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概述(一)意识定义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或者说是觉知,意识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是人类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动物没有意识) 例如:在清醒状态下,我们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渴了、饿了,还是不渴、不饿,是舒服,还是不舒服,是愉快,还是悲伤:还能支配自己的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标。所有这些心理活动,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察、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察以及对这些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都是对意识现象的描述。 1.意识是一种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2.意识是处于一种心理状态,如觉醒比如说做咨询的时候,我们要提前调整和处理好自己的状态,3.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二)无意识1.无意识的定义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它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我们不在乎),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应,同样的别人也是如此。关系的连接从及时回应开始,这是一种尊重。2.常见的无意识现象:(1)无意识行为:边交谈,边骑自行车(2)对刺激的无意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睡眠第一阶段:脑电波是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身体状态:放松,呼吸缓慢,容易被外部刺激惊醒,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这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身体状态:放松状态,很难被唤醒。约20分钟。第三阶段: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脑电波。身体状态:继续放松。约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的脑电波呈现为⊿波。这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身体状态: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身体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变慢。这四个阶段大约进行90分钟,之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且常伴随着梦境。睡眠障碍:(1)失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好。(2)失眠症:入睡困难很有规律,对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图常常出现α波。还会伴随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精神失调、焦虑、抑郁等。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个体在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感到无精打采,脾气也会变坏。2、梦(1)人人都做梦,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做梦时眼球快速转动(2)梦的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主要特征)、不协调性、不确定性。对梦的解释---精神分析的观点: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3)梦的动因身体内部受到某些生理变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外部刺激的作用。二、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三)注意的特征1.注意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范围,7±22.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维持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所以,注意的稳定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例如,把手表放在耳朵边刚刚能听到的地方,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听,你会发现,声听起来一会儿强,一会儿弱,表现出周期性的起伏变化,这就是注意的起伏。注意分散:注意离开了当前的任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即平常所说的分心。3、注意转移: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4.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1)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 (2)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联系。三、记忆(一)记忆的定义记忆(记住并且能回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老年人的三大特征:怕死爱财忆当年(二)记忆的分类A.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3.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以语词所概括的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4.情绪记忆: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5.动作记忆: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B.根据记忆是否被意识到1.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2.内隐记忆:那些在你没有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影响你的行为的记忆。 举例来说,当你想要回忆曾经学过哪些单词,你需要有意识的去回忆,这就是外显记忆在发挥作用。而当你看到一只大象在厨房出现时,无需有意识的回忆,你就能感觉到不和谐,似乎大象是厨房中的一个异常元素,这就是内隐记忆在发挥作用。C.认知心理学分类 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1秒内,容量相当大,具有形象性,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留。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1分钟内,容量7+2,可被意识到。短时记忆的特点:(1)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的研究为7±2个组块。“组块”就是记忆单位,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句子、字表等。(2)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3)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1分钟至终生,容量无限,心理活动的知识基础。(三)记忆的过程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的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三个环节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识记不仅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且能把识记过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识记的遍数越多,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保存得越牢固。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回忆和再认都是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只是形式不一样。识记是记忆的开始,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没有识记就不可能有保持。识记的材料如果没有保持,杂感 或保持得不牢固,也不可能有回忆或再认。所以,保持是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中间环节。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也是对识记和保持的检验,而且通过回忆还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四)遗忘及以往规律1.遗忘的定义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遗忘是记忆的反面,记住了就是没有遗忘,遗忘了就是没有记住。2.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表明人类的遗忘不是均速进行的,刚学过以后在短时间内的遗忘比较快,量也比较多,随着时间的消逝,遗忘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3.遗忘的原因(1)有生理方面的,如因疾病、疲劳等因素造成的遗忘;(2)也有心理方面的:1)痕迹衰退说:主要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在神经组织中会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在有关刺激的作用下,会激活痕迹,使暂时神经联系恢复,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便以回忆或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没有被强化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造成遗忘。记忆痕迹衰退说还没有得到精确有力的实验证明,但它的解释接近于常识,正像某些物理、化学痕迹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样,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2)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所识记的先后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支持干扰说的有力例证。
3)压抑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这种理论用以解释与情绪有关内容的暂时性遗忘是有效的。这一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他认为,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痛苦、忧愁的体验常常会发生动机性遗忘。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4)同化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过程。这是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对遗忘提出的一种独特的解释。他认为,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之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认识并减轻了记忆。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迸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对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补充。前摄抑制4.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ing Effect)是指 记忆材料 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位效应(primacy effect),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里,是一种开头刺激或信息的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读一份足够长的名单,他更可能只记得开头,而忘记中部的大部分。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心理学中是指末端刺激或信息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例如,一位司机在高速公路之旅上看到了同样多的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但如果在下高速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辆红色的汽车,那么他会认为这趟旅行中他见到了大量的红色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