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宗宝本的名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风幡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这是说明编者的身份,也是宗宝给自己印的名片。名片上,宗宝的职务是风幡报恩光孝禅寺住持。报恩光孝禅寺,就是发生著名的风幡之辩的广州法性寺,后来改名为报恩光孝禅寺,现在还在。
风幡之辩不但在禅宗思想史上特别有名,就算是在中国哲学史上,也很有名。作为寺院老大,堂而皇之在寺名前加上“风幡”二字,绝对有打广告之嫌。寺院是很牛逼,作为老大、住持,当然也很牛逼。不过,住持只是个职务,真正让人看重的还是“嗣祖比丘”这四个字,这也是宗宝给自己在禅宗史上的定位。嗣,是承接、继承的意思;比丘,是梵文音译,指受足戒的那部分出家男性。宗宝表明自己是继承接续佛教禅宗祖师心法的觉悟比丘,编这一部《坛经》当然是有资格的了。他在后序中说这本书“讹者正之,略者详之,复增入弟子请益机缘。庶几学者得尽曹溪之旨”,看来大有一统禅宗教科书之志。后来宗宝本的确成为此后一千余年最为流行的版本,说明宗宝的改编是成功的,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宗宝本的文字通畅、结构合理、故事性可读性强。
一本好书,书名是很重要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这几个字,简略得当、清楚明晰,比起敦煌本“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39个字的、冗长的题名,确实好了不止一丁半点。后来惠昕本题名为“六祖坛经”算是直接了当、言简意赅了。读者应当发现,相对惠昕本,宗宝本的题名除了多出“大师”二字以强调六祖的地位身份,还多了“法宝”二字。
看过《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一定对法宝不陌生。其实这个词本义来源于佛教。佛教有佛、法、僧三宝。法宝就是三宝之一,原本指的就是指佛法,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有神通、有魔法的宝物。因为佛法指引导众生如实了知事物的本质,解脱生死烦恼,无垢清净、希有难得、不可思议,所以称为宝,叫法宝。把“法宝”二字加入《坛经》题名,宗宝不是第一个。很可能在敦煌本形成不久,在传抄的过程中,就有人加入了“法宝”二字。证据就是在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艺文志》中,卷59所列书名赫然就有“《六祖法宝记一卷》”。
当然,把“法宝”二字加入《坛经》的题名,自然有抬高《坛经》地位的用意。恕我浅陋,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以“法宝”自诩的似乎只此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