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关于熊孩纸的教育(千古难题啊,捂脸)。
早在姐上大学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段子: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知道自己知道,大四不知道自己知道。
当时还很困惑,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会高于“知道自己知道”呢?当看了足够多的武侠小说(捂脸)后,终于醒悟过来,当你达到一定境界之后,认知就成了身体的一部分,你就能下意识地使用而无需刻意调用。
张无忌临比武前,张三丰教了一套剑谱。练习中途,张三丰问“你的剑谱忘了多少成?”张无忌回“还记得三成”。张三丰“不够,继续”。末了,张三丰问“现在呢?”张无忌缓缓道“全都不记得了”。有形的剑谱已经幻化成了无形的认知,张无忌自此一战成名。
回到对熊孩纸的教育上。
姐认为,对比这四个阶段,当下还是要让他“知道自己不知道”最为重要。
此话怎讲?我们先来看看如何判断“知道自己不知道”。
所谓“知道自己不知道”,并不是一句“我不知道”就可以表述的,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要能针对不知道地方提出具体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自己事先的储备和思考,无法针对你不知道的内容提出具体问题,你根本未达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层次,而是仍然停留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
举个例子。姐常年练习普拉提,但直到最近才有点开窍,也就是进入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境界。因为在和老师的沟通中,姐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来咨询,诸如“在吸气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收紧腹部?如果收紧腹部、导致胸腔呼吸不畅、是不是需要引入后背呼吸”等。而之前,姐基本都只能提出“怎样进行腹式呼吸?怎样收紧腹部?”这样很泛的问题。从提问的角度,你是不是也能感觉到境界的提升(境界)?
再举个例子。姐观摩过小盆友们的乐高机器人编程课程。一个老师面对七八个学生,课堂嘈杂、人声鼎沸。姐注意到,课堂上如果小盆友可以就编程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老师,这个红外传感器需要与那个滑轮设备串联设置吗?”,而不是泛泛地瞎喊“老师,这个怎么编?”他就会得到老师更加直接而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也许,老师也会有种终于有个人可以对话的感觉吧(捂脸)。
所以,能够提出具体的问题,其实是一种能力。至少说明了你在这个领域已经有所研究,才能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而不是空泛而谈,这才能说明你进阶到“知道自己不知道”。
对于熊孩纸来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常态,麻麻们就需要更多地引导他们逐步向上延伸,进阶到“知道自己不知道”,整个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升。在这里,姐推荐一个小技巧。
那就是,面对熊孩纸的提问,不要急着回答,多问问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比如:辅导奥数时,熊孩纸问说这道题怎么做?妈妈就不要急着回答(当然,即使麻麻不会,也千万不能露馅,捂脸),可以用这几个金句来引导他:“你能说说这道题是想让你解决什么问题?”、“你之前有学习过哪些和这道题有关的概念?”、“如果我们想解这道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通过引导,让熊孩纸清晰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到底是什么,就可以针对性地加强。
所以,今天的小黑板就是,和熊孩纸一起向“知道自己不知道”迈进。
PS:姐忽然一阵恐慌,难道姐就永远留在“知道自己不知道”了?(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