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民间故事》第三期,喜欢看民间故事的朋友记得常来!
作者:小树叶说故事
柳庄,位于黄河以北,紧紧挨着蒙起山。听村中老辈人说,因为村里村外皆是柳树,故而得名“柳庄”。
柳庄历经过三个朝代,历史久远,如今村中的人口已成规模。柳庄住户约有百来家,在当地来说,算得是大庄。
村中有一位老汉,名唤蔡高。蔡老汉乃一介莽夫,因为柳庄紧靠蒙起山,年轻时蔡老汉做过猎户,后来做起了屠夫。
凭着一身蛮力,蔡老汉奋斗多半生,可悲的是他时运不济。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但依旧一贫如洗,未能发家。
直到南唐中主李璟驾崩,后主李煜登基即位,蔡老汉才迎来了转机。
有一年,蔡老汉去金陵城探亲,因为性子直爽、身怀侠义之气,无意间他结识了一位富商。
那富商姓郑名宽,做着玉石生意。那日,郑宽到金陵城谈生意,完事离开金陵城时,口袋里的银子被一个乞丐模样的人偷走了。
而偷盗一幕恰巧被蔡老汉撞见,蔡老汉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冲了过去,一把揪住乞丐的脖领子:“银子拿出来!”
蔡老汉的话引起了郑宽的注意,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这才发现随身携带的银子没了。
“你这人真是无理取闹,你哪里看见我偷拿银子了?”
话音刚落,蔡老汉的拳头已经打到乞丐的右眼之上。
“哎呦!你怎么打人啊!”
“是不是你拿的?你给不给?”
乞丐捂着右眼,没有说话。蔡老汉没说话,刹那间,拳头又起,打在乞丐的左眼之上。
“疼吗?”
“疼!”
“给不给钱?”
“好汉饶命,钱都在这里,给你!”
说着,乞丐将银子递给蔡老汉,捂着眼睛逃跑了。
“银子被人偷了,居然还不知晓,真有你的!”蔡老汉边说边将银子递给郑宽。
郑宽先是一愣,随后喜笑颜开,拱手说道:“多谢老兄仗义出手,如不嫌弃,可否随我到酒楼喝些酒水?”
蔡老汉拱了拱手,说道:“不客气了!”
郑宽十分高兴,带着蔡老汉去了“醉仙阁”。
二人双双落座,郑宽先是客气了几句,后觉察出蔡老汉乃是个正直、侠义之人。郑宽端起酒杯,接连敬酒,以表谢意。
二人觥筹交错,直到酒席快要散了,蔡老汉才知道眼前这位居然是个阔气的金主。
“之前言语有些粗鲁,兄弟莫要嗔怪我!”
“蔡兄乃侠义之人,能结交蔡兄,是我郑某人的荣幸。我这里有50两白银,蔡兄先行拿去。若是不够,再去杭州城找我,我必倾囊相助!”说着,郑宽从怀中拿出白银塞给了蔡老汉。
“兄弟,你羞煞我也!”蔡老汉不接这些银子,他行侠仗义可不是为了钱财。
“蔡兄,此乃我的一点心意,今日你若是不拿,就瞧不起我郑某人!”
“这……”
“以后有事,大可来找我,蔡兄是污泥之中不可多得的一朵白莲,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郑宽已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蔡老汉若是再推脱,怕是瞧不起郑宽了。
“好!那就多谢郑兄弟了!”蔡老汉起身,朝着郑宽拱了拱手。酒席散去,二人互留住址,分道扬镳了。
再说蔡老汉,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可奈何手里没银子。
奋斗半生,积攒了些银子,全都给儿子结婚盖婚房用了,他和老伴依旧住在祖上留下来的两间破房子里。
冬天冷、夏天热,更可气的是,每逢下雨天气,这两间老房子处处漏雨,真的是:每逢雷雨时,屋内屋外雨潺潺啊!
不过,蔡老汉此次的金陵城一行,凭着侠义之气,勇斗偷盗者,深得富商青睐,也让他有了意外收获,真的是:天怜侠义之士啊!
有一天晚上,蔡老汉掂量着那50两银子,朝着老伴黄氏说道:“老婆子,你想不想住大房子?”
“我跟了你多半辈子,连个遮风挡雨的住所都没有,你说我想不想?”
“嘿嘿!你我是糟糠夫妻,承蒙你这些年来的不嫌不弃,过几日我就找人来盖新房,让你享享清福!”
“那感情好,唉!这些年来,虽说跟着你吃糠咽菜,不过好在你一身正气,倒是没有人敢欺负我,我挺欣慰的。”
“嘿!谁敢欺负你,我和他玩命,睡觉!”
