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有部老北京的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由此想到现在的动什么,别动时间。
26岁一过,时间不再以天来计算,而是周、月来核算,哗的周五了,哗的月末要还信用卡了。所有的节假日不是因期待而到来,而是被外在的某些事情刻意提醒着才记得起来。
周末搬家,所有的零碎陆续整理了两天,从大学时期收藏的邮票、信件、交通票据、日记、工作后的一些记录,一个人堆坐在凌乱中整理我的记忆。从过去住的地方拉过来,又在现在住地方最终收置归纳进垃圾堆里,因为没有多余的地方来存放这些老皇历了。看着过去的东西,也看到过去的自己,这么多年没有什么积蓄,钱到花到哪了呢?
花在了出行的路上,单身的时间总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每到假期,就奔波在常住地之外的土地上,并且必须要出省,只有出了省才是真正的逃离;每个小长假,老妈和我电话里的第一句话不是放假了吗,而是:你在哪?那些年,自由散漫,疯狂玩了几年,慢慢体力精力跟不上,就觉得好想休息,这不现在一到假期就回家;
花在了下班之后同事小聚,周末朋友大聚上。反正一个人,总也不着急回家,不回家就找点事情干,吃吃喝喝最常见,发工资了庆祝要吃顿好吃的,心情不好了要吃顿好吃的,不知道要干点啥了就去吃点好吃的,莫名其妙的总是以各种自我慰藉的理由去下馆子,用吃来塞满不愿思考的当下;这便是我毕业之后身体像气球一样肿胀起来的原因了;
花在了某宝和某店的各种买买买上了;审美对我来说大概也是这一年来才提上桌面,开始投入时间精力来关注的事情。之前的我,没有风格就是最大的风格,看到了就速速纳入麾下,多即为好,只有更多的占有,才显示自己贫瘠生活的丰满。甭管这衣服、鞋子、包包是否是自己的菜,一股脑全装。第二眼再看不喜欢,那就扔或者搁置;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天天买,天天没有合身的衣服穿;
可是现在呢,不出门就意味着不花钱,在家里待着不缺吃不缺喝,更不用思考太多妆面上的问题,以至于现在感觉四五套衣服选起来太麻烦了,为啥不是2套呢?难得兴致勃勃的去音乐厅看了两场分享会,不等S抱怨,我自己先开口:以后这种没有质量的活动,绝对不参加,要参加就买张演出票好好去看。去年的时候,有位姐姐当着我的面吆喝:最讨厌你每天喊着提升提升了,先过好你的生活,再说其他的吧,别一天到晚像个仙女一样在天上不接地气。现在,我自己对自己几乎不会再提:ti sheng,没意义,所有的口号不落实到实际行动的都是假大空。
周末的时候,去探望一位摔伤骨折的朋友L,刚进门,就被L的朋友拉着喝酒,不喝不够意思,在各种推脱中算是摆脱这一关。还没有聊上几句话,刚刚谈笑风生的大哥后院起了火(媳妇闹事),借着这个空,我们赶紧撤。当自己开始进入生活中时,暗自观察身边人的家庭生活,发现家家都有难念的经,都是一地鸡毛。所以对外看起来闪闪发光、掌声不断的都不是生活,那只是假象,真正的生活就是关起门来,吃喝拉撒无忧,心情舒畅自在,没有不痛快。她是她,我是我,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她,会敬佩但不会羡慕,毕竟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如果让我再回到过去,未必会去打醒那个沉睡中的自己,每个人都有懵懂的过去和不自知的当下以及迷茫的未来。幼稚可笑也罢,以生活为重心也没那可怕,人生每个阶段有要做的事,做好当下,珍惜生命,把握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