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鸡汤已经很反感了。即使内心深处明明觉得可以引起共鸣的东西,看到后只会觉得厌恶,反感,更不必谈,人生的小湖水会泛起什么涟漪。
也许是成熟的表现吧。毕竟我们90%以上的人最终都会回归与某些成功与之相对的普通,平凡。有时候,觉得,毕竟年纪这么大了,父母逐渐老去,甚至很多人已经有自己的家庭,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已经容不得自己再去任性,或者是追逐所谓的梦想。
“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拥堵,只是,很多人中途折返。”,这大概又是一句毒鸡汤。成功的道路怎么可能不拥堵呢,有几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渴望过成功,只是,失败的很多很多,如果这么多人的“尸体”堆积起来,估计可以连城长城了。
而这个时候,也许因为经历努力过后的失败,绝望。很长一段时间,会自己过不去,甚至有人会找原因。
最后,大家发现,所谓的成功理论,都是因为鸡汤喝多了。很多鸡汤看似励志,看似光芒万丈,引领无数人走入人生巅峰的海市蜃楼,结果,海市蜃楼却只是幻象。
所以,就又有了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很多鸡汤里看似轻松简单的一句理论口号,其实背后蕴藏了作者多少辛酸或者血泪。可以说,几乎没有见过作者,能将其中的艰辛刻画出来,即使偶尔有能描述出来的,我们更加不可能感同身受。
所以,最后,我们“复仇”的茅就指向了——鸡汤。嗯,鸡汤有毒。
深度挖掘后不难发现,很多作者都会在书中承认,我们此刻所读的篇章,正是作者在历经人生最困苦时期,所写下的或者激励自己,或发泄情绪的随笔。然后,就有了因为这些偶然,产生了一系列蝴蝶效应般的必然了。
仔细回想自己。在自己最痛苦,最焦虑的时候,是约上所谓的知己好友哭诉,还是几瓶酒将自己灌醉,或者直接梦被大睡......除了这些,就是没有做正事的意念。
然后,近来,又发现各个平台出现了很多类似干货,或者充电的文章或者是课程。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当然,价格都是相当白菜。这些受追捧的程度,不亚于当年的鸡汤啊。
可是,从我自身来看,上了一些课程后,我就自动屏蔽,或者取关了大部分内容。
因为看着想学的东西确实好多,职场支持补充类的,生活技能,这些还不包括兴趣班。甚至有分享怎样写书周游列国的的技巧的。这样的,我直接取关了。然而,也是报名参加了很多,但是,最终发现,真正能上完的课程,其实不多。即使自己花了钱,广告语曰,只是少买了一件衣服,少了一顿大餐。所以,不会太过重视。
索性的是,后来及时打住,至少,先回放完已经报名参加过的课程,才能继续学不是吗。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记性不好的同学,可以检查下自己的手机。
不久地将来,我相信,继“反鸡汤”后,会出现反“干货”的浪潮。原因之一,大家觉得“干货”没有用了。因为很多人即使学习过很多“干货”后,依然会觉得没有任何改变。竹篮打水一场空也说不准。
所以,如果“干货”君会说话,只会很无语的表示,怪我咯?!同理,其实“鸡汤”君也默默地在书架上表示很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