手里有钱,就有了底气。第二天一早,蔡老汉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在村子里转悠。
柳庄是个大庄,住户约有百来家,家家户户紧挨着,村里早已没有空地。
蔡老汉转悠半晌,发现没有空地就去了村子北面。柳庄北面是一片荒地,一眼望不到边际。
说来也怪,那片荒地别说种庄稼,就连野草也只生狗尾草,仅此一种。这是柳庄的一大怪象,历来已久,究其原因,无人知晓。
“村里没地方,那就在村北面选一块地方,我看挨着柳正兄弟的那块地方就不错!”蔡老汉一边走一边琢磨,随后他朝着柳正家的方向走去。
柳正家住村庄最北面,他家与那片荒地之间有一块空地。虽说宽敞,但那里寸草不生。之前老翟家在那里盖过羊圈,后来挪走了,柳正就用来堆放柴火。
蔡老汉背着手,站在那里看了又看。此时柳正扛着锄头正巧出门,见蔡老汉站在那里发愣,柳正喊了一句:“蔡兄,你在那里做甚?”
“选块地基盖房。”
“你想在这里盖?”
“村里没地方,这块地方宽敞,又挨着你家,挺好!”
“不好,你看杂草都不长,能有啥好的?”蔡老汉瞥了他一眼,说道:“咋着?不愿意和我做邻居?”
“蔡兄,我可不敢。”
“那就这了,一会儿你把柴火挪走,明日我叫人来挖地基。”
“蔡总,你真在这里盖房啊?”
“还能有假?你快点挪走!”说完,蔡老汉走了。
柳正见他主意已决,不像是玩笑话,赶紧招呼妻子,将柴火搬走了。
午时过了,蔡老汉去了镇上,找到两个瓦匠,商议好工钱,约定明早就来柳庄开工。
“老婆子,地基选好了,工匠也请了,明日就开工!”
“你真是个急脾气。”
“嘿嘿!正值夏季,快些盖好,省得再淘水了。”黄氏咯咯一笑,夫妻俩相拥,好不甜蜜。
第二天一早,二位瓦匠来了。蔡老汉领着他们去了那块空地。
“这里?”
“正是!”
“奇怪,怎么连杂草都没有呢?”
“被柴火压没了。”
“啊?我头一次听说,不过感觉这里怪怪的。”一位瓦匠说道。
“干活,别那么多话!”蔡老汉有些不耐烦,朝着瓦匠说道。
两个瓦匠盖的房子多了去了,看到地基的第一眼,就觉得有些不妥。但要说哪里不妥,他们说不出来,于是就唠叨了两句。
听蔡老汉起了高音,瓦匠也不敢再言语,二人拿起工具就开始挖基地。
“哥,这人怎么这么粗鲁?他不会不给咱们工钱吧?”
“那不能,他若是不给,我自然有办法,快干活吧!”
年轻瓦匠见蔡老汉脾气暴躁,担心他不给工钱,那位年长的瓦匠就劝说道。
从一早干到午时,黄氏拿来了饭菜,热情招待两位瓦匠。两位瓦匠十分欣慰,放下手里的活,吃起饭来。
“两位兄弟好好干,等房子盖好了,我请你们去酒馆喝酒。”
“老兄放心,包您满意!”
“那就好!”
吃过午饭,二人瓦匠又干了起来。很明显,两个人照比之前卖力了很多。
挖了约有半个时辰,年轻瓦匠小声嘀咕了一句:“哥,我好像挖到石头了。”
“怎么会有石头?”年长的瓦匠边说边凑了过来,帮着年轻瓦匠一起挖。
“挖不动啊!”
“你闪开,我来挖!”那个瓦匠吐了两口唾沫,搓了搓手,用力往下挖去,可是下面却是纹丝不动。
“好像真有石头。”
“咱俩一起挖吧!”二位瓦匠一同用力挖,很快,一块黑色的板子露了出来。
“哥,这不是石头啊!”
年长的瓦匠有经验,一看是块板子,他当即大喊起来:“老兄,你快过来!”
蔡老汉正在不远处的荒地里转悠,不知在干什么,听见喊声他赶忙走了过来。
“咋了?”
“老兄,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墨迹,有话快说!”
“没猜错的话,这下面应该是一个棺椁,而且是黑色的。”
“放屁!你说这话丧气不?你啥意思?”蔡老汉火了,朝着瓦匠大声喊道。
“老兄,我没别的意思啊!”
“要不是棺椁,看我不撕烂你的嘴,快挖!”
二位瓦匠没有说话,继续往下挖。又挖了一会儿,一块黑色的棺椁板子彻底露了出来。
“老兄,你自己看。”
“你说的对,继续挖!”
