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林阿未》
今天来点干货,特别干那种。
必须产出,世界才能记住你
刚做公众号的时候,混迹在自媒体人的群里,互相之间都特别有激情。
“哎,你关注一下我的号,我也关注你的呀!”
我说:“好!”
对方感慨:“自媒体做起来真难,太费时间了。”
于是我去对方公众号里看了看,一共两三篇文章,最早的和最近的文章之间相隔一个多月。
然后我就不说话了,难是真的难,懒也是真的懒。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中有个很重要的法则,叫做“工匠思维”。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必须要产出,才能让世界记住你。
在生活中随手一抓,相关例子就是一大把。
做短视频爆红的papi酱,一开始只是个极其普通的导演系研究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毕业后她会进入影视圈,开启一部又一部影视剧打杂生涯。
像那一届所有毕业生一样。
但她为什么就突然之间爆红,一个广告价值2200万元?
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不断的拍摄视频,并将之公布在微博上面。再加上视频内容优质,以及合理的宣传营销,她才在众多短视频媒体人中脱颖而出。
整个成功的逻辑是:产出+内容+营销,才打造出papi酱耀眼的个人品牌。
回到自媒体的问题上,底层自媒体最普遍的问题是颠倒了做事顺序。
大部分起步的自媒体人是怎么思考的?
发一篇文章,进行推广,发现效果平平,放弃更新文章,将重心放在推广积累粉丝上,粉丝增速慢并且取关量大,放弃自媒体。
从运营角度来说,每一个流量都是有价值的。
但对读者来说,进入公众号必定是对内容有期待的。
如果公众号中寥寥几篇文章,读者便会想:你这公众号不行啊,才几篇文章,新开的号吧?不行不行,这么没质量,不看了。
而留下来的读者会想:咦,这个号是什么时候关注的?哇十多天才更新一篇文章,作者太懒,不关注了。
说到底人都是健忘且喜新厌旧的,没有持续产出的内容,没人有耐心等待你龟速一般的成长。
meal,curry,wrap,plate,herbs,lunch,green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互联网企业有一个普遍理念“小步快跑,迅速迭代”。
QQ最早期不过就是个单纯的社交平台。几个简单的表情,简陋的页面,几百的用户,几乎为零的附加功能。
但腾讯就是在这么简单的基础上迅速成长,逐步完善QQ的功能,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脚跨多领域、触角极广的商界大鳄。
先做出一个产品,再根据市场和反应进行修正,同时在这个阶段当中不断扩充规模,这才是企业最正确的发展模式。
这个道理对咱们普通人也同样适用。
初次接触创业的人是怎么想的呢:我要做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式,涉及各种变现渠道,让客户享受极致的服务。
可是我没资金,要不先去拉拉投资吧?
那部分连脚都没迈出去的创业者,就是死在这个环节上。
凭借一个理念拉投资这种做法,通俗点叫:空手套白狼。
追求完美不是错,错的是想了好几年,连后期的发展模式都想清楚了,回头一看,一事无成。
所以成功的路都是呈金字塔结构往上,因为每一步都是雷区。
flatlay,ingredients,herbs,garlic,table,flour,tasty,taste,beverage,hungry,hunger,yum,yummy
10000小时法则
很多人听过这个理论,大概内容是任何事情只要坚持10000个小时,普通人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
公众号大咖咪蒙一向被称为业内神话,鼓励新人的时候会提起她,骂新人的时候还会提起她。
都说她是赶上了微信公众号风口的那只“猪”,但其实追溯起始,咪蒙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早在微信公众号之前,咪蒙就在各种APP上发表过文章,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
后来能在微信公众号上漂亮翻身,也多亏早期那批忠实粉丝的裂变增长。
风口上的“猪”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咪蒙文风诙谐,内容幽默中一针见血,这些才华不是一朝之间得来,而是过往十多年日积月累而来。
基础的东西积累多了,一旦到达某个临界点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成功的规律。
当然,不是所有行业都遵从10000小时法则,比如富士康的员工辛辛苦苦做好几年,依然只是个效率比较快的员工。
但这绝对不是不坚持的理由,毕竟坚持可能不会成功,但放弃绝对不会成功。
刚做新媒体的时候,一群新人争先恐后请教大神:“大神,你是怎么做到月入几万的?”
大神笑:“天上掉的!运气运气。”
新人纷纷说:“我不信!”
大神发了个诙谐的表情:“我也不信!”
辉煌之前漫长的痛苦,都藏在云淡风轻的笑容背后。
信了的人才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