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曾是中国最庞大销售系统,无处不在,对百姓就是家杂货店。
部队大院里都有军人服务社,性质与供销社基本相同,加之早期军人几乎都是从农村跑出来干革命的,回老家看见供销社很亲,就顺嘴管军人服务社也叫供销社。
很奇怪,当时没人叫商店,可能是因为建国初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动静太大,把大家弄怕了。
小时候的供销社(军人服务社)虽然在部队大院里,但离家还要走上一会儿。
我记得跟在母亲身后,看着她与各种人边打招呼边走,偶尔也招呼我一句。
最让人起急的是,她遇上一个熟人,没完没了地聊天,还不停地笑,把我丢在一边,让我心烦。
可一进供销社就高兴了。母亲看她的,我看我的。
有两个柜台很吸引我:一个是文具柜台,铅笔、橡皮、转笔刀、尺子等等,十分诱人,尤其是橡皮筋,好大一堆。
对我们这种论个数的小孩子,看着一堆不属于自己的橡皮筋也莫名其妙地兴奋;另一个是食品柜台,最好看的是罐头,水果罐头、鱼罐头、肉罐头,圆方高扁的都有。
小时候缺嘴,一直认为罐头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可惜从不能吃够。
供销社是我对商店最初的认知,小而全,衣食百货样样齐全。
母亲自幼爱吃巧克力,会时常自己偷偷买一块,偶尔掰给我一点儿,可我并不觉得这种苦涩的食品有什么好吃,实在不如牛奶糖香。
每次我表达巧克力不好吃时,母亲都会笑一笑。
供销社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副食店,鸡鸭鱼肉、瓜果梨桃、时令蔬菜,与人来人往的客流形成一道风景,而留在我印象里最深刻的是关门前的扫除,一个穿着雨靴的男人用黑色胶皮管拼命地冲洗地面,水花四溅,煞是好看。