二位工匠有些害怕,虽说以前也碰到类似事情,但如此黑亮的棺椁他们还是头一次碰见。
“老兄,不能再挖了。”
“我加钱,你们尽管挖。”
“这钱我们不赚了,你自己挖吧!”说完,二位瓦匠收拾好东西,转身就要走。
“不能亏了你俩,这些银子你俩拿着。”虽说蔡老汉是个莽夫,但他明白事理,这就是他的可点之处。
蔡老汉挖到黑棺的事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柳正得知此事后,从地里匆匆忙忙地跑了回来。
“蔡兄,我就说这块地方不好吧,你非要在这里盖房,你看看现在咋办?”
“之前你又没说地基下面有棺椁,现在倒是会说了,真是马后炮!”
“蔡兄,你……”
“嘿嘿!不过你也是好心,我自然知道,可眼下该如何应对?把棺椁挖出来扔了?”
“换个地方盖啊!”
“哪里还有地方?再者说,我打扰到了先人,不能不管吧?”
“我不懂,你最好问问明白人,免得得罪了先人,连累自己!”
“这该如何是好?”
正当蔡老汉为此事发愁之际,从村口来了一位乞丐。那个乞丐头发花白,破衣烂衫,本是来村里讨饭的。
老乞丐听闻村北挖到了黑棺,他脸色大变,急匆匆地跑到了村北,来到柳正家后面。
“老弟,听我一言,别破坏那个黑棺!”老乞丐神情凝重地说道。
蔡老汉扭过头一看,发现说话之人是一个陌生的乞丐。他上下打量了乞丐一番,却发现那个乞丐与众不同,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仙气。
他不敢怠慢,赶忙拱手说道:“老哥不是本村人,你我萍水相逢,还望老哥能指条明路!”
“不敢当,不敢当啊!听我一句劝,将黑棺厚葬,这样对你和家人都好,千万不要破坏黑棺啊!”老乞丐说道。
“您知道这黑棺的来历?”
“老朽不知晓,但此地不生杂草,必与这黑棺有关,你若是破坏它,弄不好会给你带来灾祸。你若是厚葬它,对你必将是一件好事啊!”
“老哥言之有理,那就听老哥的,厚葬黑棺!”
“善有善报,你会体会到的。还有,依我看,此处并非这一口黑棺,前面的荒地下面应该还有。不过这只是老朽的猜测,你们千万不要去打扰他们啊!”
老乞丐的话,让蔡老汉吃惊不已:“这里不生庄稼,只有狗尾草,这是柳庄的怪事,难道真如老乞丐所说,下面还有黑棺不成?”
“厚葬黑棺!”老乞丐说完后,转身就要走。蔡老汉赶忙走过去,拦住老乞丐:“老哥,请到我家中吃些东西再走。”
“不叨扰了。”
“无妨,快随我来!”蔡老汉带着老乞丐回到了家,黄氏得知此事后,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
老乞丐感激不已,随后说出了实情:“老朽云游四海,处处为家,黑棺之事倒不是头一次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保你家太平、顺利。”
“老哥,我记住了!”
用过饭后,老乞丐起身离开,蔡老汉又回到那块地基上。他看着地基下面的黑棺,不免升起敬畏之心。
“晚辈并非故意打扰前辈,只是我实在无处盖房,才选了这里,还望前辈能够谅解。稍后我为前辈选块宝地,亲自厚葬你们,还望前辈能保佑着我和家人。”说完,蔡老汉朝着黑棺拜了三拜。
蔡老汉返回村中,喊来街坊四邻帮忙,之后他请来了一位道士,选了一块宝地。
街坊四邻鼎力相助,将黑棺抬了出来,随后在道士的指点之下,蔡老汉将黑棺厚葬,还立了墓碑。
从此之后,每到年节的时候,蔡老汉就带着贡品来跪拜,如同对待祖先一般。
村里人都劝他不要在那块地基上建房,可是蔡老汉没有听。几日后,蔡老汉又请来工匠继续挖地基。
历经两个月,宽敞、明亮的新房盖好了。柳正看着蔡老汉的新房,打心眼里羡慕。
不久之后,在乡亲们羡慕的目光之下,蔡老汉与黄氏搬进了新房。
而让村里人吃惊的是,住进新房的蔡老汉和黄氏一直没有出过祸事,新房十分安宁,并无怪事发生。
蔡老汉年年带着儿子去宝地里祭拜,正如老乞丐所说,厚葬黑棺对蔡家果真是一件好事。
后来确实也证明了老乞丐的话没有错,蔡老汉与黄氏活到了八十九岁,儿子、儿媳平安无事、事事皆顺利。
至于那片荒地为啥不生庄稼,无人得知,下面还有没有黑棺,也无人去证实。
蔡老汉不想去证实这些,他认为: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对先人的敬意表达到了,这已经足够!
又过了些年,后主李煜降宋,被押往汴梁,柳庄易主。
那片荒地被征用,用以开垦农田。据说,荒地下面果真挖出来几十口棺椁,皆是黑色的。
不过,有没有发生离奇怪事,就不得而知了。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