朵,只想在祖宗的庇荫里,作一个富贵闲人。看他对贫婆子刘姥姥的怜悯,对丫头们的平等对待,真的是贾府的一股清流了。
他亦不知大厦将倾塌,灾难之临近,一味沉浸在富贵丛中,日日欢歌。
在这一回里,宝玉与秦钟一见倾心,为两个人可以厮见,迫不及待地要准备着去读书了。
书中对秦钟外貌的描写说,
“果然带了个后生来:比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更在宝玉之上。”
看这些描写,似乎用在女儿身上更合适些。
似在宝玉之上,原来我们推崇的男一号,也是如女儿般风流俊俏的。
无独有偶,在前回里,对贾蓉的描写也与此类似。
“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段苗条,美服华冠,轻裘宝带。”
这苗条与清秀都用在男性身上了,那么女儿家只能用豪放不羁,粗狂伟岸了吧?
古人有句话,大致意思是,一个家族或朝代的没落,都会出现各种物序颠倒的预兆。
这些不男不女的畸形审美,大概是贾府最先撞响的丧钟。
四,淫 乱 聚 糜
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族,最后的没落衰亡,都与一个“淫”字分不开。
有一句话,叫做“饱暖思淫 欲”。在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便产生了对动物本能欲望的满足。
像贾府这样的家族,当然不能绕过这个坎儿。
且不说几十岁了,动不动放一个丫头在房里的贾赦,也不说后文与儿媳有私的贾珍。只说以厉害出了名的王熙凤。
在这一回的结尾处,尤氏打发人送秦钟回家。偏偏就派上了焦大。
这个曾经背主子逃命的奴才,依靠那点功劳,谁也不放在眼里。
这三更半夜送人的差事派下,捅了他的马蜂窝。惹得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骂。闹到最后什么该说不该说的都抖出来了。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很有意味,当时送王熙凤宝玉出来的,可是一大堆人,包括尤氏,秦可卿。可偏偏后文这样写:
“凤姐和贾蓉也遥遥的听见了,都装作没听见。”
为什么是他们两个人装作没听见?作者在这里,是个八卦的高手。故意露一个大破绽给读者。并且说,我什么都没说,什么都不知道啊!
而我知道,高明的作者,都会留下空白给读者。在阅读思考的同时,理解了作者的用意。
王熙凤,那么厉害的人,谁敢打她的主意,不是找死吗?像后文的贾瑞。
如果贾蓉与凤姐有私,估计凤姐主动的成分多一些。那些所谓大家小姐的脸面,竟都丢尽了。落在一个下人嘴里,也是讽刺。
瞧瞧这一家子的肮脏事,他们不败,谁败去?
五,明暗照应
在读完这一回时,好像没有注意到题目所说情节,送宫花贾琏戏凤姐。
感觉没有看到贾琏出场啊?是不是作者失误了?
又翻回去,仔细阅读,才发现,真的有这个情节。而这个情节的存在,是表现夫妻和美的,对应后文宝玉与秦钟要一起读书的朋友厚密。
可是,这个夫妻和美的情节,人物连面都没有露。只是在外围描写,一笔带过。
不由细想,作者为什么会这样?
再回头联系看过的几回,忽然发现,似乎每一回,都是如此。一个详写,一个简略。
在第一回 里,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用足了笔墨,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一笔带过,只是为后文设了伏笔,
第二回 里,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只是提了一下,丰满了故事的细节。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贾府的背景。
第三回中,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如海只是配角,没有了不行,多写无益。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贾母是重要的人物,作者把重心自然要放在她身上。
接下来的三回,好像都是如此。每一回,都把笔墨重点放在一个内容上,另一个浮光掠影轻轻带过。
而这一切,此时方明白,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如果说,以前只是从别人的口中知道《红楼梦》是一部经典。而究竟怎样的经典,却不知体现在哪里。
在忽然发现这个细节后,再联系自己学写作时对小说的构思过程。从灵感,到提纲,再到人物背景设置,那么漫长的一个艰苦历程。
如果按照作者的这种设置方法去写作,我想,仅一个设置就阻挡了许多人。
有人说,作者是经历过,才能写出那么庞大的内容建筑。
可经历过富贵的人,也很多。能把经历写出来的,有几个?能这样写的看似自然天成,其实步步为营,收放自如的,又有几个?
世上有一种风景,远看气势恢宏,亭台楼阁,近观纤毫毕现,玲珑有致,那就是《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